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康妮(廣西大學)
大數據精準營銷是在大數據技術持續(xù)發(fā)展下的時代新產物,也常被成為數據驅動類營銷,這一概念明確了其依托于大數據技術的基本特征,其核心目標在于通過大數據技術驅動消費者高效參與、實現精準化的一對一營銷,與傳統(tǒng)的營銷模式相比,基于龐大數據的大數據精準營銷具有更加獨特的優(yōu)勢。具體來說,這一營銷模式的營銷處理可以被劃分為三大主要步驟:第一階段為數據收集。這主要是指營銷主體利用各類社交平臺、公眾網站以及部分自由網站等網絡平臺中,對消費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廣泛收集;第二階段的主要任務為數據分析。這一階段也基于第一階段所收集到的相關數據,營銷主體將這些數據導入所創(chuàng)設的精準營銷模型中,并輔助以挖掘技術等方式開展科學分析,將其中能夠有效描述消費者行為特征、為企業(yè)營銷提供參考的信息進行精煉化總結;第三階段是在完成數據收集與分析之后,落實相關營銷策略的收尾階段。營銷主體依照其在第二階段得出的相關結果,制定針對性的營銷策略,并將其應用到企業(yè)的正式營銷過程中去,以獲得優(yōu)質的營銷效果為最終目標。
在傳統(tǒng)網絡營銷的過程中,單向性是營銷主體難以避開的基本特點。所謂單向性,即是指營銷主體在營銷過程中往往僅扮演著“宣傳者”的角色,主要是通過各類網絡工具將相關信息進行推送,很難與客戶形成有效互動,更無法有效地掌握客戶的消費偏好及行為特征。在這一模式下,營銷主體與營銷對象之間存在著一道“壁壘”,這一壁壘使得營銷主體即便獲取了相關的數據信息,也無法將這些信息充分轉化為針對性精準營銷的資源,也就限制了精準營銷的展開,也與互聯網時代所強調的互聯、互通的目標相互背離。
傳統(tǒng)網絡營銷過程中給,由于營銷主體同營銷對象之間溝通的固有限制,使得營銷主體在制定營銷決策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主觀化的怪圈,即主要依照企業(yè)過往的營銷經驗及其對當前營銷形勢的判斷,提出相應的營銷決策,而在互聯網信息時代,這種主觀性較強的決策方式顯然難以準確捕捉時代的發(fā)展特點與營銷形勢的相關變化,在此基礎上制定的營銷策略與手段自然也缺乏科學性的保障。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部分企業(yè)在生產銷售某一新產品時,由于市場上關于這一類產品的歷史營銷記錄少之甚少,因此在提出營銷決策時,企業(yè)往往就會依靠主觀經驗,將以往一些產品作為該決策的參考。但事實上,即便是兩種相似程度極高的產品,在產品特性方面也存在著多元化的差別,其消費對象在偏好、習慣等方面自然也不盡相同,那么這勢必會營銷最終營銷手段的科學性,精準營銷更是無從談起。
傳統(tǒng)營銷中,受限于分析技術及相關意識的落后,營銷主體很難對客戶需求進行充分的有效分析,因此往往采用“大而化之”的營銷推送方式,籠統(tǒng)地開展營銷推廣,這一部分營銷信息對于大量客戶來說并非是“有效”的,甚至會因為數量的過分堆砌引發(fā)客戶的反感,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客戶的體驗感。
縱觀網絡營銷的實踐不難發(fā)現,無論是發(fā)送廣告郵件,還是在微信公眾號平臺上發(fā)布營銷信息,但是營銷效果卻不甚樂觀,主要表現為,企業(yè)雖然在相關平臺上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粉絲,很多潛在客戶群體也關注了企業(yè)的相關營銷平臺,同時企業(yè)也推送了大量的營銷信息,但是這些與這些“絕對量”相比,企業(yè)并未取得預期的理想化營銷效果。究其根本,在于企業(yè)網絡營銷過程中市場定位的精確性不夠,從而在網絡營銷中做了大量的“無用功”。具體來說,在大數據時代,營銷主體應當把握如下要帶你,最大程度提升網絡營銷市場定位的精確性:
第一,對客戶數據信息進行有效分析,將其作為市場定位的基本參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企業(yè)應當認識到大數據技術的重要價值,提高收集海量數據并將其轉化為客戶數據庫資源的技術手段。同時,必須注意的是,企業(yè)不能過度依賴某一特定渠道的數據信息,而應當通過擴展數據信息來源的多樣性,使得數據信息能更加真實、全面地對客戶消費行為特征進行反映。如企業(yè)在利用自由的官方網站、電商平臺進行數據信息收集的同時,也應當結合企業(yè)產品的主要定位,在相關論壇、貼吧等公眾網站進行廣泛的數據信息。其次,對這些海量的數據信息進行有效加工,這就要求企業(yè)應當組織技術力量,或是引入第三方的專業(yè)人才力量,通過數據挖掘技術對客戶的消費行為、興趣偏好、年齡等情況進行清晰明確的分類,從而更加真實地對客戶屬性進行描繪畫像。最后,在完成數據挖掘加工之后,應當將所獲取的客戶屬性同企業(yè)主營產品的特征進行針對性匹配,從而初步擬定市場定位的基本框架。
