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百家湖幼兒園 許長玲
南京市百家湖幼兒園(以下簡稱百幼)自1996年8月建園以來,始終堅持“與伙伴同行,育關懷品格”的辦園宗旨,以“伙伴共生,完整兒童”為辦園目標,以“同玩、同伴、同行”為園訓,提出了“交往、共生、包容、共享”的文化主張。通過“伙伴”理念的建構與實踐,幼兒在教師、家長的帶領下,在幼兒園、家庭、社區(qū)這些真實、自然、開放、多元的生活場中提升能力、學會交流、健全品格。
百幼以幼兒與同伴的共同生活為基本形式,研究將幼兒、教師、家長、課程、環(huán)境等要素融入同一生態(tài)系統中,建立一種平等互助、彼此欣賞、相互協作、共同成長的關系,讓教師和家長以伙伴的身份與幼兒學習、合作、共進。幼兒園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構建了幼兒園6S管理框架、標準與評價機制,創(chuàng)設了有序、規(guī)范的教育環(huán)境,低耗、高質的工作環(huán)境,和諧、向上的園所形象,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自主探索、自主評價,獲得行為的自主權。
6S究竟是什么?“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yǎng)、安全”,表面上看是各種醒目的標簽,每個物品都有自己的“家”,全園整潔、美觀、有序,煥然一新,實則是文化“行動力”的落地生根:讓“通過物品規(guī)范行為”成為一種習慣,再內化為一種素養(yǎng),最終形成一種文化。
如何使6S管理形成一種文化?這是從無到有,再到優(yōu)化完善的過程。關鍵是所有人從對6S精神、行為文化的自我認同,再到自覺推進的過程。如何使教師和家長在6S文化力的浸潤下產生行動力?百幼實行了“6S推進五步曲”(如下表)。
以下闡述“6S推進五步曲”中獨具特色的三則系列活動。
階段第一階段:策劃、準備第二階段:推進、展示推進項目1.外出培訓2.理論學習3.培訓宣傳4.定點攝影5.現場診斷4.在全園營5.承辦一屆“1.樣板試點2.從點到面推廣3.從面到點細化具體推進內容1.走近6S——選派部分園領導及骨干教師參加“6S管理執(zhí)行官”培訓學習;2.購買6S理論及實踐書籍,組織領導班子及教師讀書并開展伙伴式讀書分享;3.利用外出學習經驗分享會,開展全園教職員工的6S管理學習;造推進6S的氛圍,激發(fā)每位教職員工的參與熱情,明確6S每階段要達到的目標;6S管理執(zhí)行官”培訓現場會,對我園進行現場診斷。1.全園范圍內自主申報、定點打造三個試點班級,并分別成立6S管理核心設計團隊,對三個試點班級開展整理、整頓;2.全園各部門深入了解試點班級整理、整頓的效果,包括制定整理、整頓規(guī)定,制定非必需品的處理流程,制定各項目的執(zhí)行標準;3.全園開展“6S紅牌運動”,并明確相應操作流程;4.不斷完善修訂各項目的執(zhí)行標準,實行區(qū)域責任制,修訂并完善績效考核方案。
第三階段:改善、提升第四階段:內省第五階段:調整、推廣1.分享交流2.素養(yǎng)口訣3.環(huán)境評比4.“6S通關大行動”4.持續(xù)落實6S管理,細化每項工5.制定“6S通關大行動”實施方案6.成立全園工作小組,開展通關1.細化要求2.觀察記錄3.現場管理1.培訓宣傳2.評比激勵3.交流分享1.邀請專家及教師來我園進行現場診斷;2.形成幼兒一日生活自主管理“6S素養(yǎng)口訣”,完善教師保教行為;3.修訂師幼一日活動行為規(guī)范,將素養(yǎng)口訣目視化呈現于環(huán)境中;作內容的標準;及相應操作表格,各科室預留并設計“6S通關大行動”版塊;大行動。1.全園行動,明確6S管理小組職責,分組落實;2.制定日觀察、周觀察記錄表并執(zhí)行;3.增加跟蹤指導頻率,定人定點跟蹤指導,對6S運行情況形成小結。1.面向全園家長,召開6S管理推廣活動現場會;2.開展“6S管理進家庭”活動;3.開展班級6S管理現場觀摩活動。
