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文盛
【摘 要】論文以江西某縣廢棄金礦遺留場地為例,對遺留場地內(nèi)的土壤及地下水進行采樣、檢測,檢測結果表明遺留場地的土壤及地下水存在重金屬污染,土壤污染物以砷、鉛為主,地下水污染物以錳、鉛為主。論文結合遺留場地所在地的條件,提出污染風險管控措施,為江西省廢棄金礦遺留場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識別及風險管控提供參考。
【Abstract】 Taking the abandoned sites of abandoned gold mines in a county of Jiang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samples and tests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in the site. The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in the site are polluted by heavy metals. The soil pollutants are mainly arsenic and lead, and the groundwater pollutants are mainly manganese and lead.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 of the site,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ollution risk control measures, which can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control of the soil and groundwater pollution of the abandoned sites of abandoned gold mines in Jiangxi Province.
【關鍵詞】廢棄金礦;遺留場地;重金屬污染;風險管控
【Keywords】abandoned gold mines; abandoned sites; heavy metal pollution; risk control
【中圖分類號】X52;X53?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10-0065-02
1 引言
江西省廢棄金礦遺留場地多數(shù)是始于約1980年、終于2000年左右由私人老板非法從事金礦簡易的采、選作業(yè)遺留下來的生產(chǎn)工業(yè)場地,禁止開采后成為無主地塊,至今遺留場地內(nèi)都隨意堆放著采礦廢石及選礦廢渣。在雨水沖刷和地面徑流的長期作用下,采礦廢石及選礦廢渣產(chǎn)生含重金屬的淋溶浸出廢水,對遺留場地內(nèi)的土壤及地下水造成污染,以及對周邊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通過對江西某縣廢棄金礦遺留場地開展土壤及地下水鉆孔采樣、檢測分析,識別出廢棄金礦遺留場地土壤及地下水存在的污染狀況和污染物,并結合遺留場地所在地區(qū)位、規(guī)劃、生產(chǎn)力等條件,提出遺留場地污染風險管控措施,總體為江西省廢棄金礦遺留場地土壤及地下水污染識別及風險管控提供參考。
2 基本概況
江西某縣廢棄金礦遺留場地位于鄉(xiāng)村山林中,場地內(nèi)堆放著選礦廢渣,占地面積約1畝。礦山選金工藝采用氰化堆浸法提金,將金礦石堆放在預先設置了排水溝的地面,然后對礦堆噴淋氰化物溶液進行滲濾浸出,通過排水溝收集含金的溶液于水池中,再利用置換沉淀回收金金屬。選礦工藝流程如圖1所示。
3 采樣布點
3.1 土壤采樣點布設
根據(jù)HJ 25.2—2014《場地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導則》[1]和《建設用地土壤環(huán)境調(diào)查評估技術指南》(環(huán)境保護部公告2017年第72號)等要求,采用“系統(tǒng)布點+專業(yè)判斷”相結合的方法,按10×10m2的范圍布設土壤采樣點。遺留場地內(nèi)共布設6個土壤采樣點,共采取39個土壤樣品,每個采樣點采樣深度均至基巖為止,采樣深度范圍為0~7m,3m以內(nèi)每間隔0.5m取一個土壤樣品,3m以下間隔1m采集一個土壤樣品。
3.2 地下水監(jiān)測井布設
根據(jù)場地及其周邊的水文地質特征,在場地內(nèi)地下水的上、中、下游方向各布置1個監(jiān)測井,成三角形分布,共布設3個地下水監(jiān)測井,共采取3個地下水樣品,采樣深度為地下水水面下0.5m。
4 檢測指標
根據(jù)金礦生產(chǎn)工藝、原輔材料使用等情況,識別遺留場地內(nèi)土壤樣品分析檢測指標為GB 36600—20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中表1所列45個基本項目、表2所列5個其他項目(包括銻、鈹、鈷、釩、氰化物);地下水樣品分析檢測指標為GB/T 14848—2017《地下水質量標準》中表1所列37個常規(guī)指標、表2所列8個非常規(guī)指標(包括鈹、硼、銻、鎳、鋇、鈷、鉬、銀)。檢測指標如表1所示。
5 檢測結果分析
5.1 土壤檢測結果
39個土壤樣品檢測結果中,31個土壤樣品的重金屬砷超過GB 36600—2018《土壤環(huán)境質量 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中的風險篩選值,1個土壤樣品重金屬鉛超過土壤污染風險篩選值,說明該遺留場地土壤受到重金屬砷、鉛的污染。
5.2 地下水檢測結果
3個地下水樣品檢測結果中,3個地下水監(jiān)測井水質均出現(xiàn)pH、錳、耗氧量超過GB/T 14848—2017《地下水質量標準》中的標準限值的情況,個別出現(xiàn)菌落總數(shù)、氨氮、鋅、鉛、鎘、鋁、鈹超過標準限值,說明該遺留場地地下水受到重金屬錳、鉛等的污染。
6 風險評估
采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污染場地修復中心編制的污染場地健康與環(huán)境風險評估(HERA Version 1.1)軟件對該廢棄金礦遺留場地進行風險評估,遺留場地內(nèi)土壤中存在的砷、鉛污染和地下水中存在的鋅、鉛、鎘、鋁、鈹?shù)任廴舅a(chǎn)生的健康風險在非敏感用地模式下處于不可接受的水平,需要對遺留場地進行風險管控。
7 風險管控
風險管控的目標是防止污染擴散,采取污染隔離、阻斷等措施,消除對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及隱患。主要風險管控措施如表2所示。
廢棄金礦遺留場地污染風險管控措施的選擇,需要根據(jù)遺留廢渣的固體廢物屬性、遺留廢渣資源化回收利用價值、遺留廢渣資源化接收單位,以及遺留場地周邊環(huán)境、區(qū)位優(yōu)勢、生產(chǎn)力水平等條件確定,綜合考慮、選擇適宜的風險管控措施,同時,必須做好防滲、截排水和植被恢復等配套管控措施,才能有效地解決廢棄金礦遺留場地污染的問題。
【參考文獻】
【1】HJ 25.2—2014 場地環(huán)境監(jiān)測技術導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