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彬玲 譚爽(通訊作者)
(奉節(jié)縣中醫(yī)院 重慶 404699)
院內感染是目前醫(yī)院的常見問題,如何有效降低院內感染是當今需要探討的重要問題[1]。同時院內感染情況也是衡量醫(yī)院是否管理到位,護理水平是否達標的重要指標。護理管理在控制院內感染情況里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2]。我院將探討院內感染控制中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和分析的對策,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的住院患者78例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9例。對照組男22例,女17例,年齡24~67歲,平均(46.25±1.33)歲,住院時間21~57d,平均(38.69±3.71)d;觀察組男23例,女16例,年齡23~68歲,平均(47.18±1.54)歲,住院時間19~61d,平均(39.84±3.22)d。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自愿的情況下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護理管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制定護理人員管理培訓計劃,定期為護理人員進行相關培訓,提高護理人員對院內感染的認知;②創(chuàng)建院內感染的管理控制機構,對護理人員進行監(jiān)督、指導,并根據其工作質量發(fā)放相應獎金,提高工作積極性;③為每一個病區(qū)設立一位感控護士,監(jiān)督護理人員認真落實自己的工作職責,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預防院內感染,感控護士需對護理人員的工作進行檢查,如檢查消毒隔離、病房清潔是否做到位,護理人員操作前后是否按規(guī)定步驟洗手等,如病房內出現感染情況則需盡快上報;④加強對重點房間,如產房、手術室、導管室等科室的監(jiān)控,重點檢查薄弱環(huán)節(jié),發(fā)現、記錄、反饋、分析問題,積極對出現的問題采取相應解決措施;⑤護理人員需為住院病人進行如何預防院內感染相關知識的宣教,根據患者的不同疾病制定相應預防措施,耐心講解預防院內感染的重要性,告知出現院內感染的相關癥狀,強調保持清潔的重要性,傾聽患者的問題、意見、建議,并及時給予解答。
觀察兩組院內感染發(fā)生率及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判定標準如下:分為非常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3項,滿分100分,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數據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39例患者中出現7例院內感染情況,發(fā)生率為17.95%;觀察組39例患者出現1例院內感染,發(fā)生率為2.56%。兩組統(tǒng)計學計算結果為:χ2=5.014,P=0.025。觀察組院內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4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6.92%,差異顯著(P<0.05)。
表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n(%)]
院內感染通常發(fā)生于護理措施中的疏忽位置,常規(guī)的護理措施存在以下問題:①護理人員對院內感染控制的認知不足,輕視護理人員在預防院內感染中的作用,無法采取有效預防措施,導致院內感染發(fā)生率較高[3];②對護理人員的培訓不足,護理人員無法明確分辨低中高危險物品,導致消毒不徹底;③管理制度不規(guī)范,導致護理人員沒有按規(guī)范處理生活、醫(yī)療垃圾[4];④護理人員安全知識淡薄,對手部清潔不到位,且接觸病人體液時為圖方便和節(jié)約成本而不戴手套;⑤對重點房間感染管理監(jiān)控不到位,如產房、導管室等房間需重點監(jiān)測,但由于護理人員認知不足,沒有對這些房間進行重點消毒清潔,也是院內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5]。
為降低院內感染的出現率,需針對以上院內感染控制中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解決措施[6]。本次研究通過探討院內感染控制中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并給予解決措施,如制定管理計劃,創(chuàng)建管理機構,設立感控護士,監(jiān)督護理人員正確清潔房間和手部等,結果顯示觀察組的院內感染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則顯著高于對照組,均具有顯著差異(P<0.05),分析護理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可降低院內感染發(fā)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