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元 靳杏莉
(洛陽東方醫(yī)院骨科 洛陽 471003)
頸肩腰腿痛是老年人易患的一種常見慢性病,主要發(fā)病原因為軟組織急性損傷或慢性勞損,或受到風寒濕毒、過敏及免疫因素等影響所致[1]。由于頸肩腰腿痛癥長期發(fā)展下去,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運動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工作與生活,因此選擇科學規(guī)范的治療措施,并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對于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緩解其頸肩腰腿痛癥狀有積極的影響意義[2]。本研究通過給予頸肩腰腿痛患者不同的護理措施,觀察其護理后的腰椎功能、疼痛癥狀改善狀況,探討適合在臨床上應用的有效護理方案,現(xiàn)報道如下。
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頸肩腰腿痛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將76例患者分為A、B兩組,每組38例。A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37~68歲,平均年齡(55.7±4.3)歲;病程1~6年,平均病程(3.7±1.2)年。B組男23例,女15例;年齡38~70歲,平均年齡(56.1±4.2)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4.1±1.1)年。研究納入對象經臨床檢查,確診為頸肩腰腿痛;所有患者都符合相關的醫(yī)學倫理審核標準,且簽有知情同意書。排除患有精神疾病、存在嚴重的心、肝、腎功能不全或有其他疼痛性疾病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患者均采取常規(guī)的消炎、鎮(zhèn)痛治療,根據患者的疼痛癥狀,給予其適當?shù)奈锢碇委?。A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給予患者健康宣教,告知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避免疲勞過度,同時注意保暖,定期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B組采用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內容包括以下幾點:(1)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多鼓勵、安慰患者,幫助患者消除負面情緒,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并根據患者的個體化差異,有針對性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的知識,治療方式及注意事項等,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2)飲食指導:患者在治療期間,應忌煙酒,冷食或腌制食品,宜多食用魚油、植物油等有助于改善免疫功能的食物;適量食用新鮮蔬果、抗氧化食物、富含維生素B的食物等,必要時可配合食療;(3)康復護理: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如久坐不動;身體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進行有氧鍛煉、肌力訓練和關節(jié)活動訓練;針對患有功能障礙的患者,可進行本體感覺訓練和核心肌群等訓練;每日活動30min,如慢走、打太極拳等。
研究將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VAS)評分、腰椎功能(JOA)評分、日常生活活動能力(Barthel指數(shù))狀況與治療總有效率作為臨床觀察指標,以此判定患者的護理效果。VAS得分越低,表明疼痛程度越輕,JOA評分與Barthel指數(shù)得分越高,則表明腰椎功能與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恢復的越好。療效評定標準:無效: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病情加重;有效:疼痛感減輕,能從事簡單的日?;顒樱珶o法進行體力勞動;顯效:疼痛感及壓痛感基本消失,腰椎功能有明顯改善,過度勞累后遇到天氣變化時,頸、肩、腰、臀、骨骼或腿部等部位會出現(xiàn)酸痛感,但癥狀不明顯;治愈:患者的壓痛及疼痛感完全消失,腰椎功能恢復正常,無后遺癥,且可從事體力勞動。
兩組患者護理前的VAS評分、JOA評分及Barthel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臨床護理后,B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A組,JOA評分與Barthel指數(shù)明顯比A組高,組內對比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研究結果顯示B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兩組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頸肩腰腿痛在臨床上屬于發(fā)病率較高的常見型疾病,患者多為中老年人,癥狀表現(xiàn)主要為腰腿部疼痛、下肢麻木和肌肉痙攣等,易反復發(fā)作,對患者生活活動能力損傷較重,且頸肩腰腿痛癥的發(fā)病機理較為復雜,現(xiàn)代臨床研究表明創(chuàng)傷、骨關節(jié)、肌肉軟組合勞損及精神因素等都會引發(fā)頸肩腰腿痛病。而頸肩腰腿痛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復發(fā)率較高,不易根治,長期疼痛又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肌肉關節(jié)功能障礙,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活動。因而,給予患者科學、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患者的疼痛癥狀,促進患者的身體康復[3]。
組別(n=38)VAS評分JOA評分Barthel指數(shù)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A組7.8±1.15.7±1.11.6±1.43.5±1.430.2±3.349.3±2.9B組8.1±1.13.0±1.11.7±1.46.7±1.329.6±2.279.7±1.7P>0.05<0.05>0.05<0.05>0.05<0.05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比較[n(%)]
組別(n=38)無效有效顯效痊愈總有效率A組68101432(84.2)B組17111937(97.4)χ23.394P0.047
本研究以頸肩腰腿痛患者為觀察對象,給予患者不同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顯示采用護理干預的B組患者,護理后的VAS評分明顯低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A組,且其JOA評分、Barthel指數(shù)與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A組,表明頸肩腰腿痛患者采用護理干預后,能顯著緩解患者的頸肩腰腿疼痛癥狀,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主要原因在于護理干預是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在護理診斷指導下,事先按照預定的方式采取干預而進行的一系列護理活動[4]。能根據患者具體的年齡、病程及病情等臨床狀況,制定相應的護理方案,有針對性地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飲食指導和康復護理干預。在臨床治療中,采用不同的護理干預模式,能有效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升臨床護理水平[5]。
綜上所述,頸肩腰腿痛患者采用護理干預,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減輕其腰腿頸肩疼痛感,且治療安全有效,更適合用于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