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蕾,樂萍,楊細媚,柯江維
(江西省兒童醫(yī)院,江西 南昌 330006)
幽門螺桿菌(Hp)感染屬于一種消化道慢性疾病,大量研究顯示Hp與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及胃黏膜相關性淋巴組織淋巴瘤等消化系統(tǒng)疾病關系密切,與越來越多的胃腸外疾病的發(fā)生與也有相關性,其致病機制呈多樣性[1,2]。兒童期是Hp感染的重要階段,大多數(shù)成人Hp感染都是在兒童時期感染的。在一些非洲國家感染率甚至高達80%~90%[3]。中國自然人群兒童及青少年Hp總感染率為29%,呈顯著的地域分布性差異;在胃癌低發(fā)區(qū)域,中國自然人群兒童Hp總感染率為20%,在胃癌高發(fā)地區(qū)Hp總感染率高達55%,并隨著年齡增長有上升趨勢[4]。目前診斷Hp的方法多樣,各有優(yōu)缺點。本文通過對不同年齡段和不同疾病組兒童Hp感染診斷的分析,探討蛋白芯片技術在兒童Hp感染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 研究對象 2018年7月-2018年12月到我院就診的疑似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門診和住院兒童和青少年共計2588例,其中男性1550例,女性1038例,男女比例為1.49:1。年齡34小時~16歲,中位年齡5歲9月。以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就診者2132例,分為急慢性胃腸炎、消化道潰瘍以及胃腸道出血三個組。以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就診者139例,以其他消化道以外疾病包括(肺炎、貧血、咽炎、蕁麻疹等)就診者317例作為對照組。相關疾病診斷標準參考《兒科學。
1.2 方法 抽取靜脈血2ml,分離血清,采用泰州欣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幽門螺桿菌IgG抗體檢測試劑盒(蛋白芯片)檢測三種Hp抗體,即抗CagA(細胞毒素相關蛋白)、抗VacA(空泡毒素相關蛋白)和抗 Ure(尿素酶)。
1.3 統(tǒng)計方法 本研究數(shù)據(jù)整理后運用SPSS 22.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男性和女性兒童Hp三種抗體攜帶率無顯著性差異,見表1。各年齡組兒童及青少年的三種Hp抗體檢測陽性率結(jié)果見表2。≤1歲組、1~5 歲組、5~10 歲組、10~15 歲組、15~18 歲組 CagA抗體陽性率分別為14.86%、8.62%、21.65%、32.27%、52.63%,顯示Hp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長有上升趨勢,這種趨勢在15歲以后不明顯(P=0.074)。在5個年齡組中VacA抗體陽性率分別為16.22%、8.42%、21.37%、30.45%、52.63%,在1~15歲階段VacA抗體陽性率隨年齡增長呈上升趨勢(P<0.01),這種趨勢在一歲以下和15歲以后階段不明顯。5個年齡組中Ure抗體陽性率分別為70.27%、55.54%、48.66%、55.68%、84.21%,在 5~10歲組、10~15歲組、15~18歲組三個年齡組中 Ure抗體的陽性率隨年齡增長呈現(xiàn)上升趨勢,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
本研究中2588例Hp抗體檢測的兒童中,胃炎組三種抗體陽性率分別為19.13%、19.23%、55.45%,消化性潰瘍組三種抗體陽性率分別為57.89%,47.37%、84.21%,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三種抗體的陽性率(P<0.01)。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組三種抗體陽性率分別為20.86%、17.27%、52.52%,高于對照組三種抗體的陽性率(P<0.05),消化道出血組與對照組三種抗體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1 不同性別三種Hp抗體陽性率結(jié)果
表2 不同年齡段兒童三種Hp抗體陽性率分布情況
表3 不同診斷組三種Hp抗體陽性率檢測結(jié)果
本研究中2588例檢測者CagA抗體陽性率18.59%,VacA抗體陽性率18.12%,Ure抗體陽性率為53.32%,在一定年齡范圍內(nèi),Hp抗體陽性率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逐步升高趨勢(P<0.01)。主要集中在5~15歲階段,其原因可能是低齡兒童暴露于Hp的機會較少,而隨著年齡的增長,獲得Hp暴露累積作用逐漸增多所致[5]。提示Hp感染或是一種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加的后天獲得性感染過程,特別在青少年時期。環(huán)境因素可能起著重要作用。而小于1歲組CagA抗體和Ure抗體陽性率稍高于1~5歲組(P<0.05),可能是由于樣本偏差所導致。
Hp本身是一個復合抗原,致病因素主要包括菌毛、鞭毛、尿素酶、粘附素、CagA和VacA等,其中尤以CagA和VacA最為重要,它們是Hp毒力的標志[6]。CagA抗體是Hp分型的依據(jù),根據(jù)其是否表達CagA蛋白將Hp分為兩種類型:I型菌,有CagA基因,表達CagA蛋白和VacA蛋白,具有毒素活性,易使胃上皮細胞出現(xiàn)空泡、壞死、潰瘍等病變,CagA IgG檢測呈陽性,在臨床上與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等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有著密切關系;II型菌無Cag A基因,不表達CagA和VacA蛋白,無毒素活性,覆蓋部分胃黏膜致慢性淺表性胃炎,可長期終身無癥狀存在,CagA抗體檢測陰性[7,8]。本研究中胃炎組和消化性潰瘍組CagA抗體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特別是消化性潰瘍組,這說明I型Hp感染是致病的關鍵。消化道出血組患者三種抗體陽性率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主要原因可能是兒童消化道出血原因復雜多樣,多由于急性病因所引起,與Hp感染這一慢性進展過程無直接關系。
Hp感染與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ITP)的發(fā)生已被國內(nèi)外多數(shù)學者所證實和肯定。2007年Maastricht共識已明確提出對除外其他病因的ITP應根除Hp。因為Hp感染與ITP的關系密切,已將ITP作為Hp根除適應癥寫入共識意見。Hp感染引起ITP的潛在機制多認為是由于CagA蛋白與血小板抗原之間存在交叉反應,從而通過分子模擬產(chǎn)生抗血小板抗體,因此對于Hp陽性的ITP患兒,應該把Hp的根除性治療提到ITP治療的重要位置上,Hp亦作為ITP患兒的常規(guī)檢測[9]。本研究中血小板減少性紫癜CagA抗體陽性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與國內(nèi)外研究結(jié)果相符[10]。根除Hp后對ITP患兒療效評估還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運用蛋白芯片技術檢測Hp抗體及分型,有助于臨床明確診斷、判斷預后和療效跟蹤。Hp根除率與血清學分型有關,可用于判斷是否對Hp進行根除治療。方法簡單易行,特異性強,對臨床Hp治療有一定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