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偉
摘 要:本文以2臺汽輪發(fā)電機組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A級檢修后,經啟動發(fā)現,其中一臺在低速下,存在非常大的軸振動異常,而另外一臺于低速下,則有著偏大的軸振動。通過與間隙電壓值相結合,且對比于歷史振動數據,首先將軸振動信號異常問題給排除掉,后經分析得知,動靜碰磨故障為振動異常的原因所在。依據汽輪機與發(fā)電機基本的結構特性,提出了延長暖機時間及多次啟動的處理方法。能夠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將碰磨故障給消除掉,使機組長時間保持穩(wěn)定運行狀態(tài),避免振動異常情況的再次發(fā)生。
關鍵詞:汽輪發(fā)電機;碰磨;特征;處理
中圖分類號:TM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9)20-0163-02
近年,為了能夠最大程度促進汽輪發(fā)電機組在經濟性上的提升,避免出現漏油情況,在實際檢修過程中,通常情況下,會調整汽輪機的油擋動靜間隙、軸封及通流部分,使其處于允許值的下限,所以,經常會發(fā)生汽輪發(fā)電機組出現碰磨情況。在對機組進行A級檢修之后,不僅與動靜間隙偏小這一因素有密切關聯(lián),而且還與密封材料、膨脹、啟動運行方式等因素之間有緊密聯(lián)系。所以,在A修后,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碰磨故障。有報道分析了汽輪發(fā)電機組產生摩擦診斷背景下的基本機理、部位及具體時間,并對徑向、軸向碰磨形成的基本原因及主要特征進行了全面分析,探討了各種狀態(tài)下識別摩擦振動的有效方法。有學者以三臺機組為對象,對其開展振動測試,分析了故障簡況,探討了振動特征,總結了整個判斷過程,最后指出了現場應急處理的具體操作方法。但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內容主要研究的是高轉速。如果處于低轉速下,對碰磨故障信號進行準確識別,及早將早期階段的碰磨故障給找出來,并制定具體的解決措施,防止嚴重碰磨故障的發(fā)生,避免對設備所造成的損壞,意義重大。本文結合汽輪發(fā)電機組實例,就其低速碰磨的基本特征作一分析,給出了具體的處理對策,現對此作一探討。
1 第1臺機組發(fā)電機碰磨故障分析及具體處理方法
此機組實為超臨界660MW,而在具體的汽輪機型式上,即一次中間再熱、超超臨界、雙背壓等,另外,利用水氫氫進行發(fā)電機冷卻。
1.1 首次啟動升速
2019年1月5日19:57,機組A經過檢修后,實現首次沖轉。當處于低速轉動下(每分鐘310r),8x軸振動為139μm,而8y為134μm,此時,其所代表的實際就是此測量位置軸頸所存在的實際晃度,從中可知,存在著偏大的晃度異常,通過對該機組既往的數據進行詳細查閱,得知在低速情況下,8x軸振動是99μm,而8y是97μm,受發(fā)電機電磁缺陷所造成的影響,或者是軸頸表面機械存在缺陷所帶來的影響,在整個頻譜當中,不僅有比較低的高次諧波,而且還有比較大的2倍頻分量。20:06時,升速已經達到了每分鐘507r,另外,8x軸振動255μm,而8y為204μm,其它測定均維持正常狀態(tài)。而基于間隙電壓層面來分析,無論是8x軸振動傳感器的測點,還是8y軸測點,均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所傳送的信號均可信且真實。經現場檢查得知,集電環(huán)位置處的碳刷,存在明顯的磨痕,將所有的碳刷均拔掉。
