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詩詞在中國古典小說篇章結(jié)構(gòu)中的修辭功能

        2019-12-04 14:29:05吳禮權(quán)
        關(guān)鍵詞:詩詞小說

        吳禮權(quán)

        一、引言

        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xué)中兩種最重要的文體,也是中國文人最喜愛的兩種文體。在中國文學(xué)發(fā)展史上,詩歌創(chuàng)作的歷史可謂最為悠久,產(chǎn)生于先秦時代的《詩經(jīng)》便是漢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文學(xué)作品。在中國文學(xué)史上,特別是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史上,詩歌的影響力是任何其他文體都無法比擬的。詞是“詩之余”,其創(chuàng)作雖然沒有詩歌那么歷史悠久,一般認(rèn)為起于中晚唐時期,但其流行度與影響力也是非常大的,特別是兩宋時期。元明清時代,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xué)發(fā)展起來后,詩詞創(chuàng)作的聲勢雖沒有往昔那樣浩大,但創(chuàng)作卻始終沒有停歇,這從元明清三代流傳下來的詩詞作品的龐大數(shù)量上就能了解到。其實,詩詞創(chuàng)作不僅沒有受到后起的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xué)發(fā)展的沖擊,相反還滲透到戲曲、小說等通俗文學(xué)作品中,在其篇章結(jié)構(gòu)中發(fā)揮了特有的修辭功能。

        從現(xiàn)有的文學(xué)史料來看,詩歌滲透到通俗文學(xué)作品中是最早的。今可見的唐代說唱文學(xué)作品,如《伍子胥變文》《漢將王陵變》《昭君變文》等收錄于《敦煌變文集》中的作品,[1]都嵌有用以吟唱的詩,甚至詩的成分多過文的部分。當(dāng)然,這與說唱文學(xué)的特點分不開。除此之外,詩歌在唐代還滲透到了唐傳奇(文言小說)中,這是寫作者為了顯示才學(xué)而有意“文備眾體”的結(jié)果(因為唐傳奇及其后來宋、明、清時代的傳奇都是文言作品,不在通俗文學(xué)作品之列,所以不在本文討論的范圍之內(nèi))。[2]通俗文學(xué)作品,一般說來,主要包括以白話寫作的小說,還有普通民眾喜聞樂見的各類戲曲,如元雜劇之類。而通俗小說,主要包括三類:一是以宋代“說話人”的說話底本為依據(jù)加工創(chuàng)作的短篇話本小說,以及明清時代文人仿宋話本小說而創(chuàng)作的擬話本小說;二是宋元時代的長篇講史話本小說(即平話);三是明清時代盛行的各類長篇白話小說,包括歷史小說、俠義小說、言情小說,等等。根據(jù)我們的考察,這三類通俗小說中,不僅有大量的詩滲入其中,還有詞的滲透,因為詞的創(chuàng)作在宋代已經(jīng)非常流行了。

        詩詞出現(xiàn)于中國古典小說中,表面上看是文體交叉滲透,屬于尋常的寫作現(xiàn)象,仔細(xì)探究則是修辭問題。因為這些滲透到小說中的詩詞事實上在小說篇章結(jié)構(gòu)中擔(dān)負(fù)了一定的修辭功能,對作者意欲實現(xiàn)的特定修辭目標(biāo)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根據(jù)我們對中國古典小說(主要指通俗小說)的考察,這些滲透到小說中的詩詞,在小說篇章結(jié)構(gòu)中主要擔(dān)負(fù)著如下九大修辭功能:一是開篇領(lǐng)起功能,二是收攝結(jié)篇功能,三是寫景烘托功能,四是抒情寄慨功能,五是評述議論功能,六是描摹形貌功能,七是規(guī)擬動作功能,八是消解情色功能,九是錯綜文字功能。

        二、以詩詞開篇領(lǐng)起,可以先聲奪人

        以詩詞滲入小說而發(fā)揮開篇領(lǐng)起修辭功能的,在中國古典小說中最為常見。因為相較于小說,詩詞在人們的認(rèn)知中是屬于比較高雅的文體。另外,詩詞因為形體容量的限制,需要省文約字,因此一般都有“文約義豐”的韻味。正因為如此,屬于通俗文學(xué)的小說以詩詞開篇領(lǐng)起,往往在閱讀接受上會產(chǎn)生一種先聲奪人的效果。正因為如此,由說話人說話底本演變而來的早期話本小說往往都是以詩詞開篇領(lǐng)起。如較早的宋元平話作品《五代唐史平話》,就是以一首詩開篇領(lǐng)起,進(jìn)而演史敘事的:

        詩曰:

        朱邪部族出西夷,始入中原號執(zhí)宜。

        開創(chuàng)后唐基業(yè)主,至今傳說李鴉兒。

        話說后唐李克用,其先世出于西突厥,以朱邪為姓,朱邪蓋部族之號也。唐太宗朝,使李靖襲破突厥,分諸部屬置十三州。將同羅做龜林都督府,將仆骨做金微都督府,將拔野古做幽陵都督府。那時西突厥部族大的,喚做鐵勒、延陀、阿史那也;部族小的,喚做同羅、仆骨、拔野古也;又其小的,處月、處密、朱邪也。

        那高宗永徽二年,處月朱邪孤注從賀魯戰(zhàn)于牢山,為契苾何力所敗。在后又一百五六十年,至憲宗朝,有朱邪名盡忠的,在北庭之金滿州住坐,他孩兒名執(zhí)宜的來朝中國,自以沙陀為號,朱邪為姓矣。沙陀者,大磧之名也;在那金莎山之陽,蒲類海之東,號沙陀突厥。那執(zhí)宜的孩兒,名做赤心,因攻討龐勛立功,授振武節(jié)度使,賜姓名喚做李國昌?!?/p>

        這里的四句詩居于小說全篇之首,通過后唐李氏來歷的簡括介紹,將話題順勢切入到后唐發(fā)跡的歷史敘事上,其修辭功能就是起開篇領(lǐng)起作用,可謂引渡自然,銜接嚴(yán)絲合縫,明顯是一種高妙的修辭技巧。

        除了以詩開篇外,中國古典小說還有以詞居首領(lǐng)起的。如清人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說楔子敷陳大義,借名流隱括全文》,其開頭是這樣寫的:

        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fù)暮,江風(fēng)吹倒前朝樹。

        功名富貴無憑據(jù)。費(fèi)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

        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不過說人生富貴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見了功名,便舍著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蠟。自古及今,那一個是看得破的?

        雖然如此說,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個嵚崎磊落的人。這人姓王名冕,在諸暨縣鄉(xiāng)村里住?!?/p>

        小說先以一首詞領(lǐng)起,然后借解讀詞義而講出全書創(chuàng)作的主旨。接著,圍繞這個主旨,先講了一個元朝讀書人王冕能夠看破功名富貴的故事作為反例,從第二回開始再進(jìn)入正題,敘寫了明朝許多讀書人看不破功名的故事,以此作為對比,有力地闡發(fā)了小說全篇所要表達(dá)的主旨??梢?,開篇這首詞的作用是不可小覷的,它在小說的篇章結(jié)構(gòu)中實際上有提綱挈領(lǐng),開宗明義,總領(lǐng)全文的作用。

        除了以詩或詞開篇外,還有一種形式,就是以詩加詞聯(lián)合領(lǐng)起。這是宋元早期話本小說的創(chuàng)造,如明人洪楩所編《清平山堂話本》卷三《刎頸鴛鴦會》的開頭:

        入話:

        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終擬約秦樓。

        光陰負(fù)我難相偶,情緒牽人不自由。

        遙夜定憐香蔽膝,悶時應(yīng)弄玉搔頭。

        櫻桃花謝梨花發(fā),腸斷青春兩處愁。

        丈夫只手把吳鉤,欲斬萬人頭。如何鐵石打成心性,卻為花柔?

