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茹 李妍
摘 ?要:通過調查發(fā)現目前的體育保健課程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該研究通過對新農大體育保健課的調查,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fā)展對策,為了讓體育弱勢群體學生更好地接受健康教育,促進身心發(fā)展,為健康中國貢獻一份力量。
關鍵詞:健康弱勢群體 ?大學生 ?體育課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c)-0242-02
“健康中國”口號提出后,學校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大,為了保障學生的健康素質教育得到有效的提高和發(fā)展,我們不能忽視其中不能正常上體育課的學生。新農大針對這一類體育弱勢群體的大學生開設了體育保健課,每周三進行一次授課,授課內容主要是理論知識的學習、簡單的體育運動以及開展一些有意義的活動。為了使課程更好地適應學生的需求,切實提高學生的健康狀況,做此次調查研究。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新農大參加體育保健課的學生共68人,包括大一及大二年級學生。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方法
此次調研采用網絡調查問卷,共設置25道題,數據回收58份。
1.2.2 訪談法
(1)與新農大體育保健課授課老師正面交談,了解現階段學校保健課體育教學內容和進度等一些基本情況、學生的基本身體狀況、上課時的方法與對策。
(2)與上體育保健課的大學生進行正面交談,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目前存在的困惑以及他們對體育保健課的想法和建議。
1.2.3 數理統計法
通過Excel對調查問卷里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結果。
1.2.4 文獻資料法
通過知網和圖書查閱與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相關的論文資料。
2 ?結果與分析
2.1 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的類型
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女生人數多于男生,由于運動損傷而造成的無法參加某些體育項目的弱勢群體占29.31%;由于慢性疾病而不易參加劇烈運動的占17.24%;由于先天后天殘疾的占17.24%;由于體質差體弱多病的占13.79%;因其他方面所造成的占22.41%。他們都是由于自身的身體原因,身體條件不允許難以達到體育教學的考核標準和要求。
2.2 體育活動參與狀況的分析
根據調查顯示,這些大學生在課余時間參加體育活動的同學只占27.58%;34.48%的同學會選擇觀看與體育有關的比賽;選擇旅游等戶外活動的同學占43.10%。74.13%的同學選擇睡覺、休息;68.96%的同學選擇看書學習;65.51%的同學會選擇去找朋友聊天;56.90%的同學會選擇逛街購物;37.93%的同學會選擇電腦上網;0.09%的同學選擇了其他。這些同學因為自身身體行動不便,缺少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害怕在運動過程中受傷,也因為缺乏專門針對他們所設置的特殊場地設施,在日常生活中,課余時間里就更少地去參加體育鍛煉。
2.3 體育興趣調查結果與分析
通過調查,學生普遍對體育運動還是興趣很大,僅0.08%的同學對體育運動沒有興趣。他們主要感興趣的體育活動有散步、羽毛球、籃球、乒乓球、棋類、郊游、慢跑、瑜伽等。
2.4 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鍛煉時間與頻率
通過調查數據顯示,29.31%的同學每周進行一次的體育鍛煉,29.31%的同學每周進行3次以上的鍛煉,29.3%的同學進行鍛體育煉的時間不固定,剩下12.06%的同學每周進行兩次體育鍛煉。
在運動時間上,運動時間在30min以下的占24.14%,運動時間在30~60min的占34.48%,運動時間在60~120min的占18.96%,運動時間不確定的占20.69%。從中可以看出運動時長30min以上的人數比例占還比較多。我國家庭人口鍛煉標準規(guī)定人應該每星期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次數不低于3次,每次鍛煉的時間長度不低于30min。
2.5 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參與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
在對影響因素調查中發(fā)現,75.86%的同學因自己身體行動不便,很少參與體育運動,自己的身體條件很大程度限制了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動機;24.13%的同學害怕自己在運動過程中受傷而不進行體育鍛煉;39.65%的人由于缺少專業(yè)人士的指導不會運動技能和鍛煉方法,沒有合適的運動場所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和設備。
2.6 對體育保健課的看法及建議
從數據中可以得出,認為體育保健課有待完善的方面主要有:教學場地設施、學生體育保健教材、學校有關部門的重視程度、教學目標、教學內容。
3 ?存在問題
(1)缺少與體育保健課相對應的教學場地設施。
現階段學生就在體育館3樓的乒乓球室上課,并且教室里缺少與體育保健課相關的適合學生的運動器材。
(2)沒有得到相關部門的足夠重視。
(3)缺少學生體育保健教材以及教授體育保健課的相關體育老師。
(4)教學內容不夠充實和豐富。
新疆農業(yè)大學大學生體育弱勢群體的體育行為水平相對較低,選擇的體育鍛煉項目都集中在一些極低強度的運動項目上,在平時的課余時間里也很少能參與到其他的鍛煉項目中。但學生本身非常認可體育保健課的教學對增進身心健康有明顯的效果,并且認為恰當的課外體育鍛煉活動對自身身體的康復很有幫助。學生平時很少參與體育鍛煉,一方面是因為自身條件都不允許,另一方面是學校沒有相對的場地設施和器材供給,說明學校對該課程的不重視以及體育場地設施、器材的缺乏,也是影響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重要因素之一。
4 ?對策
4.1 制作運動健康檔案
開課前記錄學生的健康狀況,根據自己的自身條件和興趣愛好通過運動處方形式制定合理的運動方法,制定健康檔案。課中及課余進行觀察和記錄,不僅能了解學生在平時做運動的頻率、時長以及效果,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保持運動。
4.2 豐富課堂內容
理論知識與游戲室外活動相結合,根據每個同學的身體狀況選擇不同的運動方式,盡量做到因材施教。讓同學們通過學習找到合適自己的訓練方式,學習益于自己康復的運動設置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在理論知識方面,多學習一些關于運動損傷治療的方法以及保護身體的理論知識,并進行一些小組活動。
4.3 教學方法
根據學生不同情況及不同身體問題,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梢赃M行翻轉課堂或者利用現代化一些手段,讓學生通過網絡自學一些內容,這種方法適用于一些由于疾病不能到課堂上課的同學。
參考文獻
[1] 姚茂.高校弱勢群體學生體育活動現狀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3(4):88-90.
[2 陶勇.對湖北省高校大學生健身行為習慣及影響因素的調查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7(4):86.
[3] 國家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研究課題組.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解讀[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7):45-47.
[4] 石燕.對特殊學生開設的體育保健課課程教學改革初探[J].學校體育學,2012,28(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