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梅,高金秀,梁蔓蔓,劉 妍,姚淑敏*
(曲阜師范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山東 曲阜 273165)
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屬嗜熱性需氧芽孢桿菌,但兼有厭氧的特性,為革蘭氏陽性(G+)菌,芽胞孔雀綠著色。國標GB 18281.3—2015《醫(yī)療保健產(chǎn)品滅菌生物指示劑第3部分:濕熱滅菌用生物指示劑》中將G.stearothermophilus作為濕熱滅菌用生物指示劑。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之所以可以在嚴苛的條件下生長,與細胞膜的結構和流動性以及蛋白質(zhì)的穩(wěn)定性有關[1-2]。此外嗜熱性也可能與菌體內(nèi)存在著某種染色體外遺傳因子有關,但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和證實。目前,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酶的研究[3-5]。但針對這些嗜高溫特性是否與該菌產(chǎn)生熱穩(wěn)定性酶和胞膜的特殊性質(zhì)有一定相關性,這種酶是什么樣的酶,這種膜具有什么樣的特殊構造等問題均需要作深入的研究。
熱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33是氧化還原分子伴侶家族的主要成員,熱休克反應導致各種熱休克蛋白的迅速產(chǎn)生,從而保護細胞免受不利環(huán)境對細胞生長的影響[6-8]。Hsp33最初是從研究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熱休克蛋白時發(fā)現(xiàn),后又在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和釀酒酵母中發(fā)現(xiàn),并在保護細胞免受脅迫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9]。Hsp33被廣泛認為是細胞蛋白質(zhì)構象和蛋白質(zhì)轉(zhuǎn)換的重要介質(zhì)[10]。在細菌中,特定的感官分子能夠感知溫度波動并將這種波動轉(zhuǎn)變成細胞間的信號進行傳遞。這種熱傳感器,包括核酸(脫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或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和蛋白質(zhì)。細菌一旦感知到應激信號,就會調(diào)用特定的分子機制來控制編碼熱休克蛋白的基因的轉(zhuǎn)錄[11]。CHUANG S E等[12-13]研究了大腸桿菌在熱和氧脅迫條件下的熱休克反應,結果表明,Hsp33在大腸桿菌處于熱和氧化環(huán)境條件時,其表達量顯著增加,而缺乏Hsp33基因的細菌,在遇到這些應激條件時,表現(xiàn)非常敏感。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腸桿菌中Hsp33蛋白構象的變化影響其抗脅迫功能,Hsp33蛋白通過鋅離子的釋放,導致C端和連接區(qū)展開,并形成活性二聚體,從而阻止有害蛋白質(zhì)聚集體的形成[14-15],有效的抵御外界脅迫。近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腸桿菌的Hsp33的結構和作用機制[16-17]的研究,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中Hsp33基因的研究尚鮮見報道。
本課題旨在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GL-1的Hsp33基因進行克隆,利用相關軟件對其表達的蛋白結構進行分析。同時,考察熱脅迫處理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生長的影響,并利用反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式反應(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研究菌株在熱脅迫中Hsp33基因的表達情況,從而初步了解Hsp33基因在菌株的嗜熱過程中的作用。為進一步了解該菌株的嗜熱性提供理論依據(jù)。
1.1.1 菌株
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GL-1:分離自死海的海水中,保存于本實驗室;DH5α感受態(tài):北京索萊寶科技公司。
1.1.2 培養(yǎng)基
改良的LB培養(yǎng)基:胰蛋白胨10.0 g/L,酵母浸粉5.0 g/L,NaCl 50 g/L,瓊脂18 g/L,pH值7.0。0.1 MPa、121 ℃高壓蒸汽滅菌20 min。液體培養(yǎng)基中不加瓊脂。
1.1.3 試劑