第二,企業(yè)要善于發(fā)揮消費市場對市場定位精確性的驗證性作用。盡管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持續(xù)發(fā)展,其所擁有的分析功能愈發(fā)強大,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yè)可以僅僅依賴于大數據技術“閉門造車”。為了進一步提升市場定位的精確性,企業(yè)在完成市場定位的基本框架之后,應當及時密切關注消費市場的相關反饋,進而驗證市場定位是否科學合理,如果效果較佳,則企業(yè)可以繼續(xù)沿用該市場定位開展更深層次的營銷,反之則需要根據市場中暴露出的新問題,對市場定位方案進行針對性的修正。
第三,企業(yè)應當完善客戶反饋機制。在消費市場,客戶始終是企業(yè)必須遵循的消費主體,把握客戶的需求也是開展精準營銷的價值旨歸。通過完善客戶反饋機制,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yè)收集更加全面的市場意見,并將其作為調整產品營銷方案、完善產品開發(fā)的參考,另一方面,如果市場定位在消費市場的驗證中效果不佳,企業(yè)通過把握客戶的有效反饋,也能盡可能快地了解失敗原因,為后續(xù)地市場精準定位打下更加堅實的基礎。
在所有的營銷模式中,廣告?zhèn)鞑ゾ紦匾牡匚?,?yōu)秀的廣告?zhèn)鞑?,可以為營銷主體吸引更多的消費市場關注,也使得潛在消費者向消費者的轉化成為可能。在以互聯網為基本背景的網絡營銷中,廣告?zhèn)鞑サ闹匾愿油癸@。分析傳統(tǒng)的網絡營銷模式,可以發(fā)現,粗放式的廣告在廣告?zhèn)鞑ブ刑幱诮^對的主流地位,即企業(yè)往往更多地看重廣告?zhèn)鞑サ牧颗c覆蓋度,卻不能對廣告?zhèn)鞑οM者的精準影響力進行有效的把控與合理利用,從而限制了廣告?zhèn)鞑槠髽I(yè)創(chuàng)造更高的經濟效益的能力。在基于大數據精準營銷的網絡營銷中,提升廣告?zhèn)鞑サ木珳市裕仨毘蔀闋I銷主體的基本態(tài)度。企業(yè)應當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為客戶推送與其所處情景相互契合的廣告,從而增強客戶的共情感。對于客戶來說,能引起共鳴的消費情景往往會促使其做出相應的消費行為。同樣,如果對客戶所處情景把握不當,網絡營銷則會成為引起客戶反感的因素。例如,如果客戶在家庭這一相對私密的環(huán)境中瀏覽了一些私密用品,而營銷主體卻依照這一瀏覽行為,在其處于工作狀態(tài)或是公共場所時推送相關的廣告,則很容易使得客戶陷入尷尬的情景,自然會影響其對于某一產品的態(tài)度。因此,對客戶消費情景進行精準的識別是營銷主體必須關注的問題,這可以通過基于IP地址判斷上網地點或是依照時間段特征對廣告進行劃分加以實現。
精準營銷的核心在于把握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從而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在提高用戶體驗感的同時,為提高營銷效果提供動力。因此,基于大數據精準營銷的網絡營銷,應當將提升個性化程度作為一項重要任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需要從如下方面加以探索:
其一,利用大數據技術有效掌握客戶的個性。可以發(fā)現,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在社會范圍內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普及,對于網絡營銷主體來說,這意味著其擁有了更多的潛在數據信息資源。當然,由于互聯網本身所具有的強大包容性,也使得其中的很多信息缺乏充分的可靠性,這就要求企業(yè)要合理利用大數據技術,并結合自身的市場定位,進一步提高數據信息的可靠性,從而實現對客戶個性的全面把握。同時,企業(yè)應當提升捕捉關鍵性信息的能力,這也有利于降低企業(yè)在后續(xù)的數據挖掘、分析等流程中的成本投入。其二,要對個性化服務進行科學設計。個性化服務應當圍繞客戶中心,以滿足客戶需求為基本母包,因此企業(yè)需要對個性化服務進行統(tǒng)籌設計。一方面,企業(yè)必須認識到,受固有的技術限制,企業(yè)很難甚至不可能完成對所有客戶的個性化要求進行滿足,如果對這一目標過分地“吹毛求疵”,不僅會增大企業(yè)的不必要投入,也壓抑了企業(yè)在后續(xù)主體流程的發(fā)展空間。因此,從客戶多元化的個性化需求中把握共性特征,將其轉化為企業(yè)提供個性化服務的切入點,是網絡營銷主體必須攻堅克難的重點任務。另一方面,企業(yè)也不可能無休止地對客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行一味滿足,而應當基于數據信息進行科學分析,提出更具經濟性與可行性的個性化服務,為實現企業(yè)營銷收益的最大化服務。
綜合來說,基于大數據精準營銷的網絡營銷,對于克服傳統(tǒng)網絡營銷的局限性、增強企業(yè)的營銷效果具有重要作用,但這并不意味著企業(yè)可以完全依賴于大數據精準營銷,而應當以科學的態(tài)度,將其視為增強營銷效果的工具,并結合消費市場的形勢變化,有效發(fā)揮大數據精準營銷的信息收集與分析能力,提出針對性的營銷策略,使得網絡營銷真正成為滿足客戶需求、助推企業(yè)經濟效益提升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