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奇
大數據或許可以協(xié)助我們分辨真?zhèn)?,但仍難阻止商業(yè)世界中刻意的虛假。
11月末,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一則行政處罰公告顯示,蘇泊爾因虛假廣告被處以廣告費用4倍罰款的行政處罰,罰款全額為348萬余元。
根據公告,蘇泊爾一款號稱“全靜音”的破壁機通過技術手段在視頻廣告中誤導消費者,其最高攪拌檔位運行時實際噪音值高達80分貝左右。通常來說,超過70分貝以上的已為噪音,會干擾人的精神狀態(tài),影響工作效率。
蘇泊爾之所以稱這是一款“全靜音破壁機”,因為取得了由第三方機構出具的“靜音認證”證書?!秶H金融時報》報道稱,前述的“靜音認證”指的是標準工況下噪音值小于等于60分貝,而實際上蘇泊爾的全靜音破壁機,只在最低檔位攪拌純牛奶時的噪音小于60分貝,最高檔位運行時的噪音值為89.1分貝。
目前,接受懲罰的蘇泊爾已修改了形容措辭,但仍然堅持對“靜音”的宣傳。在其官網,蘇泊爾已將“全靜音破壁機”改為“真空靜音破壁機”,宣傳方面也改為“好破壁,要靜音”。
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監(jiān)管人員認為,僅因獲得了一個片面條件下的“靜音認證”,當事人就將產品命名為“全靜音破壁機”,這種無視產品實際性能的做法,是對“靜音認證”結果的無限擴大使用。
據多家媒體報道,蘇泊爾在2018年10月-11月期間播放蘇泊爾全靜音破壁機(型號:JP96L-1300和J P98LV -1300)的廣告,已表明這兩款“全靜音”破壁機近乎無聲。最終,該廣告被證實后期經過了大幅度的技術處理。
而實際上,不只蘇泊爾,多數商家為了追求更多的銷售利潤,都會采用這種“以假亂真”的做法,迎合消費者的想象,從而制造了虛假廣告。
近期,山東、山西、浙江、廣東、重慶等多省市也相繼公布了當地今年十大違法廣告典型案例。基本上,每一個案例都以夸大事實的廣告詞廣而告之。
比如,在11月28日重慶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公布的十大虛假違法廣告典型中,歐萊雅(中國)有限公司在重慶某百貨有限公司“歐萊雅”專柜因發(fā)布虛假廣告,被判定罰款20萬元。
重慶的通告顯示,歐萊雅在重慶某百貨專柜發(fā)布印刷品廣告,其內容含有“法國碧歐泉8天肌膚猶如新生、眾人見證8天奇跡、68800人已經見證奇跡水帶來的肌膚新生……”等夸大其詞的宣傳用語。目前,歐萊雅已撤回了所有的相關宣傳資料,并保證未來對宣傳措辭的嚴謹性做到更精細的把控,對審核制度有進一步的優(yōu)化。
中新經緯報道稱,這并非歐萊雅第一次因虛假宣傳被處罰。早在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其被相關監(jiān)管部門處罰10萬元至20萬元不等,同時其他化妝品品牌韓束、倩碧、歐舒丹等也曾因虛假廣告,被國內外相關監(jiān)管部門處罰。
實際上,在我們的認知中,虛假廣告總是屢禁不止。中青網認為,其背后主要的原因,與虛假廣告違法成本較低有關。這包括,對虛假廣告定義模糊,以及懲罰力度過低。但這幾年隨著逐步修訂,懲罰和監(jiān)督力度加大,廣告法日趨完善。
2018年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中,再次明確2015年修訂的虛假廣告主要表現形式,同時提升了懲罰力度,即“發(fā)布虛假廣告的,由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fā)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處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的,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p>
《國際金融報》援引家電行業(yè)分析師劉步塵觀點表示,虛假廣告獲益很多,如果罰款太少,相當于是鼓勵企業(yè)去做虛假廣告,而重罰是一種進步。或許,只有重罰才能有效地杜絕虛假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