質(zhì)粒pET28a、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2×Taq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Master Mix、One Step RT-PCR Kit:索萊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限制性核酸內(nèi)切酶EcoR I(10 U/μL),BamH I(10 U/μL):日本TaKaRa公司;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提取試劑盒:上海澤葉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Nanodrop OneC微量DNA檢測儀:美國thermofisher有限公司;T100 PCR儀:美國Bio-Rad公司;THZ-C-1恒溫振蕩培養(yǎng)箱:上海之信儀器有限公司;H2050R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湖南湘儀離心機儀器有限公司;HH-4水浴鍋:上海力辰儀器科技有限公司;DYCP-32A型瓊脂糖水平電泳儀: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elDo XR+凝膠成像系統(tǒng):伯樂生命醫(yī)學產(chǎn)品(上海)有限公司。
1.3.1 菌株的活化
取100 μL保藏的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涂布于改良LB培養(yǎng)基,40 ℃條件下培養(yǎng)24 h。挑取單菌落劃線于改良LB培養(yǎng)基,40 ℃條件下培養(yǎng)24 h。挑取單菌落接種于含有50 mL改良LB液體培養(yǎng)基的錐形瓶中,40 ℃、180 r/min條件下培養(yǎng)12 h。
1.3.2 菌株DNA的提取及PCR擴增
將培養(yǎng)12 h的發(fā)酵液在10 000 r/min條件下離心,收集菌體,按照細菌基因組DNA提取試劑盒的說明提取DNA,用微量DNA檢測儀在波長260 nm處檢測提取結果。根據(jù)已知菌株的Hsp33基因,設計相應引物,上游引物為5'-CGCGGATCCATGAGTGACTACTTAGTC-3'(下劃線部分為EcoR I酶切位點),下游引物為5'-CCGGAATTCTTATATAGCTTCTTCTTTCAT-3'(下劃線部分為BamH Ⅰ酶切位點)。以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的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PCR擴增體系:DNA模板1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2×TaqPCR Master Mix 12.5 μL,雙蒸水補充至25 μL。PCR擴增條件:94 ℃預變性3 min;94 ℃變性30 s,53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共循環(huán)35次;72 ℃再延伸5 min。PCR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回收柱純化后用EcoRI、BamHI進行雙酶切,純化,與質(zhì)粒pET-28a連接,通過電轉(zhuǎn)化導入感受態(tài)細胞大腸桿菌DH5α中。挑取陽性克隆,提取質(zhì)粒,送至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測序。
1.3.3 Hsp33蛋白的結構分析
使用美國國立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對Hsp33蛋白進行保守序列分析。采用在線軟件ExPASy(http://www.expasy.org/tools/)中的Prot Param和Prot Scale程序?qū)sp33蛋白的氨基酸組成、數(shù)目、相對分子質(zhì)量及親疏水性等進行分析。使用在線軟件DNA MAN對Hsp33蛋白的氨基酸序列進行比對分析。運用COILS(http://www.ch.embnet.org/software/COILS_form.html)對Hsp33蛋白的卷曲螺旋位置進行分析。采用Signal P4.1對Hsp33蛋白的信號肽進行分析。采用在線軟件SOPMA(http://npsa-pbil.ibcp.fr/cgi-bin/npsa automat.pl?page=/NPSA/npsa_sopma.html)對Hsp33蛋白的α-螺旋、延伸鏈、β-轉(zhuǎn)角結構以及無規(guī)則卷曲等進行分析預測。使用在線軟件Pymol(https://pymol.org/)對Hsp33蛋白的三級結構進行分析。
1.3.4 菌株的熱激處理
將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接種于改良LB液體培養(yǎng)基,30 ℃、180 r/min條件下培養(yǎng),當OD600nm值達到0.5~0.6時,離心,收集菌體,進行熱處理。菌株分別在40 ℃、50 ℃、60 ℃、70 ℃、80 ℃、90 ℃水浴30 min,考察溫度對菌株存活率的影響;菌株分別在40 ℃、50 ℃、60 ℃、70 ℃水浴0 min、10 min、20 min、30 min、40 min、50 min、60 min、70 min,考察時間對菌株存活率的影響。將處理完的菌株,適當稀釋,然后涂布于改良LB培養(yǎng)基平板,進行菌落計數(shù)[18],以未處理的菌株為對照,計算菌株存活率,其計算公式如下:
1.3.5 Hsp33基因表達的檢測
取OD600nm值為0.5~0.6的發(fā)酵液5 mL,10 0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菌體,無菌水水洗兩次,用1 mL蒸餾水懸浮,然后取500 μL分別在40 ℃和50 ℃條件下熱處理20 min和30 min。采用mRNA提取試劑盒提取RNA,用微量RNA測量儀在波長260 nm處測定RNA含量。采用One-Step RT-PCR kit進行RT-PCR,具體方法參考文獻[19]。
