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英語和語文一樣,也是一門語言類的學科,它的學習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交流,去體會語言背后所傳達出來的文化特征。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也應該要讓學生去感受語言所帶來的文化力量,理解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差異,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學習英語。英語學習并不是獨立的,要把它和語言背后所體現(xiàn)出來的文化進行融合,這樣的教學才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才能夠讓學生有更廣闊的學習空間,要真正地感受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背景,這樣才能夠把這一學科學好。本文將從精準把握詞匯,理解文化語境;增加文化積累,提升文化底蘊;引導學生思考,提升理解能力三方面來分析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英語文化知識的滲透。
一、精準把握詞匯,理解文化語境
英語單詞,就像中國漢字一樣。每一個漢字所代表的意思是不同的,而且在不同的語境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意思也是不同的,要具體情景具體分析,理解這一語境下所體會出來的文化內(nèi)涵。在英語的學習中,英語單詞的發(fā)音和書寫很多學生完全能夠掌握,但是如何精準地使用,卻是很多學生會感覺到困難的問題。比如說,Hi和Hello都是常見的打招呼的詞語,但是在不同的語境中,也會體現(xiàn)出不同的內(nèi)涵。因此,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在不同的語境中理解詞匯的意思,以及如何應用相同意思的詞匯,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化內(nèi)涵,更準確地應用詞匯。中國人的文化內(nèi)涵和國外是不同的,就會有不同的行為習慣。比如,中國人常常是以“吃”作為打招呼的切入點?!澳愠粤藛??”這是一句非常常見的打招呼的話語,但是在英文中是以“How are you”來打招呼,這其實體現(xiàn)出來的就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才會產(chǎn)生語言表達的不同,所以,在這樣簡單的對話中就能夠感受出不同國家的文化特征。讓學生去感受差異,這樣才能夠提升英語學習的核心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jié)合中西方的文化特點,講解相應的知識,才能讓學生對英語句子的把握更加深刻。
二、增加文化積累,提升文化底蘊
在現(xiàn)在的英語教學中,存在非常多的教學素材,可以滿足學生不同方面的學習。教師需要在這些教材中,為學生精選一些能夠體現(xiàn)出文化差異的內(nèi)容,以及可以增加學生語言積累的內(nèi)容,作為平時閱讀的素材。借助教材所傳遞出來的文化,幫助學生了解外部世界,讓學生構(gòu)建自己的文化知識體系,增加文化底蘊。而且,多積累一些語言素材和文章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更好的語感,這對平時練習英語口語和做閱讀題會有很大的幫助。比如,教師在譯林版小學五年級的英語下冊unit 8學習Birthday這個單元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透過日期的讀法來體會不同國家對于日期表達的差異。在中國,一般說日期的時候,都是說幾月幾日,往往是把月放在日的前面,但是在西方國家截然相反,他們更習慣于把日期放在前面,把月放在后面。比如,我們經(jīng)常會說5月11日,西方國家則是說the eleventh of? May,這就是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語言差異。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文化所帶來的沖擊,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幫助其不斷積累素材,積累單詞,這樣才能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yǎng),為后續(xù)的發(fā)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三、引導學生思考,提升理解能力
學生在學習語言的時候,往往會認為讀和寫比較重要,但是思考能力更需要得到重視。不同語境之下如何使用不同的單詞?如何理解一句話的意思?怎樣去讀懂一篇文章,去感受其背后所傳達的思想?如何去體會不同的文化內(nèi)容?這些都是需要學生去進行思考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但是不應該以教師作為主導來進行澆灌式的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起到引導作用,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這樣才能提升學生對單詞、詞句以及對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這對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會產(chǎn)生很大的幫助。比如,在學習譯林版五年級上冊unit 8 At Christmas這一單元的時候,教師可以采取比較有意思的教學方式,因為這個節(jié)日很多學生都不會感到陌生。那么,對于這一節(jié)日學生還有哪些了解呢?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來引起學生的注意,“Can you say anything about Christmas”這樣的問題,讓學生可以自主思考,自己更了解圣誕節(jié)的哪一些方面。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思考后,教師可以借助當前的多媒體來播放一些關(guān)于圣誕節(jié)的圖片或者視頻,讓更多的學生對圣誕節(jié)有更深刻的理解,這樣學生能夠更了解西方文化。同時,教師可以簡要地向?qū)W生介紹西方人對于圣誕節(jié)的熱衷莫過于中國對于春節(jié)的熱愛程度,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補充一些中國人在過春節(jié)的時候會有的習俗,比如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晚輩發(fā)紅包,貼春聯(lián),吃餃子……這樣可以讓學生感受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能夠讓學生對學習文化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這一單元的理解。
所以,在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穿插著相應的文化特征,讓學生理解文化語言背后所傳達的文化差異,讓學生感受國外文化與中國文化之間的不同,這樣學生對雙方的文化都能夠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能夠把英語學科學好,學生才能夠真正受益,幫助學生提升核心素養(yǎng),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