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 晨 黃 宇 彭陽翔 魏寶陽*
(1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長沙410128;2湖南佰??萍加邢薰?,湖南湘潭411100)
平菇(Pleurotusostreatus)也稱側耳、糙皮側耳,是我國主要栽培的食用菌品種之一,其具有抗污染性強、適應的基質種類多、生物學效率高等優(yōu)點。平菇品種豐富,可以適應各個地域的環(huán)境,在全國各地種植廣泛[1]。木屑是栽培平菇的傳統(tǒng)原料,但隨著林木資源的減少和食用菌產業(yè)的擴大,來源也逐漸緊張[2]。湖南是雜交水稻之鄉(xiāng),水稻秸稈的合理利用問題日趨突出,秸稈直接還田可能影響土壤孔隙及造成農作物病蟲害上升,作飼料則因其木質素等粗纖維難以消化,導致畜禽營養(yǎng)不良。為了充分利用湖南省的雜交水稻秸稈,變廢為寶,試驗采用雜交稻秸稈為栽培主要原材料,對稻草添加量、平菇的生產周期、經濟效益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探索。現(xiàn)將試驗結果總結如下。
供試平菇菌株:高溫平菇9506和高溫平菇39,來源于湖南農業(yè)大學微生物實驗室。培養(yǎng)料原料及處理:雜交水稻秸稈,來自湖南省農科院試驗田2018年秋季收獲的新鮮雜交稻秸稈,曬至黃色,用鍘刀切成3~5cm小段,并在3%~5%的石灰水中浸泡軟化24h[3],再曬干保存。
培養(yǎng)料配方以稻草木屑培養(yǎng)基為基礎,逐步提高稻草含量。
配方①(CK):稻草40%,木屑40%,麩皮15%,石膏2.5%,蔗糖1%,磷酸鈣1.5%,料含水量約56%。配方②:稻草50%,木屑30%,麩皮15%,石膏2.5%,蔗糖1%,磷酸鈣1.5%,料含水量約56%。配方③:稻草60%,木屑20%,麩皮15%,石膏2.5%,蔗糖1%,磷酸鈣1.5%,料含水量約56%。配方④:稻草70%,木屑10%,麩皮15%,石膏2.5%,蔗糖1%,磷酸鈣1.5%,料含水量約56%。配方⑤:稻草80%,麩皮15%,石膏2.5%,蔗糖1%,磷酸鈣1.5%,料含水量約56%。
1.3.1 菌種篩選及初步馴化
為了從高溫平菇39和高溫平菇9506中選擇分解稻草能力強的菌株,主要從兩方面來判斷分解稻草能力的強弱:菌絲的生長速度和菌絲的質量,經過稻草培養(yǎng)基的初步培養(yǎng)后,將平板上的優(yōu)良純種分離至試管中作試驗母種,進行初步馴化。
試驗步驟:采用稻草木屑基礎培養(yǎng)基制作10個相等厚度的平板,滅菌后用打孔器將兩種菌株各定量接種于5個稻草木屑基礎培養(yǎng)基的平板中心,在25°C恒溫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至長滿平板。記錄兩菌株長滿平板的時間和菌絲質量。
稻草木屑基礎培養(yǎng)基配方:稻草40%,木屑40%,麩皮15%,石膏2.5%,蔗糖1%,磷酸鈣1.5%[4]。
1.3.2 制作液體菌種
試驗采用液體菌種代替?zhèn)鹘y(tǒng)固體原種,可以定量接種減小試驗誤差、加快菌絲生長速度。液體菌種配方:麩皮3%,玉米粉1%,蔗糖2%,磷酸二氫鉀0.15%,硫酸鎂0.1%,pH自然[5]。液體菌種在22°C、140r/min的搖床中培養(yǎng)10d左右即可使用。
因條件有限,試驗采用手工制作小包栽培袋,采用15cm×30cm原種栽培袋裝料,每小包折合干料150g,拌料后裝袋稱得每小包重340~350g,每個配方制作10包。料包經過2h的高溫高壓滅菌后,冷卻至室溫后開始接種,無菌環(huán)境下每個料包接種5mL液體菌種,在恒溫培養(yǎng)箱中進行培養(yǎng)。
1.4.1 發(fā)菌管理
培養(yǎng)箱內開始培養(yǎng)的溫度定為26°C,每天打開箱門通氣1h,促進菌絲生長,每天檢查一次菌包的污染情況,經過10d的培養(yǎng)后所有菌包菌絲基本封住袋口,此時將培養(yǎng)溫度調至24℃[6]。經過15~25d的養(yǎng)菌管理,菌絲長滿栽培袋后再培養(yǎng)5d后開袋出菇管理。
1.4.2 出菇管理
