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翠翠,文華英,張文會
(西藏自治區(qū)農牧科學院農產品開發(fā)與食品科學研究所,西藏拉薩 850000)
豌豆(Pisum sativumL.)屬豆科豌豆屬一年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耐旱、耐寒、耐瘠等特點,其地理分布廣泛[1-2]。豌豆是西藏自治區(qū)主要栽培作物之一,種植海拔為1 000~4 300 m,其中日喀則、昌都、拉薩、林芝地區(qū)是主產區(qū),而那曲、阿里地區(qū)種植面積較少[3]。豌豆在西藏種植分布較廣,但其產量不及麥類作物,播種面積逐年下降,而對于西藏地區(qū)豌豆基礎研究較少,因此亟需對西藏地區(qū)不同品種(系)豌豆營養(yǎng)成分進行分析,為西藏地區(qū)豌豆的生產加工提供參考。
豌豆是一種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的谷類作物,因此以豌豆為原材料的生產加工及綜合利用具有良好的市場發(fā)展前景。國內外對于豌豆的利用主要集中食用方面:豆粉是將豌豆粒磨成粉,然后將其加工成糕點、面條、涼粉、豆餡等多種食品,或者是豌豆淀粉的生產[4],用于其他食品中。西藏地區(qū)對于豌豆的利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豌豆與青稞或小麥混合炒熟后制成糌粑,營養(yǎng)豐富、酥香適口;豌豆淀粉及豌豆粉絲、粉條的生產;豌豆涼粉朋必的生產。
電子分子天平、消化爐、臺式離心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凱氏定氮儀、液相色譜儀等。
(1) 蛋白質。依據GB/T 5009.5食品中蛋白質的測定方法測定。
(2) 脂肪。依據GB/T 5009.6食品中脂肪測定方法測定。
(3) 粗纖維。依據GB/T 5009.10—2003植物類食品中粗纖維的測定方法測定。
(4)淀粉。依據GB/T 5009.9.3食品中淀粉的測定方法測定。
(5) 礦物質。依據GB/T 5009.92—2016食品中磷的測定方法測定,依據GB/T 5009.90—2016食品中磷的測定方法測定,依據GB/T 5009.87—2016食品中磷的測定方法測定。
(6) 氨基酸組成。采用JY/T 019—1996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
不同品種(系)豌豆蛋白質、脂肪及粗纖維含量見表1。
表1 不同品種(系)豌豆蛋白質、脂肪及粗纖維含量/%
從表1可以看出,16個豌豆品種(系) 中蛋白質含量為19.8%~27.5%,其蛋白質平均含量為22.6%,其中HCD品種(系) 蛋白質含量最高,為27.5%;HRD品種(系)蛋白質含量最低,為19.8%。有研究表明豌豆蛋白質的平均含量為24.84%[5],由此可以看出西藏地區(qū)豌豆的蛋白質平均含量與其他地區(qū)相比低2%。
從表1可以看出,16個豌豆品種(系)中脂肪含量為0.7%~1.4%,其平均含量為1.09%,其中RCO9與LSHWD品種的脂肪含量最高,為1.4%;2016-3觀品種(系)脂肪含量最低,為0.7%。有研究表明豌豆的脂肪平均含量為1.4%[6]。這說明西藏地區(qū)豌豆的脂肪含量明顯低于國內其他地區(qū)豌豆油脂含量。
從表1可以看出,16個豌豆品種(系)中粗纖維含量為4.9%~9.0%,其平均含量為6.11%,其中HCD品種(系)的粗纖維含量最高,為9%;ZN23品種(系)的含量最低,為4.9%。蕭洪東等人[7]研究表明,豌豆的粗纖維含量為6.36%~9.43%,因此西藏地區(qū)豌豆與其他地區(qū)豌豆的粗纖維含量無明顯差別。
不同品種(系)豌豆淀粉含量見表2。
從表2可以看出,16個豌豆品種(系)中淀粉含量為46.3%~61.4%,淀粉平均含量為54.7%,其中HRD品種(系)的淀粉含量最高,為61.4%;HCD品種(系)的淀粉含量最低,為46.3%。根據研究可知豌豆中淀粉的平均含量為48.7%[4],因此西藏地區(qū)豌豆淀粉的含量要比平均含量高6%。蛋白質和纖維素含量減少會有利于豌豆中淀粉的分離。因此,從營養(yǎng)物質含量上來看,HRD品種(系)將是提取淀粉的一個良好品種(系)。
表2 不同品種(系)豌豆淀粉含量/%
不同品種(系)豌豆鈣、鐵、磷含量見表3。
表3 不同品種(系) 豌豆鈣、鐵、磷含量/mg·(100 g)-1
從表3可以看出,16個豌豆品種(系)中鈣含量為38.2~88.9 mg/100 g,其平均含量為54.6 mg/100 g,其中HCD品種的鈣含量最高,為88.9 mg/100 g;16個豌豆品種(系) 中磷含量為294~437 mg/100 g,其平均含量為354 mg/100 g,其中HCD品種的磷含量最高,為437 mg/100 g;16個豌豆品種(系)中鐵含量為3.42~4.82 mg/100 g,其平均含量為4.01 mg/100 g,其中2018-5比品系的鈣含量最高,為4.82 mg/kg。
豌豆氨基酸組成及平均含量見表4。
表4 豌豆氨基酸組成及平均含量/g·(100 g)-1
從表4可以看出,16個豌豆品種(系)共檢測出16種氨基酸,缺少2種人體必需氨基酸,分別是色氨酸和半胱氨酸;氨基酸總量16.99~23.4 g/100 g,氨基酸總量平均含量20 g/100 g。與幾種豆類必需氨基酸含量相比[4],西藏地區(qū)豌豆氨基酸平均含量相對較低。
豌豆干物質主要由淀粉、蛋白質、纖維素和脂類所組成[6]。根據蕭洪東等人[7]對西部地區(qū)的豌豆樣品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豌豆籽粒中總淀粉含量為28.70%~58.69%,平均含量為49.17%,而蛋白質和粗纖維含量分別高達25%和5%。而西藏地區(qū)的豌豆總淀粉含量為46.3%~61.4%,平均含量為54.7%;蛋白質平均含量為22.6%;粗纖維含量為6.11%。由此可以看出,西藏地區(qū)豌豆的淀粉與粗纖維含量較高,而蛋白質與氨基酸的含量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