1.2 第2次
2019年1月5日20:36,機組再次進行沖轉。當處于低速狀態(tài)下,即每分鐘300r,8x的軸振動晃度為97μm,而8y軸為96μm,存在顯著偏大,但相比第1次,有一定的減小。所以,選擇再次進行升速。而到了20:45時,聲速維持在每分鐘1260r,此時,8x的軸振動是307μm,而8y軸317μm,而對于其它軸振動來講,均維持在正常狀態(tài),此時,整個機組所對應的振動保護動作處于跳閘狀態(tài)。
對此,進行停機降速,當機組處于惰走狀態(tài)時,也就是每分鐘1100r,此時的8x在具體的軸振動上,達335μm,而對于8y軸來講,則為325μm;當處于每分鐘399r時,8x的軸振動是153μm,而8y軸則為149μm,將連續(xù)盤車投入。從中得知,當停機降速時,其在具體振動上,相比啟動升速振動,要明顯偏大,經系統(tǒng)化分析指出,機組在具體振動上,多于8x、8y軸振動上得以表現,而其它測定在具體振動上,均保持正常狀態(tài),故障部位可能在8號軸承周圍。另外,基頻為整個振動的主頻率,實為一種普通類型的強迫振動,在8號軸承周圍,出現了比較嚴重且明確的動靜碰磨,因此,針對碰磨部位來分析,不僅集電環(huán)碳刷,而且還有比較顯著的碰磨點。
還需要指出的是,針對發(fā)電機動靜碰磨部位來考量,其不僅有密封瓦,而且還有碳刷、端部油擋等,還需要說明的是,密封瓦碰磨大多出現于那些異常的機組上,比如密封瓦卡澀,或者是軸段不平衡響應過高,而對于此機組發(fā)電機而言,其有著基本正常的不平衡響應,所以,將密封瓦、碳刷予以排除,最終認定油擋為整個機組的碰磨部位。在本次檢修當中,分別對位于發(fā)電機兩端的油擋進行了更換,即換成塑料油擋,此種油擋由于采用的是非金屬材料,當接觸高溫后,易出現變形。通過開展兩次碰磨,油擋間隙增大,所以,決定再次沖轉。
1.3 第3次
2019年1月5日21:52,機組沖轉。低速,即每分鐘309r,此時,8x軸振動晃度是99μm,而8y是101μm,接近于第二次的各項數值;還需要指出的是,5x軸振動所對應的低速晃度為63μm,而5y為63μm,同樣有顯著偏大。而到了22:34,升速至每分鐘600r,此時8x的軸振動是111μm,而8y是110μm,其它軸振動處于正常狀態(tài)。22:50,再次升速,達每分鐘2249r,開展高速暖機,機組振動處于正常狀態(tài)。
2 第2臺機組汽輪機碰磨故障及處理方案分析
此機組即為比較常見的超臨界135MW汽輪機,主要型式為凝汽式、中間再熱式、超高壓式及雙缸雙排汽等,實為一種供熱機組,所采用的是空冷的冷卻方式。機組的支承軸承共有5個,其中,1、2號軸承是兩個落地軸承,所起到的作用是支承汽輪機高中壓轉子,而3號軸承的主要作用是支承汽輪機低壓轉子,對于4、5號軸承來講,其主要支承發(fā)電機轉子。還需要說明的是,3、4號位于同一個軸承箱當中。而對于機組的振動測點來講,具體布置為:所有的軸承均安裝有2個電渦流傳感器,其彼此間處于垂直狀態(tài),從汽輪機方向想發(fā)電機方向進行查看,右邊45°是y向,而左側45°是x向。
此機組早在2015年便已經投入生產,在實際運行當中,主要問題是:啟動升速過程中,2x、2y存在比較大的震動保護動作,且通常情況下,許多連續(xù)多次啟動,方能實現定速(每分鐘3000r),因而對機組的正常、高速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2019年3月14日8:12,機組A修首次啟動。