        君看項籍并劉季,一以使人愁。只因撞著虞姬戚氏,豪杰都休。

        右詩詞各一首,單說著“情”“色”二字。此二字,乃一體一用也。故色絢于目,情感于心;情色相生,心目相視。雖亙古迄今,仁人君子,弗能忘之。晉人有云:“情之所鐘,正在我輩?!被圻h(yuǎn)曰:“順覺如磁石遇針,不覺合為一處。無情之物尚爾,何況我終日在情里做活計耶?”

        如今則管說這“情”“色”二字則甚?

        且說個臨淮武公業(yè),于咸通中任河南府功曹參軍。愛妾曰非煙,姓步氏,容止纖麗,弱不勝綺羅。善秦聲,好詩弄筆?!?/p>

        作品以一詩一詞開篇,然后總括詩詞大意并加以評論,亮出全文主旨:無論是誰,都卻不過“情”“色”二字。接著,小說圍繞此一主旨,講了一個唐代女子步非煙背叛丈夫武公業(yè)與書生趙象戀愛,事敗被丈夫鞭撻至死的故事作為頭回,然后正式步入正題,講述了一個杭州女子蔣淑珍不守婦道而死于非命的故事。很明顯,這里的一詩一詞在小說篇章結(jié)構(gòu)中也是起開篇領(lǐng)起作用的,循序漸進(jìn)地將話題引渡到所要敘述的故事上,從而有效地實現(xiàn)了觀點與事實的前后呼應(yīng),強(qiáng)化了小說所要達(dá)到的教化世人的目的。

        綜上可見,以詩詞開篇領(lǐng)起,既可以開宗明義,揭示小說的主旨,又可以使敘事有所鋪墊而顯得自然不突兀,從而可以循循善誘,有效調(diào)動讀者的閱讀興趣,在詩、詞、文交互映照、前后呼應(yīng)下實現(xiàn)強(qiáng)化小說主旨的目標(biāo)。對于歷史小說來說,以詩詞開篇領(lǐng)起,還別有一種抒情寄慨的效果,可以增添小說的歷史感,讓人撫今追昔,感慨萬千。關(guān)于這一點,我們對比一下《三國演義》的兩個版本,就會有深刻的體認(rèn)。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的開頭,作者羅貫中的原文是這樣寫的:

        后漢桓帝崩,靈帝即位,時年十二歲。朝廷有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司徒胡廣共相輔佐。至秋九月,中涓曹節(jié)、王甫弄權(quán),竇武、陳蕃預(yù)謀誅之,機(jī)謀不密,反被曹節(jié)王甫所害,中涓自此得權(quán)。

        建寧二年四月十五日,帝會群臣于溫德殿中。方欲升座,殿角狂風(fēng)大作。見一條青蛇,從梁上飛下來,約二十余丈長,蟠于椅上。靈帝驚倒,武士急慌救出;文武互相推擁,倒于丹墀者無數(shù)。須臾不見。片時大雷大雨,降以冰雹,到半夜方住,東都城中壞卻房屋數(shù)千余間。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省垣皆倒,海水泛溢,登、萊、沂、密盡被大浪卷掃居民入海,遂改年熹平。自此邊界時有反者。熹平五年,改為光和,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余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見于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于是靈帝憂懼,遂下詔,召光祿大夫楊賜等詣金商門,問以災(zāi)異之由及消復(fù)之術(shù)?!?/p>

        而清初大魁堂刊行的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的開頭則是這樣寫的:

        詞曰: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fā)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fēng)。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國分爭,并入于秦;及秦滅之后,楚、漢分爭,又并入于漢;漢朝自高祖斬白蛇而起義,一統(tǒng)天下,后來光武中興,傳至獻(xiàn)帝,遂分為三國。推其致亂之由,殆始于桓、靈二帝?;傅劢d善類,崇信宦官。及桓帝崩,靈帝即位,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共相輔佐。時有宦官曹節(jié)等弄權(quán),竇武、陳蕃謀誅之,機(jī)事不密,反為所害,中涓自此愈橫。

        建寧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溫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風(fēng)驟起,只見一條大青蛇,從梁上飛將下來,蟠于椅上。帝驚倒,左右急救入宮,百官俱奔避。須臾,蛇不見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壞卻房屋無數(shù)。建寧四年二月,洛陽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盡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雞化雄。六月朔,黑氣十余丈,飛入溫德殿中。秋七月,有虹見于玉堂,五原山岸,盡皆崩裂。種種不祥,非止一端。帝下詔問群臣以災(zāi)異之由,……

        上述兩個版本,雖然文字表述上略有差異,但就敘事而言則無本質(zhì)區(qū)別。如果要說有區(qū)別,最大的區(qū)別就是前者直接敘事,而后者則以詞開篇領(lǐng)起。正是因為有了這首明人楊慎《臨江仙》詞的滲入,小說才得以借題發(fā)揮,有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精彩議論,然后順勢切入敘事。從閱讀接受的角度看,這樣的寫法明顯比直接敘事更耐人尋味,也更易激起讀者深切的歷史感慨。毛宗崗父子評改本問世后大為流行,而嘉靖壬午本從此湮沒不彰的事實,也有力地說明了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以詞開篇領(lǐng)起是非常成功的。

        三、以詩詞收攝結(jié)篇,可以強(qiáng)化印象

        在全篇或每個章回的結(jié)尾部分以詩詞收攝結(jié)篇,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也是司空見慣的。前文我們說過,詩詞因為有形制容量的限制,需要省文約字,因而就自然有“文約義豐”的韻味。另外,詩詞是一種體物、抒情功能比較強(qiáng)的文體,跟敘事的散文體有明顯區(qū)別,因此小說以詩詞收攝結(jié)篇,無論是總括全篇大義,還是拓展意境,引人遐思遙想,往往都有一種曲終奏雅,強(qiáng)化接受印象的效果。正因為如此,在中國古典小說中,無論是早期的話本小說,還是后來的擬話本小說與長篇小說(包括宋元平話、明清各類小說),都喜歡采用這種篇章結(jié)構(gòu)模式。如《清平山堂話本》卷一《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乃現(xiàn)存較早的宋元短篇話本小說,是敘述宋代大詞人柳永風(fēng)流韻事的作品。小說敘述柳永“生得豐姿灑落,人材出眾。吟詩作賦,琴棋書畫,品竹調(diào)絲,無所不通。專愛在花街柳巷,多少名妓歡喜他”的故事,先寫了他與名妓陳師師、趙香香、徐冬冬的故事,最后著重寫到他在浙江余杭做縣宰時與歌妓周月仙的愛情故事。故事結(jié)束后,小說寫道:

        這柳縣宰在任三年,周月仙殷勤奉從,兩情篤愛。卻恨任滿回京,與周月仙相別,自回京都。 到今風(fēng)月江湖上,萬古漁樵作話文。

        有詩曰:

        一別知心兩地愁,任他月下玩江樓。

        來年此日知何處?遙指白云天際頭。

        又詩曰:

        耆卿有意戀月仙,清歌妙舞樂怡然。

        兩下相思不相見,知他相會是何年?