以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的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PCR擴增產(chǎn)物經(jīng)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結果見圖1。
圖1 Hsp33基因PCR擴增產(chǎn)物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Fig.1 Results of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of Hsp33 gene
由圖1可知,克隆出一條堿基長度在700~100 bp的目的條帶,將條帶回收后寄上海生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進行測序,測序結果見圖2。
圖2 Hsp33基因的核苷酸序列Fig.2 Nucleotide sequence of Hsp33 gene
由圖2可知,Hsp33基因的堿基長度為876 bp,為一個完整的開放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將測序結果在NCBI上進行BLAST比對,發(fā)現(xiàn)該基因與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1vzy的Hsp33基因相似性達到99%,與阿氏芽孢桿菌(Bacillus aryabhattai)Hsp33的基因相似性達到99%。說明克隆的基因是Hsp33基因序列。將該基因序列提交至NCBI,通過BLAST比對,對Hsp33蛋白的保守序列進行分析,結果見圖3。
圖3 Hsp33蛋白保守序列分析Fig.3 Conserved sequence analysis of Hsp33 protein
由圖3可知,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Hsp33屬于HslO超基因家族,在羧基端具有4個半胱氨酸殘基構成的依賴氧化還原激活開關,此外具有7個氨基酸殘基構成的二聚體表面結合位點和7個氨基酸殘基構成的二聚體結構域結合位點。
通過Prot Param程序?qū)κ葻嶂就裂挎邨U菌的Hsp33蛋白進行一級結構分析,結果顯示,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Hsp33蛋白由292個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1 706.20,蛋白質(zhì)理論等電點為4.93,編碼的蛋白質(zhì)分子式為C1395H2238N374O438S14,蛋白質(zhì)不穩(wěn)定系數(shù)為33.02,蛋白質(zhì)親水性平均值為-0.157。其酸性氨基酸和親水性氨基酸較多(經(jīng)比較,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Hsp33蛋白與Bacillussubtilis1vzy的Hsp33蛋白親水性基本相似,但親水性都低于Escherichia colistr.K-12 substr.MG1655的Hsp33蛋白)。蛋白序列含有20種氨基酸,含量最多的是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含量較少的為組氨酸、色氨酸,其中堿性氨基酸32個、酸性氨基酸40個(經(jīng)比較,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Hsp33蛋白與Bacillus subtilis1vzy的Hsp33蛋白電負性均低于Escherichia colistr.K-12 substr.MG1655的Hsp33蛋白)。使用在線軟件DNA MAN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Bacillus subtilis1vzy的Hsp33氨基酸序列進行比對,結果見圖4。
圖4 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與枯草桿菌1vzy的Hsp33氨基酸序列比對結果Fig.4 Alignment results of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Hsp33 from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GL-1 and Bacillus subtilis 1vzy
由圖4可知,兩菌株的Hsp33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為73.3%,序列相似性為86.9%,同源性較高,親緣關系較近。
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Hsp33蛋白的疏水性、卷曲螺旋位置及蛋白的信號肽進行分析,結果見圖5。
圖5 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的Hsp33蛋白的疏水性(A)、卷曲螺旋(B)、信號肽(C)分析結果Fig.5 Analysis results of hydrophobicity (A),crimp helix (B) and signal peptide (C) of Hsp33 protein from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GL-1
