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龍源,李武勁,何偉,趙林,吳健輝,歐先鋒
(湖南理工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岳陽414006)
戴維寧定理是《電路分析》課程的基本定理之一,是分析復雜線性電路局部支路變量的重要方法[1]。在以往的教學中,對定理的理解和應用一直是學習的難點。如何通俗易懂地講解戴維寧定理及其應用,目前提出了許多的教學方案[2-6]。文獻[1]采用“探究式教學法”進行戴維寧定理的講授。文獻[2]從理論層面上和等效模型的建立方法上,采用實例講解了戴維寧的解題方法。文獻[3]通過引入講解、練習鞏固等分層教學過程,化難為易,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戴維寧定理的解題方法。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經(jīng)驗,盡量將抽象的原理轉化為簡單具體的形象,并應用多媒體和仿真軟件,使學生們可以更直觀理解定理的解題過程,從而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戴維寧定理的教學目標是理解戴維寧定理的內(nèi)涵及其實質;掌握線性有源二端網(wǎng)絡開路電壓、輸入端等效電阻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戴維寧定理分析、計算復雜電路。教學難點主要有,含有受控源的線性有源二端網(wǎng)絡的輸入電阻和開路電壓的計算;如何使學生熟練掌握利用戴維寧定理進行解題的方法和步驟[2]。本文的教學設計就圍繞這些重點難點展開。
首先由一個簡單的電路入手,引導學生們回憶前面學過的方法,如節(jié)點電壓法、回路電路法等。然后,顯示一個非常復雜的電路。由于節(jié)點數(shù)和回路數(shù)以千計,這時會發(fā)現(xiàn)節(jié)點電壓法,回路電路法所列的方程組會很復雜,導致計算量爆炸性的增加。再設想一種電路圖,除了1個支路外大部分都處于黑箱中。這種情況下,前面的方法就根本無法分析電路了。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于是自然地引入戴維寧定理。
在展示定理的內(nèi)容后,為學生具體解讀,以幫助他們盡快理解。定理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是定性,即任何一個復雜的電路都可以由一個電壓源和一個電阻的串聯(lián)表示;第二個部分是定量描述,即電壓源的電壓和電阻值如何確定。定理的實質是電路的一種等效形式。
從等效的思路出發(fā),開始介紹解題步驟。為了學生更容易掌握,將每個步驟總結成2個字,即“分離,等效,組合,求解”。第一步分離,是將要計算的支路從總電路中分離出來;分離的部分不一定是只有一個支路,這要根據(jù)要分析計算的物理量來確定。第二步等效,利用戴維寧定理計算剩余電路的開路電壓和等效電阻,這是最關鍵的一步。開路電壓的計算方法可以采用基爾霍夫定律,回路電路法,節(jié)點電壓法和疊加定理等。等效電阻有三種求解方法,對于純電阻電路可以用串并聯(lián)等效和星形三角形等效來求解;對于含受控源的電路可以采用外加電源法(這種方法在求輸入電阻時已經(jīng)講過);或者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法,這種方法根據(jù)一端口的電壓和短路電流比值確定輸入電阻,而在實際電路中這兩個值是容易測出,因此這種方法非常適合應用到實際電路中。當然,采用何種方法求解是最考驗學生分析電路的能力。這需要長期的積累。第三步組合,是將等效后的電路和分離的電路組合起來。第四步求解,是在組合后的電路中求解問題。這里往往涉及到最大功率傳輸問題。
為了學生更多的體會定理的解題過程。本文設計了兩個難易不等的例題,例題1是有兩個網(wǎng)孔的簡單電路,例題2選自考研題目。例題的講解緊緊圍繞四個步驟層層推進。圖1顯示例題1的解題過程。在分離,等效組合等階段,使用動畫的形式演示,使學生能直觀的看到整個電路變化的過程,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掌握解題思路。最后采用Multisim軟件對電路進行了仿真實驗。測得電壓3V與計算的結果一致。
在最后總結階段,為學生提煉出本次課的重點。定理的核心思路是等效;定理的解題步驟總結為8個字;解題的關鍵是開路電壓,等效電阻的求解,并布置課后作業(yè),使用仿真軟件,對例題進行仿真實驗,驗證計算結果的正確性,以加強學生們對本內(nèi)容的理解。
本次教學首先從實際問題開始,引出戴維寧定理。然后用精簡的語言描述解題步驟,總結出了利用戴維寧定理分析電路的八字訣,“分離,等效,組合,求解”,既容易理解又便于記憶。并利用PPT動畫功能形象展示了電路的等效過程,將較抽象的解題過程形象化。通過這些手段的應用,培養(yǎng)了學生思考問題的習慣,降低了學習的難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增強了學習的效果。
圖1解題過程PPT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