        這篇小說并不長,只有1 498字,其中詩詞韻文占596字,散文902字,詩詞占全篇文字的篇幅可謂大矣,這跟小說意欲凸顯主人公詞人身份與詩詞人生的特殊形象有關(guān)。至于全篇結(jié)尾超常規(guī)地連用兩首詩,一方面是有意以此強(qiáng)化小說人物形象的身份特征,另一方面則是篇章結(jié)構(gòu)的需要,除了跟小說以詩開篇的起首模式形成前后呼應(yīng)的效果,最重要的目的是發(fā)揮其收攝結(jié)篇的修辭功能。借助詩的抒情功能拓展小說的意境,引發(fā)讀者對小說男女主人公的命運(yùn)展開無盡的遐思遙想,使小說讀來別具“言有盡而意無窮”的韻味。

        早期話本小說發(fā)明的以詩結(jié)尾的篇章結(jié)構(gòu)模式,因為有特定的收攝結(jié)篇修辭功能,在閱讀接受上有一定的審美作用,因此后來明清文人創(chuàng)作的擬話本小說都沿襲使用。如明人馮夢龍所編《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講春秋時期楚人俞伯牙在晉國官至上大夫,“因奉晉主之命,來楚國修聘”,同時也想趁機(jī)回鄉(xiāng)省親會友。完成修聘使命后,伯牙因“思想故國江山之勝,欲得恣意觀覽,要打從水路大寬轉(zhuǎn)而回?!背鯊钠湔?,“命水師撥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單坐晉國來使,副船安頓仆從行李?!卑嗽率?,船行至漢陽江口,遇暴雨而駐船山崖之下。夜里雨住,云開月出,伯牙感慨系之,操琴撫曲一抒情懷。然而,一曲未終而弦斷。伯牙覺得奇怪,懷疑附近有刺客或是盜賊,遂令仆從搜山。然未等眾仆從上岸,在山崖下避雨的樵夫鐘子期主動出來答話。于是,伯牙邀請鐘子期上船相談。結(jié)果,伯牙驚訝地發(fā)現(xiàn)眼前這個樵夫卻是一個懂得琴藝的高人。賓主相談甚歡,遂結(jié)拜為兄弟,伯牙年長為兄,鐘子期為弟。臨別,伯牙贈金讓鐘子期侍奉雙親,約定次年八月十五在同樣的地點再會。然而,第二年八月十五當(dāng)伯牙專程從晉國趕到楚國來相會時,卻意外地在問路時得遇鐘子期的父親,告知鐘子期已經(jīng)亡故。伯牙悲痛不已,在鐘父引導(dǎo)下,于鐘子期墳前哭拜一番。因感慨知音不在,伯牙決定從此不再彈琴,遂將珍愛的瑤琴當(dāng)場摔碎在鐘子期墳前以謝知音。最后,伯牙贈金與鐘父,并與之約定,回晉國就向晉君請辭官職,回楚國代替鐘子期奉養(yǎng)其父母。小說敘事結(jié)束,最后結(jié)尾是這樣寫的:

        這回書,題作《俞伯牙摔琴謝知音》。后人有詩贊曰:

        勢利交懷勢利心,斯文誰復(fù)念知音。

        伯牙不作鐘期逝,千古令人說破琴。

        這里的四句詩,跟早期宋元話本小說一樣,也是起收攝結(jié)篇的修辭功能。但是,跟上面我們舉到的《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不一樣,馮夢龍以詩結(jié)尾不是為了拓展小說的意境,亦非引發(fā)讀者的遐思遙想,而是呼應(yīng)小說開頭一首詩——“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于今交道奸如鬼,湖??諔乙黄摹钡闹髦夹_(dá),從而強(qiáng)化讀者的接受印象,凸顯小說所要宣導(dǎo)的教化世人的主旨:人生難得是知音。

        除了早期話本小說與后期文人擬話本小說經(jīng)常以詩收結(jié)全篇外,明清時代的許多長篇小說,包括言情小說、歷史小說、武俠小說,也都習(xí)慣于以詩收結(jié)全篇。如最為流行的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清初大魁堂刊本)的結(jié)尾:

        自此三國歸于晉帝司馬炎,為一統(tǒng)之基矣。此所謂“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者也。后來漢皇帝劉禪亡于晉太康七年,魏主曹奐亡于太康元年,吳主孫皓亡于太康四年,皆善終。后人有古風(fēng)一篇,以敘其事曰:

        高祖提劍入咸陽,炎炎紅日升扶桑。光武龍興成大統(tǒng),金烏飛上天中央。哀哉獻(xiàn)帝紹海宇,紅輪西墜咸池傍。何進(jìn)無謀中貴亂,涼州董卓居朝堂。王允定計誅逆黨,李傕郭汜興刀槍。四方盜賊如蟻聚,六合奸雄皆鷹揚(yáng)。孫堅孫策起江左,袁紹袁術(shù)興河梁。劉焉父子據(jù)巴蜀,劉表軍旅屯荊襄。張邈張魯霸南鄭,馬騰韓遂守西涼。陶謙張繡公孫瓚,各逞雄才占一方。曹操專權(quán)居相府,牢籠英俊用文武。威震天子令諸侯,總領(lǐng)貔貅鎮(zhèn)中土。樓桑玄德本皇孫,義結(jié)關(guān)張愿扶主。東西奔走恨無家,將寡兵微作羈旅。南陽三顧情何深,臥龍一見分寰宇。先取荊州后取川,霸業(yè)圖王在天府。嗚呼三載逝升遐,白帝托孤堪痛楚!孔明六出祁山前,愿以只手將天補(bǔ)。何期歷數(shù)到此終,長星半夜落山塢!姜維獨憑氣力高,九伐中原空劬勞。鐘會鄧艾分兵進(jìn),漢室江山盡屬曹。丕睿芳髦才及奐,司馬又將天下交。受禪臺前云霧起,石頭城下無波濤。陳留歸命與安樂,王侯公爵從根苗。紛紛世事無窮盡,天數(shù)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夢,后人憑吊空牢騷。

        這里,用以收結(jié)整部小說的詩不是我們常見的四句七言詩,而是一首七言古風(fēng),共52句,多達(dá)364字,但在篇章結(jié)構(gòu)中的修辭功能仍是收攝結(jié)篇,是以詩的形式將小說的全部故事作了概括,清楚地勾勒了漢末至?xí)x初中國如何由統(tǒng)一走向分裂,然后又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的歷程。很明顯,這首古風(fēng)所發(fā)揮的收攝結(jié)篇修辭功能是不可否認(rèn)的,它對于讀者完整把握小說的全部情節(jié),準(zhǔn)確理解小說創(chuàng)作的主旨,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整體上看,中國古典小說結(jié)尾以詩來收結(jié)全篇的是最為常見的,占了絕大多數(shù)。而用詞收結(jié)全篇的,相對較少,無論是短篇小說還是長篇小說。但是,中國古典小說中并非沒有以詞收攝結(jié)篇的,甚至長篇小說也有以詞來作全書的收結(jié)。如清人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六回《神宗帝下詔旌賢,劉尚書奉旨承祭》的末尾,也是全書的總結(jié)尾,作者就是以一首詞來收結(jié)的:

        這一日,禮部劉進(jìn)賢奉旨來到國子監(jiān)里,戴了幞頭,穿了宮袍,擺齊了祭品,上來三獻(xiàn)。太常寺官便讀祝文道:維萬歷四十四年歲次丙辰,七月朔,宜祭日,皇帝遣禮部尚書劉進(jìn)賢以牲醴玉帛之儀,致祭于特贈翰林院修撰虞育德等之靈曰:……嗚呼!蘭因芳隕,膏以明煎,維爾諸臣,榮名萬年。尚饗!

