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是我國著名的民間藝術(shù),不僅深受中國人喜愛,還入選了“人類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你知道嗎,剪紙除了可以“剪”,它還可以“刻”?,F(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了解刻紙的藝術(shù)。
刻紙技藝分陽刻法和陰刻法。陽刻法,也叫鏤刻法,線條為主,線線相連,這種刻法效果流暢清新,玲瓏細致,韻味十足。陰刻法,以塊面為主,線線相斷,這種刻法效果厚重結(jié)實,很有質(zhì)感,有一種強烈的對比感。
那么,怎樣才能刻出一幅栩栩如生的作品呢?
1. 在網(wǎng)上找到自己喜歡的圖案(也可以直接手繪圖案),打印出來作為底圖。將其放在黑色或其他顏色的刻紙上,裁剪一番。
2. 用訂書機或膠帶將圖案與裁剪下的刻紙固定在一起,防止刻的時候移位。要注意圖案在上,刻紙在下。
3. 把圖案的白色部分刻掉,留下黑色部分,這叫陰刻(有的是把黑色的部分刻掉,留下白色部分,那就是陽刻)。為保證形象準確,先刻竹子的葉子,由中心慢慢向四周刻。一刀刻雙層,盡量避免重復(fù),必要的細節(jié)和毛刺仔細處理一下。
4. 全部刻完后,把釘子或膠帶小心地取下來,去掉底圖,根據(jù)竹子的顏色,在刻紙下面墊上綠色卡紙或海綿紙。注意圖案顏色的變化以及色調(diào)的冷暖。瞧,一幅《竹》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