將開袋后的平菇菌包搬出培養(yǎng)箱,在室內進行出菇管理。調控各個環(huán)境因素接近平菇出菇最適的條件。由于出菇室偏干燥,每天采用少噴、勤噴水管理方法,盡量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90%左右[7];在出現(xiàn)低溫的幾天內,開啟暖氣設備使出菇室溫度保持在15°C以上;光照采取自然散射光照,基本滿足要求;由于出菇室內空氣不流通,二氧化碳易堆積在出菇區(qū)域,每天早晚開窗用排風扇通氣0.5h[8]。
每天觀察菌絲生長情況,記錄各料包長滿菌絲的時間,同時比較各個配方中料包的菌絲質量。菌絲長滿5d后開袋,取下套環(huán)反卷栽培袋防止積水。經過約10d合適的催蕾管理,各料包出現(xiàn)桑葚狀原基,再經過約5d的培養(yǎng),平菇菌蓋逐漸張開,在菌蓋尚成弧形、邊緣未裂開且孢子粉未落下時及時采摘,準確稱量各料包的產量。
平菇9506在稻草培養(yǎng)基上菌絲生長速度較快(圖1),且與平菇39相比菌絲更粗壯且顏色更濃白。在菌落快長滿平板時,有些平板邊緣被木霉污染,觀察到平菇9506的菌絲可以覆蓋木霉菌落且形成拮抗帶而平菇39沒有明顯的拮抗現(xiàn)象,因此后續(xù)試驗選用高溫平菇9506作為試驗菌株。
圖1 平菇9506和平菇39在平板上的生長情況
平菇9506菌絲在木屑比例較高的培養(yǎng)料上生長較快,隨著木屑含量逐漸降低菌絲滿袋的時間也隨之延長,而培養(yǎng)料中不添加木屑時菌絲滿袋時間明顯比添加10%木屑要晚,這說明木屑在培養(yǎng)基中有作為菌絲快速蔓延吃料的載體作用(圖2)。
圖2 接種10d后平菇菌絲生長情況
表1 發(fā)菌期菌絲生長情況
試驗采用液體菌種接種,在接種后會先長出灰色細弱的菌絲爬滿培養(yǎng)料,再逐漸轉變?yōu)闈獍状謮训木z,這是液體菌種在新環(huán)境中適應的過程。試驗各菌包雖質量一致,但由于稻草段顆粒較大不及木屑顆粒緊湊,所以含稻草比例較高的菌包體積較大,這可能是導致菌絲滿袋時間延長的原因之一[9]。其次,較大顆粒的稻草段的保水能力不如小顆粒的木屑,使出菇后期菌包內水分含量降低,這也可能影響菌絲的生長速度[10]。從菌絲質量來看,含木屑比例越多菌絲顏色偏濃白、菌絲更粗壯、菌絲也更密。木屑中的營養(yǎng)比稻草中的營養(yǎng)更易被平菇菌絲吸收,可能是因為稻草表面的蠟質阻礙了平菇菌絲對稻草分解吸收[11](表2)。
表2 平菇產量及采收時間
由表2可以看出,隨著稻草含量的增加菇蕾形成時間也越長,說明菌絲積累營養(yǎng)形成子實體的準備期時長和稻草的含量有關[12]。但在試驗中觀察到供試配方中平菇菌絲從原基發(fā)育至成熟的時間基本一致,說明稻草中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只是比木屑的吸收時間更長,并不影響子實體的生長速度。而各個菌包所產第一潮菇的產量相差不大,與稻草基質的添加比例無明顯線性關系。手工制作小菌包,菌包的緊密程度及其保水能力不及機械裝袋,影響了產量。試驗沒有安裝定時噴水、噴霧設施,有時未及時的噴霧補水會導致平菇菌絲生長致密,子實體含水量較低[13]。筆者認為在批量生產中,調控最適的出菇環(huán)境,平菇產量會比試驗高。
在實際生產中,栽培成本主要來自于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管理成本等。配方④和配方⑤的利潤較高,而從生產周期來分析,配方①同時具有發(fā)菌快、出菇快且利潤較高的優(yōu)點,但消化稻草的能力不夠;配方⑤產值雖高,但發(fā)菌速度較慢、生產周期較長、菌絲質量不佳且保水能力不足,出菇后期產量不穩(wěn)定。
綜合經濟效益、生產周期、消化稻草能力,配方④為高溫平菇9506的最佳稻草栽培料配方。
表3 單個生產菌包的成本和利潤
試驗篩選出稻草栽培平菇較佳配方④(稻草70%,木屑10%,麩皮15%,石膏2.5%,蔗糖1%,磷酸鈣1.5%),稻草添加量高達70%,可在消耗大量稻草同時還能顯著降低原料成本,少量的木屑,可以改善培養(yǎng)料質地促進平菇菌絲快速吃料,縮短生產周期;液體菌種應用并進一步加大接種量,還可以進一步縮短生產周期。
試驗說明稻草代替木屑栽培平菇是可行的,在南方水稻產區(qū)既可以消耗大量稻草,又能節(jié)省木屑資源,提高經濟效益。廢棄菌包又可經堆制發(fā)酵作肥料,形成一條以平菇為主體的循環(huán)生態(tài)鏈[15]。此配方有明顯的應用價值,值得擴大試驗后示范推廣。
試驗僅記錄第一潮菇產量數(shù)據作為依據。試驗所制作的菌包未出現(xiàn)污染,規(guī)模生產抗雜菌污染能力如何有待繼續(x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