        詞曰:

        記得當(dāng)時,我愛秦淮,偶離故鄉(xiāng)。向梅根冶后,幾番嘯傲;杏花村里,幾度徜徉。鳳止高梧,蟲吟小榭,也共時人較短長。今已矣!把衣冠蟬蛻,濯足滄浪。

        無聊且酌霞觴,喚幾個新知醉一場。共百年易過,底須愁悶?千秋事大,也費(fèi)商量。江左煙霞,淮南耆舊,寫入殘編總斷腸!從今后,伴藥爐經(jīng)卷,自禮空王。

        這首詞放在最后作全書收煞,是極具深意的,頗耐人尋味。《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其主旨是要通過塑造一批執(zhí)著于功名富貴而至死不悟的酸腐文人及其一眾假名士的形象,生動地再現(xiàn)他們的日常生活現(xiàn)狀以及他們庸俗可笑的言行舉止,從而揭露中國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黑暗。但是,小說并沒有將這一主旨以直白的語言宣示出來,而是選擇了以詞的形式來婉約地表達(dá),讓人反復(fù)咀嚼,思而得之。因此,從審美接受的角度看,其收攝結(jié)篇的修辭功能便得以放大,審美接受效果更好。

        四、以詩詞寫景烘托,可以創(chuàng)造意境

        中國古典小說敘事中如果遇到需要描寫景物時,作者往往放棄正常的散文筆觸而改用詩、詞(間或也用駢文)。這一方面是跟詩詞可以最少的文字表現(xiàn)最豐富的內(nèi)涵的文體特征有關(guān);另一方面更與詩詞能夠營造意境畫面效果有關(guān)。正因為如此,中國古典小說中滲入詩詞,發(fā)揮其寫景烘托的修辭功能,以創(chuàng)造意境,提升小說的審美趣味,實為尋常的修辭策略。這從早期短篇話本小說,宋元的平話,乃至明清時代的長篇小說中,都能見出其鮮明的印記。如《清平山堂話本》卷一《西湖三塔記》,敘寫南宋孝宗淳熙年間,臨安府岳相公麾下統(tǒng)制官之子奚宣贊清明時節(jié)出游西湖,因救一迷路女子而先后與烏雞精、獺精、白蛇精化身的三個女子發(fā)生了情感糾葛,由此上演了一系列驚險的故事,最后在龍虎山真人的幫助下才制服了三怪,并造成三個石塔,將三怪鎮(zhèn)于湖內(nèi)。小說敘事中寫到西湖及杭州景致時,插入了很多詩詞。如:

        那游人行到亂云深處,聽得雞鳴犬吠,繅絲織布之聲,宛然人間洞府,世上蓬瀛:

        一派西湖景致奇,青山疊疊水彌彌。

        隔林仿佛聞機(jī)杼,知有人家住翠微。

        這西湖,晨、昏、晴、雨、月總相宜:

        清晨豁目,澄澄瀲滟,一派湖光;薄暮憑欄,渺渺暝朦,數(shù)重山色。遇雪時,兩岸樓臺鋪玉屑;逢月夜,滿天星斗漾珠璣。雙峰相峙分南北,三竺依稀隱翠微。滿寺僧從天竺去,賣花人向柳陰來。

        每遇春間,有艷草、奇葩,朱英、紫萼,嫩綠、嬌黃;有金林檎、玉李子、越溪桃、湘浦杏、東都芍藥、蜀都海棠;有紅郁李、山荼縻、紫丁香、黃薔薇、冠子樣牡丹、耐戴的迎春:此只是花。更說那水,有蘸蘸色漾琉璃,有粼粼光浮綠膩。那一湖水,造成酒便甜,做成飯便香,作成醋便酸,洗衣裳瑩白。這湖中出來之物:菱甜,藕脆,蓮嫩,魚鮮。那裝鑾的待詔取得這水去,堆青疊綠,令別是一般鮮明。那染坊博士取得這水去,陰紫陽紅,令別是一般嬌艷。這湖中何啻有千百只畫舡往來,似箭縱橫,小艇如梭,便是扇面上畫出來的,兩句詩云:

        鑿開魚鳥忘情地,展開西湖極樂天。

        這西湖不深不淺,不闊不遠(yuǎn):

        大深來難下竹竿,大淺來難搖畫漿;

        大闊處游玩不交,大遠(yuǎn)處往來不得。

        又有小詞,單說西湖好處:

        都城圣跡,西湖絕景。水出深源,波盈遠(yuǎn)岸。沉沉素浪,一方千載豐登;疊疊青山,四季萬民取樂。況有長堤十里,花映畫橋,柳拂朱欄;南北二峰,云鎖樓臺,煙籠梵寺。桃溪杏塢,異草奇花;古洞幽巖,白石清泉。思東坡佳句,留千古之清名;效社甫芳心,酬三春之媚景。王孫公子,越女吳姬,跨銀鞍寶馬,乘骨裝花轎。麗日烘朱翠,和風(fēng)蕩綺羅。若非日落都門閉,良夜追歡尚未休。紅杏枝頭,綠楊影星,風(fēng)景賽蓬瀛。異香飄馥郁,蘭茞正芳馨。極目夭桃簇錦,滿堤芳草鋪茵。風(fēng)來微浪白,雨過遠(yuǎn)山青。霧籠楊柳岸,花壓武林城。

        今日說一個后生,只因清明,都來西湖上閑玩,惹出一場事來。直到如今,西湖上古跡遺蹤,傳誦不絕。

        ……

        這些詩詞的滲入,不僅生動地再現(xiàn)了昔日西湖優(yōu)美的景致與南宋時杭州的繁華市井盛況,而且為小說正式敘事做了充分的鋪墊,創(chuàng)造了意境,制造了氛圍,使讀者對即將發(fā)生的故事充滿了期待。很明顯,這種以詩詞寫景烘托的修辭功能,從閱讀接受上看是非常具有價值的。

        宋元長篇平話雖然跟早期短篇話本小說有很大不同,但是在敘事中遇到景物描寫時仍然喜歡選擇以詩詞表現(xiàn)。如《五代梁史平話》中寫到,唐朝士人黃巢進(jìn)京趕考落第,不僅前程無望,所剩盤纏亦無幾,眼看歸鄉(xiāng)不得。但無奈之下還是離開了長安,想沿途拜謁賢豪,“討些津發(fā),奔?xì)w鄉(xiāng)里?!比甜嚢ゐI行了數(shù)十日,來到宋州碭山縣,因緣際會結(jié)識了當(dāng)?shù)厮桔酉壬煺\(人稱朱五經(jīng))的三個兒子朱全昱、朱存、朱溫。因聞聽落第秀才王仙芝在曹、濮、鄆三州造反,于是四人結(jié)拜弟兄,決定前往投奔。但是,苦無盤纏。最后,在朱溫的建議下,四人決定到附近二十里的侯家莊打劫富豪馬評事家。在往侯家莊的路上,小說有如下這樣一段文字:

        行過一個高嶺,名做懸刀峰,自行了半個日頭,方得下嶺。好座高嶺!是:

        根盤地角,頂接天涯。蒼蒼老檜拂長空,挺挺孤松侵碧漢。山雞共日雞齊斗,天河與澗水接流;飛泉飄雨腳廉纖,怪石與云頭相軋。

        怎見得高?

