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加釬
(大田縣廣平初級中學,福建大田366100)
統(tǒng)編本初中語文教材2017年秋實施以來,受到教師廣泛關注。該套教材編寫特色非常鮮明,特別是“三位一體”和“雙線組元”兩大特點貫穿始終。溫儒敏指出:“部編本教材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即‘人文主題組元’和‘語文要素組元’的編排體系,‘語文要素’是部編語文教材核心概念?!保?]對于“語文素養(yǎng)”與“人文精神”雙線組元的編排方式,筆者在語文教學中給予足夠重視,并在實際教學中給予運用,特別是結合單元導語提示進行教學。如何借助單元導語、預習提示、思考探究等助學系統(tǒng)進行教學呢?筆者就這一問題在七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狼》這篇課文進行了一些嘗試。
表1
第五單元的單元導語和《狼》預習提示對照表如見表1。閱讀表1單元導語的“人文主題”,可以發(fā)現(xiàn):單元主題是闡述人與動物相處共存問題,存在對動物的欣賞、對動物命運的關注、人與動物的矛盾沖突三種情況。由表1單元導語的“語文要素”第7點,可以發(fā)現(xiàn):概括文章中心思想是這一單元的重點?!独恰奉A習提示第一段,明確人與動物之間也有斗爭。結合這三點,可以得出結論:《狼》的主題應當是闡述人與動物相處中存在斗爭的問題,由此確定《狼》“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是理解文章主旨——通過理清屠戶與狼斗智斗勇經過,進而理解領會人類有思想、有智慧,必定能戰(zhàn)勝任何兇狠和狡詐動物的道理。
對照該表單元導語的“語文要素”前面三點,可以發(fā)現(xiàn):邊讀邊思考邊勾畫的技能與方法,是這一單元的重點?!独恰奉A習提示第二段告訴我們:該篇課文應當采用邊讀邊思考邊勾畫,再結合注釋進行二讀?!八伎继骄俊币缓投袃牲c信息值得重視:一是讀,二是找出文中中心句。由此可以推定《狼》“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是:1.積累止、綴等文言詞語,2.采用一讀二讀課文的方法,3.邊讀邊思考邊圈點勾畫,4.借助注釋讀懂課文。
筆者以為,無論是教師的“教”,還是啟發(fā)學生“學”,都可以采用把“單元導語”“預習提示”和“思考探究”進行有效篩查、比較,找出共同點,挖掘助學系統(tǒng)的“助學”功能,來確定課文教學目標。
教材中的單元導語、預習提示、思考探究對引導、提示本單元及篇目的重難點學習有極大參考價值,且看表2:
表2
表2“單元導語”告訴讀者人類始終面對著如何與動物相處共存的問題,《狼》“預習提示”提醒讀者人與動物之間也有斗爭,《狼》“思考探究”一二要求思考屠戶與狼斗智斗勇經歷了哪幾次交鋒,從中告訴讀者什么道理??v觀這三點,按照內在邏輯,可以逐層推出:人與動物相處共存——人與動物之間也有斗爭——屠戶與狼斗智斗勇,最終屠戶戰(zhàn)勝狼,由此筆者確定《狼》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理清屠戶與狼斗智斗勇三次交鋒經過。即:第一次:屠戶懼怕并且“投以骨”,不管用,狼仍跟隨;第二次:屠戶背倚麥秸垛,“弛擔持刀”,與狼對峙;第三次:屠戶奮起,殺死兩狼。接著啟發(fā)學生,找出文章中心語句:狼亦黠矣,而頃刻兩斃,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這樣,可以水到渠成理解文章主旨,即《狼》通過敘述屠戶與狼三次斗智斗勇交鋒經過,揭示了狼貪婪、兇狠和狡詐的本性,贊揚了屠戶的機智勇敢。它告訴讀者:人類會思考有智慧,必定會戰(zhàn)勝任何兇殘狡猾的動物。
筆者以為:根據“單元導語”“預習提示”“思考探究”相關內容,逐層解讀,一一比較,理清思路與重點,充分挖掘助學系統(tǒng)的“助學”功能,一定能準確把握課文重難點,并找到突破重難點的切入點。
一般來說,教材中的單元導語、預習提示、思考探究等助學系統(tǒng)往往或明或暗地提示了主要教學方法。如表3:
表3
“單元導語”提示本單元語文要素要點是繼續(xù)默讀,邊讀邊思考,《狼》“預習提示”提醒讀者應當采用“一讀”“再讀”的方法,由此筆者確定教學方法和引導學生學習方法為:1.采用“一讀,二讀”;2.邊讀邊思考邊圈點勾畫;3.借助注釋讀文言文。具體操作如下:
先組織學生“一讀”課文。提醒學生自由放聲朗讀課文,運用圈點勾畫的讀書方法,對于讀不準的字詞,讀不懂詞語做上標記,先猜一猜。
再組織學生“二讀”課文。提醒學生借助注釋,再讀課文,重點突破下表中字的讀音、意義和重點句子意思(見表4):
表4
通過“一讀”“二讀”學習方法的引導,學生也學會了在“單元導語”“預習提示”中,尋找學習的方法,做到有跡可循。
筆者以為,通過“單元導語”提示和“預習提示”,挖掘助學系統(tǒng)的“助學”功能,從而確定的教學和學習方法不僅簡單、實用、有效,而且讓教法有跡可循、學法有的放矢。
導入是教學中比較靈活的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會對教學產生積極效果。從助學系統(tǒng)的提升,我們可以適當確定導入法(如表5)。
根據“復習相關知識,引想新的學習內容”這一原則,對照上表“單元導語”一欄“人類始終面對著如何與動物相處共存的問題”和《狼》預習提示“人與動物之間也有斗爭”的內容,容易發(fā)現(xiàn):《狼》的導入,應當結合單元前三篇課文,從“貓”“鳥”“動物笑談”中切入,先復習人類對動物的欣賞、對動物命運的關注,再引入本文。為此,筆者采用了這一導入語:
表5
同學們,這一單元,了解了“貓”是人類的寵物,“鳥”是人類親密的朋友,因此出現(xiàn)了動物學家康拉德·勞倫茲專門研究“水鴨”和“鸚鵡”而專注忘我的工作。其實,人與動物之間并不是都是友好相處的,也有斗爭的一面,今天,一起來學習《狼》與人類相處的情形。[2]
課堂導入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但通過挖掘助學系統(tǒng)的“助學”功能,根據“單元導語”和“預習提示”相關語言,確定的導入方式,能理順單元內容,比較符合編者意圖。
溫儒敏指出:“‘部編本’語文教材如何體現(xiàn)知識體系和能力點?有五個‘渠道’。第一,是教學用書……第二,是每個單元的導語,對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包括知識點或能力點,亦有提示……老師們使用部編本教材,要注意這5個‘渠道’所體現(xiàn)的語文知識體系。并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保?]筆者以為,單元導語、預習提示、思考探究,都是課本內容,師生都必須接觸,并且熟悉,根據這三者梳理確定的學習目標、重難點、學習方法等,學生容易理解、容易接受,還可以由此養(yǎng)成自學習慣:學會自己確定目標、重難點、學習方法等。
總之,要把課本單元相關內容融會貫通,落實“每個單元的導語,對本單元學習的重點,包括知識點或能力點,亦有提示”[1]這一精神,充分挖掘助學系統(tǒng)的“助學”功能,詳細解讀課本“單元導語”“預習提示”“思考探究”相關內容,由此確定的教學目標、重難點、教學方法等,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