而到了8:25時,沖轉低速暖機達到了每分鐘500r,此時,2x所對應的軸振動是69μm,而2y所對應的是49μm,另外,在具體的基頻振動值上,即為27μm∠253°,而相位為26μm∠186°,在此之后,無論是2x軸振動,還是2y軸振動,均有慢速爬升的情況,而到了,9:22時,2x已爬升到106μm,而2y軸振動則爬升到103μm,其中,2x的基頻是64μm∠256°,而2y的基頻為82μm∠168°?;l為整個振動的主頻率,而在具體性質上,即為普通的強迫振動。另外,通過分析軸振動軸心軌跡圖,從中發(fā)現,軸心軌跡并無毛刺,而且存在并不突出的嚴重碰磨特征。在對2x、2y軸振動所對應的爬升原因進行判斷時,多依據低壓缸所出現的輕微或不明顯的動靜碰磨,或者是軸承附近的軸封來明確,此時,通過就地檢查得知,低壓后軸封位置處,存在明顯的零星火花情況。
若基于機組碰磨故障下進行升速處理,那么將2x、2y軸振動加上去,此時便會出現偏大的低速晃度,并且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在振動信號當中進行疊加,受此影響,可能會引起直接性、瞬時性的機組振動保護動作,這同樣是之前啟動升速存在偏大的震動的原因所在,此外,還是引發(fā)跳閘情況的主要原因。通過將暖機時間給予適當性的延長,一般情況下,此轉速框架內的暖機時間可達到30分鐘,而此次暖機時間明顯偏長,已經達到了3個小時,對此,根據現實情況及相關需要,制定了長時間振動磨合方案,以此來穩(wěn)定振動;到了12:26,2x軸振動穩(wěn)定于73μm,而2y軸振動維持在51μm,基本相同于每分鐘500r時的振動數據,另外,還需要指出的是,此時的基頻振動是31μm∠257°,而與之相對應的相位是32μm∠182°,由此可知,無論是基頻振動值,還是相位,均接近于剛到低速暖機時的數值。13:52時,機組在具體升速上達到了每分鐘3000r,首次沖轉至每分鐘3000r時,2y軸振動最大,即122μm,但相比于既往數據,無論是在相位上,還是在大小上,都比較接近,其他測點在振動上比較優(yōu)良。
3 結語
綜上,需要指出的是,當有著偏大的低轉速暖機振動異常時,在具體的頻譜圖上,一般情況下,大多故障會出現多種高次諧波分量,對此,需要依據軸振動所輸出的實際間隙電壓值,對信號有無異常進行深入判斷,后對比于既往數據,這樣便能夠對動靜碰磨故障進行準確判斷。針對發(fā)電機低速碰磨故障來考量,因存在著比較少的動靜接觸部位,尤其是采用的是非金屬材質的油擋,可實施多次啟動,以此將動靜碰磨故障給清除掉。當汽輪機處于低速狀態(tài)下,會出現碰磨故障,在此情況下,因動靜接觸部位比較多,而且還有著比較小的動靜間隙,因此,在控制震動時,可適當性的延長暖機時間,開展磨合,這樣更為適宜。
參考文獻
[1] 劉玉智,張志明,謝衛(wèi)樂.汽輪機轉子碰磨振動特征實測分析[J].現代電力,2015,22(2):42-45.
[2] 谷志德,李恒海,王宏偉.供熱汽輪發(fā)電機組轉子彎軸事故的分析及處理[J].大電機技術,2017(5):41-44.
[3] 倪守龍,唐貴基,張文德,等.某引進型600MW超臨界汽輪發(fā)電機組振動故障分析與處理[J].電力科學與工程,2016,29(7):54-57.
[4] 趙旭,吳崢峰,陸頌元.某汽輪機組動靜碰磨非典型振動特征的分析與診斷[J].汽輪機技術,2017,51(6):451-453.
[5] 牟法海,盧盛陽,王文營.汽輪機動靜碰磨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處理[J].熱力發(fā)電,2017,36(3):62-64.
[6] 翁志剛,韓慶林,王宇,等.汽輪發(fā)電機組的振動特征及原因分析[J].佳木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23(2):28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