        幾年攧下一樵夫,至今未曾攧到地。

        黃巢四個弟兄過了這座高嶺,望見那侯家莊,好座莊舍!但見:

        石惹閑云,山連溪水。堤邊垂柳,弄風(fēng)裊裊拂溪橋;路畔閑花,映日叢叢遮野渡。

        那四個弟兄望見莊舍遠(yuǎn)不出五里田地,天色正晡,且同入個樹林中躲了,待晚西卻行到那馬家門首去。從那嶺腰分路入這小路上去,那樹林深處,見一個小小地莊舍,僻靜田地,前臨剪徑道,背靠殺人堽,遠(yuǎn)看黑氣冷森森,近視令人心膽喪!

        這里以詩和類似于詩的韻文句寫景烘托,不僅形象地再現(xiàn)了懸刀峰的險峻及其周邊景致,而且有力地拓展了意境,同時也襯托了黃巢、朱溫等人初次打劫為歹前興奮而又忐忑的心情,因此,從閱讀接受的角度來看,格外令人興致盎然。

        除早期的話本小說與長篇平話之外,明清長篇小說也喜歡在敘事中插入詩詞,以此寫景烘托,或拓展意境,或制造氛圍,或為小說主人公的出場做鋪墊。如明人吳承恩的《西游記》第一回《靈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在寫到小說主角孫悟空出場時,有如下一段文字:

        一群猴子耍了一會,卻去那山澗中洗澡。見那股澗水奔流,真?zhèn)€似滾瓜涌濺。古云:“禽有禽言,獸有獸語?!北姾锒嫉溃骸斑@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們今日趕閑無事,順澗邊往上溜頭尋看源流,耍子去耶!”喊一聲,都拖男挈女,喚弟呼兄,一齊跑來,順澗爬山,直至源流之處,乃是一股瀑布。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

        海風(fēng)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余流潤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眾猴拍手稱揚(yáng)道:“好水,好水!原來此處遠(yuǎn)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庇值溃骸澳囊粋€有本事的,鉆進(jìn)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边B呼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一個石猴,應(yīng)聲高叫道:“我進(jìn)去,我進(jìn)去!”

        這里的一首詩,既在篇章結(jié)構(gòu)中發(fā)揮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又生動地再現(xiàn)了花果山的景致,為小說主角孫悟空的出場制造了氛圍。從閱讀接受的角度看,明顯具有創(chuàng)造意境、啟人聯(lián)想的作用,有力地提升了小說的審美價值。

        五、以詩詞抒情寄慨,可以激發(fā)共鳴

        中國古典詩詞中都有詠史一類作品,它們是專門吟詠歷史人物或事件,抒發(fā)作者對于歷史人物或事件的認(rèn)識或感慨。如晉人陶淵明《詠荊軻》詩:“燕丹善養(yǎng)士,志在報強(qiáng)嬴。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素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雄發(fā)指危冠,猛氣沖長纓。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漸離擊悲筑,宋意唱高聲。蕭蕭哀風(fēng)逝,淡淡寒波生。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心知去不歸,且有后世名。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凌厲越萬里,逶迤過千城。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惜哉劍術(shù)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笔惆l(fā)的是對戰(zhàn)國時代刺客荊軻刺殺秦王未成的遺憾之情與深切的感慨。又如唐人杜甫《蜀相》詩:“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jì)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笔惆l(fā)的是對諸葛亮出師未捷、統(tǒng)一大業(yè)未成的遺憾之情。再如唐人杜牧詠楚漢相爭失敗的悲情英雄項羽的《題烏江亭》詩:“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痹伻龂啾诖髴?zhàn)英雄周瑜的《赤壁》詩:“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rèn)前朝。東風(fēng)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痹伭碌摹恫辞鼗础吩姡骸盁熁\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等等,也是針對特定歷史人物或事件而抒發(fā)的感慨。

        寫歷史感慨的詞雖不像詩那樣多,但也不乏其佳作,如北宋蘇軾寫赤壁之戰(zhàn)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fēng)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又如南宋辛棄疾詠嘆歷代北伐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dāng)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等等,都是抒情寄慨的。

        正因為詩詞有抒情寄慨的修辭功能,中國古典小說便發(fā)明出一種在正常敘事中插入詠史懷古詩詞的方法,從而借力使力,“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壘塊”,在不露痕跡中自然而然地抒發(fā)了自己對于所寫歷史人物或所敘歷史事件的某種情感或感慨,讓讀者深受感染,達(dá)成情感上的共鳴。如明人馮夢龍所編《警世通言》卷一《俞伯牙摔琴謝知音》,開首便是一首詩:

        浪說曾分鮑叔金,誰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諔乙黄?。

        這首詩便是詠嘆春秋時代鮑叔牙與管仲共同營商分利、俞伯牙摔琴酬答知音鐘子期的典故,抒發(fā)世道每況愈下、人心不古、知音難遇的感慨。這感慨不僅簡明扼要地點明了全篇的主旨,第一時間引發(fā)了讀者的情感共鳴,而且使敘事順勢由管鮑分金的引言導(dǎo)入伯牙摔琴謝知音的正題,讓人覺得作者的感慨并非憑空而來。

        除了開篇以詩詞抒情寄慨外,中國古典小說還喜歡在全篇結(jié)束或是章回的結(jié)尾處綴以詩詞,以此抒情寄慨。如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一第二則《劉玄德斬寇立功》末尾有一段描寫:

        行無二日,忽聞山后喊聲大舉,殺氣遮天。玄德引關(guān)、張縱馬上高岡望之,見漢軍大敗,后面漫山塞野,黃巾蓋地而來,旗旛大書“天公將軍”。玄德曰:“此必是張角也,可速戰(zhàn)之。”三人引軍,操鼓而出。張角正殺敗董卓,乘勢趕來,忽見山背后一彪人馬飛出,當(dāng)先玄德,左有關(guān)公,右有張飛沖殺,角軍大亂,趕追五十余里,救了董卓回寨。

        三人來見董卓,卓問:“見居何職?”玄德對曰:“白身?!弊可踺p之,不與賞賜。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zhàn),救了這廝,到覷人如無物,吾不殺之,難解怒氣!”提刀入帳來殺董卓。試看董卓性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但是,清初大魁堂刊行的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第一回,雖然敘事在文字上跟原本沒有太大差別,但卻在末尾加了一首詩:

        ……卓問三人現(xiàn)居何職,玄德曰:“白身?!弊可踺p之,不為禮。玄德出,張飛大怒曰:“我等親赴血戰(zhàn),救了這廝,他卻如此無禮!若不殺之,難消我氣!”便要提刀入帳來殺董卓。

        正是:

        人情勢利古猶今,誰識英雄是白身?

