康 娜
(甘肅省歌劇院,甘肅 蘭州 730000)
巴赫長笛演奏是在巴洛克時期長笛奏鳴曲的形式與特點的基礎上又賦予了自己的演奏風格,使作品更富有變化和個人特點。比如在長笛演奏中加入連貫的手指運用,讓吐音也更加清晰。正是由于巴赫在長笛演奏中擁有高超的演奏技巧和鮮明的演奏風格,使得演奏具有較高的難度,甚至超過了后期大型長笛作品。
巴赫音樂風格中最為突出也是最高成就的應當算是復調音樂了。巴赫在長笛演奏中追求作品的整體結構和內容之間的協(xié)調感,整個作品渾然一體給人很自然很美好的聽覺感受,而復調音樂和和聲相結合的長笛作品,更是能夠給聽眾帶來較強的聽覺感受。比如巴赫的b小調長笛演奏曲,在第一樂章巴赫就利用了復調音樂形式,到了第二樂章就以和聲與之相對應,因此兩個樂章間能夠形成比較強烈的調性上的對比。到了第三樂章,巴赫又讓復調與和聲實現(xiàn)了結合,為三重奏的固有模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灌入了更多的自身靈感,使得長笛在鍵盤和聲的伴奏下,成為了新型且經(jīng)典的和聲樣式音樂,鍵盤裝飾音也得到了升華,使整個長笛作品更富有生命力和表現(xiàn)力。
巴赫的長笛作品在旋律方面的特色可以概括為既熱情奔放又有虔誠的信仰,這也是巴赫長笛演奏能夠深入人心的重要原因。巴赫的長笛作品中有大量的旋律的重疊和跳躍,使音樂中的和弦織體更加突出。比如巴赫的e小調奏鳴曲,在第四樂章中,他就利用了旋律的重疊和跳躍,使和弦織體表現(xiàn)了出來。讓長笛與鍵盤之間相互結合相互模仿,尤其是加強鍵盤操作,讓這部分的樂章旋律更加動聽和美妙。在眾多的長笛演奏中,巴赫的作品總是能夠帶給聽眾新鮮感和驚喜感,原因在于他并沒有受到巴洛克時期樂章和形式的限制,他的長笛作品更加獨樹一幟,而且巴赫還把助奏鍵盤樂器的音樂提到了更高的檔次,比如在b小調奏鳴曲中,巴赫將中速音樂和行板樂章中的諸多情緒的旋律以更加富有變化的形式表現(xiàn)了出來,聽眾在旋律中能夠感受到巴赫自身的情感,同時能夠與音樂產(chǎn)生共鳴,讓聽眾既能夠感受音樂的自然質樸,又能夠從中受到情感上的觸動。
巴赫長笛作品的演奏風格的獨特性,還表現(xiàn)在他對伴奏聲部的創(chuàng)新。巴赫喜歡把鍵盤右手聲部提升到能夠與旋律樂器相同的高聲部,從和聲樂器中將鍵盤樂器突出出來,使鍵盤樂曲的地位得以提高。在巴赫長笛作品中,他習慣讓右手鍵盤和長笛組成高音的兩個上聲部,左手鍵盤在構成三個聲部的同時以更加新穎的形式表現(xiàn)出高音聲部和低音聲部。比如G大調BWV1038,就是長笛、低音旋律樂器和和聲樂曲之間相互配合的作品。在當時主要流行兩種奏鳴曲,一種是奏鳴曲式的教會奏鳴曲,還有一種就是將前奏和一些舞曲相結合的室內奏鳴曲,之后人們便開始將這兩種奏鳴曲相互結合在一起。巴赫的兩三重奏鳴曲就是利用了快板樂章中的賦格,也運用了四樂章教會奏鳴曲,使作品同時具有兩個作品的共同特點。
出于教會的影響,很多人都認為巴赫的長笛作品對情感流露方面是比較忽視的,實際上并非如此,那個時期的音樂家都沒有放棄過對樂曲中情感流露方面的努力,如何用音樂帶動和感動聽眾一直都是他們關注的方向,而且他們都認同喚起人們的情感一直都是音樂的目的。巴赫的長笛作品更是蘊含了豐富的情感,而且每一首作品甚至每一個樂章都會讓一種情感貫徹始終,有開心的、有悲傷的、有憤怒的、也有亢奮的,等等,聽眾在樂曲欣賞中能夠明顯感覺到其中的情感。
如今我們在演奏巴赫的長笛作品中,總是會有一種無法表現(xiàn)出原汁原味的感覺,這是因為如今我們所使用的長笛在音色音域方面要廣闊許多,在音色控制或者表現(xiàn)力方面致使我們難以接近巴赫的演奏風格。我們若想演奏中巴赫長笛作品的韻味、情境,除了要有比較高超的演奏技巧之外,還需要充分了解巴赫長笛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與風格,要能夠透過樂曲看到巴赫的內心情感。然而每個人的經(jīng)歷、心境、情緒不同,再加上時代的變化,我們如今對巴赫創(chuàng)作意圖與情境的理解和體會也是不同的,所以要想真實的與巴赫展開情感與心理上的對話,還需要多加努力。另外,巴赫的記譜方法與我們現(xiàn)代人相比也是可能出現(xiàn)一些不同的,再加上他創(chuàng)作當時的心態(tài)、心情等,他的作品還是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權衡和思考的地方,雖然不同的人會對巴赫的長笛作品做出不同的評價,但巴赫的長笛作品在世界音樂發(fā)展中的重要地位卻是大家的共識。如今我們去演奏巴赫的長笛音樂,總是會面臨應該結合自己的喜好、心境去演奏還是應該完全反映巴赫作品的本質精神去演奏的問題,而本人認為,我們在演奏巴赫長笛作品時,大可不必一味的模仿,我們可以加入自己的風格,自由度更高的去完成演奏,為巴赫的長笛作品賦予新時代的新氣息,或者說為巴赫的長笛作品賦予自己的想法和靈魂。另外,我們在面對巴赫的長笛作品中,還總是容易被如何對和聲織體和旋律進行分句感到困惑,這要求演奏者需要找到情感與長笛理論知識之間的平衡點,只有將巴赫作品中的情感更細膩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才能真正算得上是完美的演奏了巴赫的長笛作品。而且由于巴赫本身就是一個不受形式限制的音樂家,我們在演奏其作品時,也總是會有變化和不同,但是只有表現(xiàn)出巴赫作品的層次感和線條,才能算的上順利了完成了演奏。
總之,巴赫的長笛作品是世界音樂史上的巨作,為后世長笛學習者提供了范本,如今我們去聽去演奏巴赫的長笛作品,還都能感受到巴赫的情感,被他的音樂風格和精神所感染,在未來,巴赫所留下的長笛作品也將繼續(xù)傳承與發(fā)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