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建萍,郭小晶,任肖晶,陳 英*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八五醫(yī)院心內科,山西 太原 030000)
冠心病心絞痛為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常見疾病之一,多見于老年人群,患者多數(shù)有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壓、肥胖等[1]。良好的護理干預可有效提升冠心病心絞痛臨床治療效果,較好控制心絞痛發(fā)作,引起十分重視[2]。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兩組,各50例。其中,觀察組男33例,女17例,年齡48~88歲,平均年齡(70.44±3.44)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45±0.67)年;對照組男34例,女16例,年齡48~89歲,平均年齡(70.41±3.42)歲,病程1~8年,平均病程(3.43±0.63)年。
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護理干預,留意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情況,采取針對性方案治療及護理,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觀察組患者實施無縫隙護理干預:評估患者病情,制定合適患者的護理方案,及時發(fā)展護理過程中問題。首先加強患者健康教育,使其掌握疾病知識。同時,加強對患者的基本護理,注意患者日常飲食及鍛煉,監(jiān)測患者血壓及血糖等,消除患者負面心理,使其保持愉悅心情,為其制定健康飲食。合理安排護理工作,護士交接班工作提前,確保患者護理質量。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后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評分、患者干預滿意率。西雅圖心絞痛量表(SAQ)評分[3]:主要用于評估患者心絞痛發(fā)作情況,包括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疾病認識程度、心絞痛發(fā)作情況及軀體活動受限情況、治療滿意度等,每項得分越高表示越佳。
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SAQ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SAQ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后SAQ評分比較(±s,分)
組別 n 心絞痛發(fā)作情況 心絞痛穩(wěn)定狀態(tài) 軀體活動受限情況 疾病認識程度 治療滿意度對照組 50 85.63±10.44 78.54±9.56 63.45±9.55 58.74±11.24 67.85±6.74觀察組 50 93.55±10.45 89.54±10.11 78.83±10.32 72.36±14.53 78.56±8.74 t-3.7913 5.5901 7.7345 5.2427 6.8616 P-0.0004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觀察組患者滿意率48/50(96.00%)高于對照組39/50(78.00%),兩組滿意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7.1618,P=0.0074<0.05)。
本次筆者給予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無縫隙護理干預,對患者的健康教育、飲食、鍛煉等進行干預,護理過程全面、無縫隙,同時做好護理人員護理工作中無縫隙,全面保障護理質量,取得較好護理效果。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患者干預后SAQ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1,提示無縫隙護理干預可較好改善患者心絞痛情況,促進患者康復;觀察組患者干預滿意率(96.00%)明顯高于對照組(78.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高度認可無縫隙護理干預模式。
綜上所述,無縫隙護理干預可顯著提升冠心病心絞痛患者護理質量,患者心絞痛情況得以控制,滿意率高,可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