        安得快人如翼德,盡誅世上負(fù)心人!

        畢竟董卓性命如何,且聽下文分解。

        對比原本與修改本,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修改本在回末加出的一首詩,是針對劉備兄弟三人浴血奮戰(zhàn)而因白身不被董卓禮遇之事而生發(fā)的感慨。這一感慨對于引發(fā)讀者情感的共鳴,加深對中國自古以來人情世態(tài)的認(rèn)識,明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見,綴詩于回末抒情寄慨既是一種修辭策略,也是一種很見效的修辭功能。

        除了詩以外,中國古典小說中也有以詞來抒情寄慨的。如《清平山堂話本》卷三《刎頸鴛鴦會》,在敘述完杭州女子蔣淑珍生性淫蕩,先后與四個婚外男人有染,最后死于丈夫刀下的故事后,小說有一番評論,然后再以兩首詞抒情寄慨:

        在座看官,要備細(xì),請看敘大略,漫聽秋山一本《刎頸鴛鴦會》。又調(diào)《南鄉(xiāng)子》一闋于后。奉勞歌伴,再和前聲:

        見拋磚,意暗猜;入門來,魂已驚。舉青鋒過處喪多情,到今朝你心還未?。∷土怂龡l性命,果冤冤相報有神明。

        詞曰:

        春云怨啼鵑,玉損香消事可憐。一對風(fēng)流傷白刃,冤!冤!惆悵勞魂赴九泉。

        抵死苦留連,想是前生有業(yè)緣!景色依然人已散,天!天!千古多情月自圓。

        正所謂:

        當(dāng)時不解恩成怨,今日方知色是空。

        這里的兩首詞,就是針對小說所敘故事而生發(fā)的感慨,配合前面的評論與文末的兩句評論詩,將小說全篇所欲宣達(dá)的主旨清楚明白地展示出來,讓人情不自禁引起情感共鳴,發(fā)自內(nèi)心地認(rèn)同作者的觀點。

        六、以詩詞評述議論,可以褒貶人事

        中國古典小說創(chuàng)作中,于敘事之中插入詩詞,或于敘事結(jié)束之后綴以詩詞,不僅有抒情寄慨的修辭功能,而且還有評述議論的修辭功能和褒貶人事、表明態(tài)度的效果。眾所周知,小說在中國古代文學(xué)中的地位是不能與詩文相提并論的。詩文被認(rèn)為是正統(tǒng)文學(xué),唐人“文以載道”、“文以明道”的文學(xué)主張,所謂的“文”都是指詩文,并不包括小說。小說在正統(tǒng)文人看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不入流的。關(guān)于這一點,早在漢人班固的《漢書·藝文志》中就說得非常清楚:“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奔热恍≌f家不入流,那么他們“道聽途說”所造的“街談巷語”,自然也是不入流的。大概正是因為小說創(chuàng)作在中國古代被人輕視,所以小說家們越是千方百計要證明自己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是有價值的,也能“載道”“明道”。于是,我們便看到了這樣一種奇特的現(xiàn)象:從唐代的傳奇(文言小說)開始,無論是文言小說還是通俗白話小說的創(chuàng)作,作者都喜歡在小說敘事結(jié)束后綴以一段評述議論,將小說創(chuàng)作的意旨或曰要向世人宣達(dá)的道理講出來。明清一些長篇小說,不僅在全篇末尾會曲終奏雅,加上一段評述議論,甚至在全篇開首就開宗明義,將小說所要宣達(dá)的主旨講出來,以宣告世人他的小說是有益世道人心的。

        縱觀中國小說史,古典小說中對所敘之事、所寫之人予以評述議論不外乎兩種方式:一是以散體文字直接議論,二是以詩詞韻文間接議論。前者在文言小說中最為常見,后者在白話小說中最為普遍,如早期話本小說、明清文人擬話本小說,以及明清長篇白話小說中,都廣泛存在。不過,白話通俗小說中也有以散體文字直接議論的,如前述《清平山堂話本》卷三《刎頸鴛鴦會》,作品在敘述完蔣淑珍不守婦道而被丈夫手刃的故事后,緊隨其后便有如下一段評述議論:

        當(dāng)初本婦臥病,已聞阿巧、某二郎言道:“五五之間,待同你一會之人,假弓長之手,再與相見。”果至五月五日,被張二官殺死?!耙粫恕保吮幸?。禍福未至,鬼神必先知之,可不懼歟!故知士矜才則德薄,女衒色則情放。若能如執(zhí)盈,如臨深,則為端士、淑女矣。豈不美哉?惟愿率土之民,夫婦和柔,琴瑟諧協(xié);有過則改之,未萌則戒之,敦崇風(fēng)教,未為晚也。

        不過,相對來說,白話小說敘事之后的評述議論,一般還是以詩詞的形式出現(xiàn)最為常見。事實上,上例也不例外,它在上面一段議論之后又另附了兩首詞與一首詩來收結(jié)全篇。又如《清平山堂話本》卷二《風(fēng)月相思》一篇,敘述元末蒙元先鋒都督馮缊之子馮琛,幼失怙恃,為舅父撫養(yǎng)長大,后被直殿將軍趙彧收為義子。趙彧延師教育之,其女趙云瓊亦與之同學(xué)。二人始以兄妹相視,后稍長而情竇初開,暗中詩詞傳情,以致相思成疾。趙彧得知只得讓二人成婚。后趙彧入朝為官,不久,馮琛得岳父之薦,奉明太祖宣詔入朝為起居郎。馮琛夫婦二人分居兩地,相思甚苦。后來趙云瓊至金陵與馮琛團(tuán)聚。然而好景不長,倭夷犯境,馮琛奉詔率師平定。經(jīng)過諸多挫折,馮琛打敗了倭夷,得勝還朝,受明太祖嘉獎,拜為鎮(zhèn)國大將軍。然盛極有衰,天所不永,洪武七年,馮琛病逝。趙云瓊痛念丈夫,不久亦憂思而亡。小說最后是這樣結(jié)尾的:

        ……次日,大夫宋景奏聞。上曰:“天何奪吾伯玉之速也!”命禮部官具衾槨,擬以王禮祭之,曰:叨仁忠烈武安王。越十五日丙子,瓊亦以憂思不進(jìn)飲食而卒。敕合葬于采石之陽。越一月,御祭,墓碑丹書,命陶凱篆額,宋景作序。

        有子二人:長曰明德,尚平公主;次子明烈,娉廖禹之女。是為之記。

        伉儷相期壽百年,誰知一旦喪黃泉!

        云瓊節(jié)義非容易,伯玉姻緣豈偶然!

