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帝”和“后”在古漢語中都是最高統(tǒng)治者的稱號。“帝”最初是指傳說中的部落酋長。中華兒女都說自己是炎黃子孫,黃帝和炎帝就是傳說中上古時的部落首領(lǐng)。后來,各部落、各朝代都把最高統(tǒng)治者神化,稱他們?yōu)椤盎实邸?、“天子”,把他們與天聯(lián)系在一起,使他們具有了神的特性。所以“帝”是天帝、上帝的意思,他們是宗教或神話傳說中的最高的天神,是萬物的主宰。
“后”原來也是君主、主宰的意思。與“帝”不同的是,他是地上的統(tǒng)治者?!对娊?jīng)》中記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孫子?!贝笥淼膬鹤訂⒕捅环Q為“夏后氏”,還有傳說中射日的后羿。皇帝的正妻被稱為皇后,是因為她主宰著六宮,在后宮有著至高無上的權(quán)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