在幼兒一日生活中,教師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操作標準,幼兒的每一個活動都有行為規(guī)范,如這個時間段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如何實現從標準到行為的轉化?如何達到從行為到習慣的內化?百幼教師充分利用6S目視化管理的特點,將師幼行為規(guī)范轉化為可以理解與操作的“6S素養(yǎng)口訣”,使教師懂得管理自己的事情,幼兒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提高自理能力,養(yǎng)成自律的習慣和自主學習的態(tài)度。如教師上崗四步曲:提前五分來上崗,迅速換好工作裝,開窗通風半小時,茶杯消毒三刻鐘;又如幼兒睡前五步曲:睡覺之前小個便,脫好衣物疊一疊,輕輕走到小床邊,枕頭被子鋪開來,鉆進被窩露出臉。教師遵照目視化原則,將素養(yǎng)兒歌配合孩子的照片、繪畫,圖文并茂地呈現于班級衛(wèi)生間、午睡房、樓梯等地方,發(fā)揮了教育功能,促進了幼兒認知發(fā)展,營造出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
“6S通關大行動”是通過目視化管理及時發(fā)現6S管理過程中的問題,下達“通關指令”,教師在24小時內完成通關任務。
以資料室為例。資料室是一所幼兒園存放后勤物資的重要場所,然而資料室物品繁多,擺放隨意,雜亂無章。管理好一個資料室并不簡單,需要管理員具有整理、歸納、分類、整合、分析等綜合能力,還需要用心、細心和責任心。在“6S通關大行動”中,我園將6S目視化管理策略率先運用于資料室的管理,提出了“30 秒口號”,即30 秒內找到想要找的物品。為實現易取、易放、易管的目標,我園還提出了“6S物品管理要求”,即有物必有區(qū)、有區(qū)必分類、分類必掛牌。目視化管理的實現將引發(fā)資料室真正意義上的管理變革。我園徹底清點資料室中的物品,按照物品報廢程序,將老的、舊的、壞的物品淘汰,并依據“橫打豎放、豎打橫放”的原則將所有物品可視化呈現;再根據教育教學功能,將所有物品重新歸類,根據物品大小選擇透明納物箱分類存放;貼上明顯的區(qū)域掛牌和物品標識后,再次登記入庫,在計算機中備份、備查,并實現網絡共享,教師在班級中就可上網查詢或電話咨詢所需要的材料有沒有,數量有多少,精確位置在哪里。資料室墻壁上物品分區(qū)、分類、入庫、領用、借還、核庫等流程示意圖的呈現,更讓教師的領取操作變得規(guī)范、清晰。任何一位教師來到資料室,都可以通過圖示、標簽或電腦定位顯示在30 秒內找到自己所需的材料。
孩子們在6S管理中呈現出自主管理、同伴管理的狀態(tài)后,家長們也漸漸熟悉、認可了班級6S管理方式,在時常參與班級物品管理的同時,也悄悄將6S管理帶入家庭。家長們和孩子們展開了“物品整理——張貼標簽——舊物改造——點綴生活”系列活動。例如,小欣一家用三色標簽來區(qū)分區(qū)域,即家庭公開區(qū)域使用藍色標簽,幫助所有家庭成員、來客快速找到家中物件;家庭私密區(qū)域使用粉色標簽,在規(guī)范自己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不常用物件使用黃色標簽,提示這些物品可陸續(xù)進入儲藏室等儲物區(qū)域。在這場家庭革命中,大家不僅廢物利用,使用食品盒、鞋盒、罐類來進行收納,還利用鮮花、畫作、小物件裝飾點綴每一個角落。這場“家庭6S革命”讓每一位家長真正成為幼兒成長的伙伴,也詮釋了“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tài)共同體”。
實踐只有觸及心靈,才能成為一種自覺自發(fā)的行為。園所文化建設必須從幼兒、教師、家長的內在需求出發(fā),搭建內在成長的“心梯”,才能真正激發(fā)團隊的活力與凝聚力,才有可能實現文化育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