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 蕾,王金秀,方 莉,章 瑤,李亞文,謝國信,周啟轉,李布勇
(海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海南???571100)
A 型塞尼卡病毒(Senecavirus,SVA)也稱塞尼卡谷病毒(Seneca Valley virus,SVV),屬于RNA 病毒科塞尼卡病毒屬[1],于2002年在美國被首次分離到。2007年,美國從加拿大進口的187頭豬出現(xiàn)水皰病癥狀,發(fā)病率高達80%,最終確診為SVA 感染[2]。2014年以來,全球多個國家確診發(fā)生豬SVA 感染。2015年9月以來,美國中西部多個地區(qū)的豬群發(fā)生水泡性疫情,新生仔豬病死率達30%~70%,最終確診為SVA 感染[3]?,F(xiàn)已證實,豬SVA 感染能夠引起原發(fā)性水泡病,導致豬鼻吻、蹄部冠狀帶的水泡病變,同時伴有跛行、厭食、嗜睡和發(fā)燒等臨床表現(xiàn)[4-5]。2015年,我國廣東省發(fā)現(xiàn)了由SVA 感染導致的豬水泡性疾病[6]。2017年我國福建省和河南省再次發(fā)生豬SVA 感染案列[5]。近兩年,豬SVA 感染在全球多地出現(xiàn),并已傳入我國。為了解海南省豬群中的SVA 感染和分布情況,2018年采集海南省15個市(縣)的豬血清樣品,使用間接ELISA 方法進行SVA 抗體檢測,以期為海南省的SVA 防控提供參考。
2018年5—7月,從海南省15個市(縣)中,隨機選取112個規(guī)模場和散養(yǎng)戶作為采樣點,根據(jù)各場點實際存欄量,按照10%~50%的采樣率,共采集2 547份豬血清樣品,-20 ℃保存或4 ℃?zhèn)溆谩?/p>
SVA 間接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蘭州獸醫(yī)研究所提供。
離心機、微量加樣器,購自德國Eppendorf公司;iMARK 型酶標儀、自動洗板機,購自美國BIO-RAD 公司。
嚴格按照SVA 間接ELISA 抗體檢測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統(tǒng)計樣品數(shù)量,確定所需SVA 抗原包被ELISA 板(條)數(shù)量;陽性對照、陰性對照分別測量2孔,待測樣品測1孔;在抗原包被ELISA 板中,加入50 μL 30倍稀釋的待檢血清,以及未稀釋的陰、陽性對照血清各50 μL,充分振蕩混勻,在37 ℃恒溫箱孵育30 min;用PBST洗滌5次,加入50 μL 兔抗豬IgG-HRP 工作液,37 ℃恒溫箱孵育30 min;再用PBST 洗滌5次,拍干;每孔加入50 μL TMB 液,37 ℃恒溫箱孵育顯色(12±1)min;每孔快速加入50 μL 終止液,用酶標儀測定450 nm 波長的吸光值(OD450)。
OD450陰性對照平均值≤0.2,并且OD450陽性對照平均值-OD450陰性對照平均值≥0.9,則試驗結果成立。根據(jù)公式S/P=(樣品OD450-陰性對照OD450平均值)/(陽性對照OD450平均值-陰性對照OD450平均值),計算S/P值。當S/P<0.4時,判定為陰性;S/P≥0.4時,判定為陽性。
在15個市(縣)112個采樣場點中,檢出陽性場點56個,場點陽性率為50.0%;在采集的2 547份豬血清樣品中,檢出抗體陽性278頭份,樣品陽性率為10.9%(表1)。總體來看,海南省豬群中的SVA 流行面較廣。
