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斯 湖北大學知行學院
人類從起源開始,便對“符號”的理解與運用有所認知。我們生活在視覺符號的世界中,視覺符號充斥著我們的視知覺。同時,形形色色的視覺符號成為許多藝術家的語言表達工具,他們利用視覺符號呈現(xiàn)作品,闡述其觀念。然而,在這個符號泛濫的時代,僅從概念層面來理解“視覺符號”是不夠的,不能把視覺中的符號,特別是繪畫藝術中的符號等同于一般性圖示符號。視覺符號背后的精神傳達和情感表達才是藝術符號的真實反映。
在繪畫藝術中,作品的顯現(xiàn)主要來源于視覺符號的沖擊力,這些視覺符號可以是不同的繪畫基礎元素,也可以是由這些基礎元素組合而成的一種圖示,甚至整幅作品的形式都可以成為視覺符號。的確,視覺符號主要發(fā)揮聯(lián)系和交流的作用,我們通過符號的沖擊力能夠感受到它所傳達的一些信息和指示。同時,我們也能把視覺符號看作再現(xiàn)、代替事物的記號。這種看似合情合理的解釋或許是闡明符號的最直接論述,但這只能說明符號的基本屬性。我們不能把繪畫藝術中的符號等同于一般的記號或象征符號。
繪畫屬于藝術門類,其呈現(xiàn)必須訴諸繪畫語言,不同形式的繪畫語言造就了不同的視覺符號。與語言符號不同,視覺符號是一種非推理性的“情感意象”。語言符號通過明晰的文字來傳達觀念和信息,具有較強的邏輯性與明確性。所以,語言符號往往能夠非常明確地表達意圖與思想。但是,對于視覺符號而言,特別是繪畫藝術中的視覺符號,往往有不能言說的思想,或者說不清楚的概念,但卻能看得見、摸得著,我們把這種狀態(tài)稱為情感表現(xiàn)。例如,當你向別人示愛,語言文字就要比任何肢體語言或圖示魅力小得多。這是文字語言與圖示語言的根本差別,也是文字與繪畫的區(qū)別所在。所以,對于如繪畫藝術等講究意境與情感的形式來說,應將情感表述訴諸視覺符號語言的呈現(xiàn)。這也印證了蘇珊·朗格所說的“藝術是情感的象征符號”。
另外,繪畫本身是從我們身邊日?,嵤乱鸬那楦薪涷炛挟a生的。那么,繪畫作品中的美必須具有表現(xiàn)性,只有那種具備韻味、韻律感的作品才能成為藝術品。所以,作品中呈現(xiàn)的事物不僅要體現(xiàn)事物的外在面貌特征,而且還要包含與事物相聯(lián)系的情感因素。如此說來,再現(xiàn)性藝術作品想成為美,就必須具備表現(xiàn)性,這也印證了弗萊的形式美學觀。所以,對于優(yōu)秀的作品,能呈現(xiàn)它的必然是帶有表現(xiàn)性形式的繪畫語言符號,當這種視覺符號具有表現(xiàn)性時,作品才能體現(xiàn)出某種生命活力,或者說它具備作者的情感。
繪畫中的視覺符號是一種具有與一般性圖示符號不同性質的符號形式,它具有特殊性和一般性圖示符號的一些基本功能,但不具備所有功能。一般性圖示符號有明確的實用性、象征性以及指示性。例如,標識、信號牌、指示燈、海報、圖標等。但是,正如我們在上文所論述的,繪畫中的一些視覺符號有其特殊的復雜性與特殊性,并不僅是發(fā)揮象征作用,即使有,也是比較隱晦和感性的。以中國畫為例,南齊畫家謝赫在他的著作《古畫品錄》中闡述的“六法論”本身就能體現(xiàn)繪畫中對視覺符號的表現(xiàn)手法,特別是“氣韻生動”這一手法。此手法追求的是作品中所刻畫的形象具有一種生動的氣韻與精神氣質。這種概念既非語言所能完全表達、體會的,亦非常簡單的圖示所能表達的,只有身臨其境,才能顯現(xiàn)其特征。由此可見,我們所說的視覺符號,正與謝赫對繪畫理論所做出的總結相匹配,一般性圖示符號不具備這種需求。
所以,一般性圖示符號僅屬于一種記號或標志,而繪畫中的視覺符號不是標示出來的,而是由內而外逐漸顯現(xiàn)的。一件藝術品總能帶給人一種神秘印象,構成它的視覺符號能夠長時間停留、沉淀在我們的腦海中,永恒不變;而類似一般性圖示符號那樣的符號形式只會轉瞬即逝。
綜上所述,繪畫中的視覺符號不能與一般性圖示符號相提并論。繪畫藝術是一種傳達情感與思想的活動,真實、深切的情感不能用簡單的語言來表達,也無法從簡單的一般性圖示符號中獲得隱喻意義。繪畫作為一種含有寓意的交流手段,正是憑借著那些深邃、不可用言語表達的表現(xiàn)性視覺符號的呈現(xiàn),震顫著我們的心靈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