        配獲鸞鳳真得意,敬同賓友不虛傳。

        《關(guān)睢》風(fēng)化今重見,特為殷勤著簡編。

        《風(fēng)月相思記》終。

        這里的一首七律詩,就是對馮琛與趙云瓊一生相愛及其生平行事的評述議論,既是收攝全篇,又是總括全文主旨,表明作者對所寫故事及人物的態(tài)度,向世人宣示了小說創(chuàng)作的用意是要敦睦風(fēng)化,提倡夫婦相敬如賓。

        又如明人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寫莊子曾娶二妻,一因病而亡,一因過被休,第三任妻子田氏花容月貌,夫婦生活頗是融洽。一次外出游山,莊子見一婦人于亡夫墳上舉扇煽土,詢知原來她與亡夫生前有約,改嫁遂得墳土干。莊子感慨系之,回家跟妻子田氏說及此事,認(rèn)為夫妻之間并無真情。田氏大怒,認(rèn)為莊子不應(yīng)該一概而論,堅稱自己絕不會這樣無情。不久,莊子得病而亡,停棺在家未葬。其時,有楚王孫來拜莊子為師,未遂其愿,便為莊子守靈。未久,田氏慕楚王孫才貌富貴,千方百計勾引。然洞房花燭之夜,楚王孫忽得急病,楚王孫老奴說要生人腦髓熱酒服之。田氏為了與楚王孫成親,遂提斧劈開莊子棺蓋,欲取其腦髓。不意莊子復(fù)生,田氏慚愧,自縊而亡。莊子將田氏之尸入棺后,以瓦盆為樂器,鼓之成韻,倚棺而歌。歌畢,將瓦盆打碎,放火燒了房子,外出遨游去了。敘事完畢后,小說綴以一詩曰:

        殺妻吳起太無知,荀令傷神亦可嗤。

        請看莊生鼓盆事,逍遙無礙是吾師。

        這首詩,明顯是作者根據(jù)小說所編造的故事情節(jié)而度身定制,專門用來收結(jié)全文的,其修辭功能就是評述議論,曉諭世人:夫妻之情并不可靠。

        再如嘉靖壬午本《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一第四則《何進(jìn)謀殺十常侍》,寫漢末十常侍專權(quán)作亂,大將軍何進(jìn)召司隸校尉袁紹等人密商,欲誅十常侍,以絕閹黨禍患。這一則的末一段文字是:

        袁紹迎進(jìn)而問曰:“大事若何?”進(jìn)曰:“太后不允,如之奈何?”紹曰:“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來京,盡誅閹豎。此時事急,不容太后不從。”進(jìn)曰:“此計大妙,免得我違太后之意?!辈钊吮阏俑熬?。主薄陳琳趨步上階,連叫:“不可!不可!”進(jìn)曰:“有何不可?”琳曰:“俗說‘自掩其目,去捕燕雀’,是自欺也。微物尚不可欺以得志,況國家大事,其可詐立乎?今將軍總皇威,掌兵要,龍驤虎步,高下在心,若欲誅宦官,如鼓洪爐燎毛發(fā)耳。但當(dāng)速發(fā)雷霆,行權(quán)立斷,則天人順之。卻反外檄大臣,臨犯京闕,英雄聚會,各懷一心,所謂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生大亂矣?!焙芜M(jìn)笑曰:“此懦夫之見也!”傍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論也?”視之,乃曹操也。進(jìn)曰:“有何高見?”曹操道出甚話來?

        小說這一情節(jié),清初大魁堂刊行的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第二回《張翼德怒鞭督郵,何國舅謀誅宦豎》在文字上基本沒有什么改動,但于敘事結(jié)束后加了兩句詩:

        ……何進(jìn)笑曰:“此懦夫之見也!”傍邊一人鼓掌大笑曰:“此事易如反掌,何必多議?”視之,乃曹操也。正是:

        欲除君側(cè)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

        不知曹操說出甚話來,且聽下文分解。

        這里,毛氏評改本加出來的兩句詩,雖然只有14個字,但卻是小說第二回與第三回起承轉(zhuǎn)合的關(guān)鍵。因為這二句詩屬于評述議論,放在小說第二回的末尾,在定性曹操為智士的同時,暗中已將曹操引介上場,從第三回開始就將曹操作為了小說要濃墨重彩描寫的主角之一。以詩詞評述議論比尋常文字表述要顯得簡潔明了,而且還有耐人尋味的效果。因此,中國古典小說以詩詞滲入,發(fā)揮其評述議論的修辭功能,實是一種高明的寫作策略。

        七、以詩詞描摹形貌,可以生動傳神

        在中國古典小說中,作家為了塑造人物形象,除了在人物性格、語言等方面下工夫外,還特別重視對人物形貌進(jìn)行描寫。不過他們描寫人物形貌跟現(xiàn)代小說不一樣,一般不用白描的方式,不用散文化的語言直接描寫,而是喜歡用詩詞來間接描寫。因為詩詞雖然形體短小,容量有限,但文字表達(dá)的張力大,可以用最少的文字表達(dá)最豐富的內(nèi)涵,還可以拓展意境,引發(fā)接受者聯(lián)想想象,由此提升作品的審美情趣。

        中國古代的小說家都是通才,詩文才能兼?zhèn)?,對詩詞所具有的特殊修辭功能了然于胸,因此,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不時插入詩詞來描寫人物的形貌,自然是常事、易事。中國古典小說,無論是早期的話本小說還是明清時代的長篇白話小說,都是如此。如《清平山堂話本》卷一第一篇《柳耆卿詩酒玩江樓記》就有這樣的描寫:

        ……本處有一美麗歌妓,姓周,小字月仙,柳七官人每召至樓上歌唱祗應(yīng)。柳縣宰見月仙果然生得:

        云鬢輕梳蟬翼,蛾眉巧畫春山。朱唇注一顆夭桃,皓齒排兩行碎玉?;ㄉ哪?,冰剪明眸;意態(tài)妖嬈,精神艷冶。豈特余杭之絕色,尤勝都下之名花。

        當(dāng)日酒散,柳縣宰看了月仙,春心蕩漾,以言挑之?!?/p>

        這里,小說對于歌妓周月仙的形貌描寫,就是以詩化的韻文形式表現(xiàn)的。由于詩句中大量運(yùn)用了比喻修辭手法,如將鬢比作云,鬢薄比蟬翼,將眉比作蛾,眉毛形狀比為春山,將唇比夭桃,將齒比碎玉,將臉比作花,將明眸比作冰等,通過引類搭掛,讓人由此及彼進(jìn)行聯(lián)想想象,使周月仙的美貌躍然紙上,生動傳神,從而有力地揭示出小說男主人公柳永之所以鐘情于她的內(nèi)在原因。

        中國古典小說不僅寫人的形貌以詩詞表現(xiàn),神魔小說中寫神魔形象也喜歡用詩詞。如世德堂本《西游記》第二回《悟徹菩提真妙理,斷魔歸本合元神》中寫強(qiáng)占眾猴居住的水簾洞的混世魔王時,小說有如下一段文字:

        那魔王穿了甲胄,綽刀在手,與眾妖出得門來,即高聲叫道:“哪個是水簾洞洞主?”悟空急睜睛觀看,只見那魔王:

        頭戴烏金盔,映日光明;身掛皂羅袍,迎風(fēng)飄蕩。下穿著黑鐵甲,緊勒皮條;足踏著花褶靴,雄如上將。腰廣十圍,身高三丈。手執(zhí)一口刀,鋒刃多明亮。稱為混世魔,磊落兇模樣。