由圖5可知,Hsp33蛋白的疏水性氨基酸數(shù)量為126,無卷曲螺旋、信號肽。利用SOPMA軟件分析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Hsp33蛋白的二級結構,并且與Bacillus subtilis1vzy和Escherichia colistr.K-12 substr.MG1655 Hsp33蛋白進行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的Hsp33蛋白的α-螺旋結構在二級結構中占比較大,為44.52%,而β-折疊和β-轉(zhuǎn)角僅占很少一部分。有文獻報道,較多的α-螺旋氨基酸殘基的存在有利于蛋白質(zhì)結構的穩(wěn)定,提高蛋白質(zhì)的熱穩(wěn)定性[20]。使用在線軟件Pymol構建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枯草桿菌1vzy的Hsp33蛋白的三級結構,結果見圖6。
圖6 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A)與枯草芽孢桿菌1vzy(B)的Hsp33蛋白的三級結構Fig.6 Tertiary structure of Hsp33 protein of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GL-1 (A) and Bacillus subtilis 1vzy (B)
由圖6可知,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枯草芽孢桿菌1vzy的Hsp33蛋白除C末端結構域有所差距外,其他部分基本相同,說明兩者具有相似的核心結構域,這也更加證明了兩者之間的同源性。對于兩者結構的差異對蛋白質(zhì)性質(zhì)的影響有待于研究。
圖7 熱脅迫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存活率的影響Fig.7 Effect of heat stress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GL-1
由圖7可知,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在不同溫度處理下存活率變化很大,在40 ℃、50 ℃處理30 min后,菌株存活率分別為95%、93%;在60 ℃處理30 min后,菌株存活率降至65%;處理溫度>60 ℃之后,隨著溫度的升高存活率逐步下降,在90 ℃處理30 min后,菌株存活率0.5%。
由圖8可知,40 ℃條件下處理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存活率保持恒定,基本維持在90%以上;50 ℃條件下處理時間>40 min之后,菌株的存活率陡然下降,70 min時接近1%;60 ℃條件下處理30 min,菌株的存活率下降到35%,70 min時存活率<1%;70 ℃條件下處理10 min,菌株的存活率降至65%,30 min時存活率<1%。結果表明,菌株可以耐受40 ℃高溫。
圖8 熱脅迫時間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存活率的影響Fig.8 Effect of heat stress time on the survival rate of 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 GL-1
圖9 RT-PCR擴增產(chǎn)物瓊脂糖凝膠電泳結果Fig.9 Results of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is of RT-PCR amplification products
由圖9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經(jīng)熱處理后Hsp33基因表達量增加。在40 ℃條件下熱處理20 min,菌株Hsp33的基因表達量比處理30 min低。50 ℃條件下熱處理20 min和30 min,菌株Hsp33基因的表達量基本相同,但均高于40 ℃熱處理時菌株Hsp33基因的表達量。
通過PCR擴增獲得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GL-1的Hsp33基因,該基因堿基長度為876 bp,與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1vzy的Hsp33基因序列相似性達到99%,其表達的蛋白質(zhì)結構與Bacillus subtilis1vzy的Hsp33蛋白具有相似的核心結構域,二者除C-末端稍有不同外,具有相同的β-折疊和α-螺旋,無卷曲螺旋。熱脅迫對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生長具有影響,當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菌株受到熱脅迫時,Hsp33基因表達量增加,說明在受到脅迫時,Hsp33蛋白作出了應激反應,可以抵御環(huán)境脅迫給細胞帶來的傷害。在嗜熱脂肪土芽孢桿菌GL-1中,Hsp33基因表達與外界脅迫的關系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