檢測結果(表1)顯示:海南省15個市(縣)的SVA 抗體場點陽性率在14.3%~100%之間,其中場點陽性率小于20%的有4個市(縣),超過50% 的有6個;SVA 抗體樣品陽性率在1.0%~31.7%之間,其中小于10%的有9個市(縣),而超過20%的有2個。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海南省各市(縣)的SVA 感染情況并不均衡,存在一定的區(qū)域差異。
表1 2018年海南省SVA 抗體檢測結果
2.3.1 不同養(yǎng)殖場點在檢出的56個陽性場點中,共有規(guī)?;B(yǎng)殖場41個,場點陽性率為61.2%(41/67);散養(yǎng)戶15個,場點陽性率為33.3%(15/45)。在檢出的278份陽性樣品中,規(guī)?;B(yǎng)殖場陽性216份,樣品陽性率為10.4%(216/2 068);散養(yǎng)戶陽性62份,樣品陽性率為12.9%(62/479)。具體結果見表2。從上述結果可以看出,SVA 在規(guī)模場的感染面高于散養(yǎng)戶。
2.3.2 不同養(yǎng)殖階段從不同階段豬群的SVA 抗體陽性率統(tǒng)計結果(表3)看,仔豬SVA 抗體陽性率最高(20.5%),其次是母豬(15.5%)、后備豬(13.5%)和公豬(10.7%),育肥豬最低(5.9%)。
表2 不同養(yǎng)殖場點SVA 血清學檢測檢測結果
表3 不同階段豬群SVA 抗體檢測結果
SVA 傳播速度和范圍在不斷加大,2014年開始全球多個國家相繼發(fā)生SVA 感染疫情[3],2016年后疫情又陸續(xù)擴散至加拿大、美國、巴西、泰國和哥倫比亞等國家[7-8]。2015年我國廣東省報道了SVA 感染導致的豬水泡性疾病[3],2016—2017年又有一些省份從患病豬群中分離到SVA[9-10]。SVA在我國傳播快速,現(xiàn)已確定傳播到海南省。
本研究對海南省15個市(縣)112個規(guī)模養(yǎng)殖場和散養(yǎng)戶豬群采集血清進行SVA 抗體檢測,發(fā)現(xiàn)場點陽性率為50.0%,樣品陽性率為10.9%,說明SVA 不僅已擴散至海南省,并且在快速擴散流行,因此應注意加強監(jiān)測和防控。調查發(fā)現(xiàn),海南省不同市(縣)的SVA 感染情況存在較大差異,兩個交通樞紐城市(L 市和K 市)及其周邊城市(F、G、N 市)陽性率較高,SVA 感染情況最為嚴重,說明人流、物流對SVA 的傳播存在影響,因此應加強對豬群移動的檢疫監(jiān)管。從不同養(yǎng)殖階段豬群的檢測結果來看,規(guī)?;B(yǎng)殖場的場點陽性率高于散養(yǎng)戶,但樣品陽性率低于散養(yǎng)戶。這其中可能與散養(yǎng)戶采樣數(shù)量偏少有關,因此應該考慮到樣本偏倚造成的誤差,真實情況及其原因需要進一步開展調查確認。
SVA 是一種新發(fā)病,豬對其易感。SVA 感染引起的仔豬病死率和感染率均很高,成年豬通常帶毒而不表現(xiàn)臨床癥狀,而亞臨床感染的成年豬應該是豬群中危險的污染源。目前SVA 的傳播方式尚不清楚,為了防控SVA 的進一步傳播,一定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并且做好SVA的主動監(jiān)測和追索研究工作。目前SVA 還未大范圍流行,因此在現(xiàn)有條件下如何有效控制SVA 進一步傳播已經成為一個緊迫任務。
本次調查發(fā)現(xiàn),SVA 已擴散至整個海南省,防控形勢較為嚴峻;交通樞紐地區(qū)和規(guī)模化養(yǎng)殖場的SVA 流行面相對較廣,仔豬和種豬群中的SVA流行情況較嚴重。因此,海南省應加強SVA 監(jiān)測和相關流行病學研究,制定相應防控措施,控制SVA 流行和散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