        猴王喝道:“這潑魔這般眼大,看不見老孫!”魔王見了,笑道:“你身不滿四尺,年不過三旬,手內(nèi)又無兵器,怎么大膽猖狂,要尋我見甚么上下?”……

        小說先以4個四六句一字排開,這是修辭上的排比法運(yùn)用。接著,再以兩個對偶句,再加兩個五言句,最后是兩個五言評論句收結(jié),極盡鋪排夸張之能事,將混世魔王的形象生動傳神地呈現(xiàn)出來。

        除了以詩詞寫人、魔的形貌外,中國古典小說還以詩詞描寫與小說主人公有關(guān)的動物的形貌。如清初大魁堂刊行的毛宗崗父子評改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第三回《議溫明董卓叱丁原,饋金珠李肅說呂布》,寫董卓擅權(quán)專斷,荊州刺史丁原起兵討伐。董卓與李儒出城迎戰(zhàn),但被丁原義子呂布打得大敗。董卓心憂呂布之勇,虎賁中郎將李肅獻(xiàn)策,希望董卓將其坐騎赤兔千里馬贈與呂布,結(jié)呂布之心,使其反戈一擊,為己所用。謀士李儒認(rèn)為此計可行,董卓遂將赤兔馬交與李肅,并另加黃金一千兩、明珠數(shù)十顆、玉帶一條,讓李肅前往丁原營中密訪呂布而賄賂之。二人相見,小說有如下一段描寫:

        肅曰:“……聞賢弟匡扶社稷,不勝之喜。有良馬一匹,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獻(xiàn)與賢弟,以助虎威?!辈急懔顮窟^來看。果然那馬渾身上下火炭般赤,無半根雜毛。從頭至尾,長一丈;從蹄至項,高八尺;嘶喊咆哮,有騰空入海之狀。后人有詩,單道赤兔馬曰:

        奔騰千里蕩塵埃,渡水登山紫霧開。掣斷絲韁搖玉轡,火龍飛下九天來。

        小說描繪赤兔馬的形貌,選用了四句詩,通過比喻與夸張修辭法(將赤兔馬渡水之快比作紫霧,將其全身火紅比作火龍,都是比喻;奔騰千里、下九天,則是夸張),凸顯了赤兔馬的非同尋常,以此突出“寶馬配英雄”的主旨,為后面章回著力描寫呂布的英勇無敵做了鋪墊?!度龂就ㄋ籽萘x》嘉靖壬午本卷一第六則《呂布刺殺丁建陽》中寫到赤兔馬時,也有這首詩。只是毛氏父子略做了改動,將“爬山”改為“登山”。

        可見,借詩詞描寫形貌效果是很明顯的,小說家都懂得其修辭功能與價值。

        八、以詩詞規(guī)擬動作,可以吸引注意

        文學(xué)作品要有一定的審美情趣,才能吸引讀者閱讀。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要吸引讀者,除了要有懸念迭出的故事情節(jié),還要有生動細(xì)膩的細(xì)節(jié)描寫,才能始終喚起讀者的好奇心,吸引讀者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有興趣耐心讀完全書。

        中國古代的小說家深諳此中道理,因此他們創(chuàng)作長篇作品時,幾乎無一例外都采用章回小說形式。之所以要分章回,目的是在每個章回結(jié)束時設(shè)置一個懸念,且以“欲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或“要知此人是誰,請聽下回分解”等之類的話來誘導(dǎo),讓讀者產(chǎn)生急于了解結(jié)果的沖動和強(qiáng)烈的閱讀期待。

        除了這個技巧之外,中國古代的小說家還注重細(xì)節(jié)描寫,通過生動的細(xì)節(jié)描寫,使每個章回中不容易寫出波瀾的部分也能漾出一些波瀾,以激發(fā)讀者的興趣。

        細(xì)節(jié)描寫表現(xiàn)在很多方面,其中一個方面就是人物動作的描寫。一般說來,動作描寫都是敘述性比較強(qiáng)的文字,可以寫得比較具體,但很難展示技巧使筆下生花而讓讀者興味盎然。然而,中國古代的小說家有足夠的智慧,他們成功突破了這一困境,他們的方法就是以詩詞描摹規(guī)擬動作,從而有效地吸引讀者的注意力。如《三國志通俗演義》嘉靖壬午本卷二第五則《司徒王允說貂蟬》,寫的是王允用美人計誘惑董卓的情節(jié),其中有一段貂蟬給董卓表演舞蹈的描寫:

        堂中點上畫燭,止留女使進(jìn)酒供食。允進(jìn)曰:“教坊之樂,不足供奉鈞顏,輒有草舍女樂,敢承應(yīng)乎?”卓曰:“深感厚意?!痹式谭畔潞煓?,笙簧繚繞,簇捧貂蟬舞于簾外。有詞曰:

        原是昭陽宮里人,驚鴻宛轉(zhuǎn)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

        按徹《梁州》蓮步穩(wěn),好花風(fēng)裊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又詩曰:

        紅牙催拍燕飛忙,一片行云透畫堂。

        眉黛促成游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

        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

        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

        舞罷,卓命近前。貂蟬轉(zhuǎn)入簾內(nèi),深深再拜。……

        作者寫貂蟬的舞蹈動作,沒有直接用散體文字?jǐn)⑹?,而是以一詞一詩來表現(xiàn)。眾所周知,中國古典詩詞本來就有營造意境增強(qiáng)畫面感的效果,加上這一詩一詞之中又有“驚鴻”“花”“風(fēng)”“燕飛”“行云”之喻,再加“掌中身”(傳說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身輕如燕,可作掌上舞)、“楚襄王”(宋玉《高唐賦》中有楚襄王巫山云雨之夢的描寫)兩個典故貫穿其中,遂使貂蟬之舞化實為虛,讓讀者透過詩詞文字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從而想象出貂蟬舞蹈之美的具體情狀。毛氏評改本《三國演義》第八回《王司徒巧使連環(huán)計,董太師大鬧鳳儀亭》,對于這一情節(jié)的描寫沒有太多的修改,對羅貫中原著寫貂蟬舞蹈動作的這一詩一詞更是一字未改。可見,毛氏父子看出了羅貫中這一詩一詞的修辭功能及其價值,并予以高度認(rèn)同。

        除了寫舞蹈動作,中國古典小說以詩詞規(guī)擬動作,最常見的是寫戰(zhàn)爭中的打斗場面。如明人許仲琳的長篇小說《封神演義》第三十三回《黃飛虎汜水大戰(zhàn)》,其中有一段黃飛虎與余化的交戰(zhàn)場面,小說是這樣寫的:

        飛虎舉槍,直取余化,余化搖畫戟相迎。二獸相交,槍戟并舉,一場大戰(zhàn)。

        二將陣前勢無比,立見輸贏定生死。

        狻猊擺尾斗麒麟,卻似蒼龍攪海水。

        長槍蕩蕩蟒翻身,擺動金錢豹子尾。

        將軍惡戰(zhàn)不尋常,不至敗亡心不止。

        話說武成王展放鋼槍,使得性發(fā),似一條銀蟒裹住余化,只殺的他馬仰人翻。余化掩一戟就走,飛虎趕來?!?/p>

        這里,小說寫到黃飛虎與余化“二獸相交,槍戟并舉”后,就沒有再直筆實寫其交戰(zhàn)的具體動作了,而是改以詩來表現(xiàn)。這是明顯地化實為虛,通過“狻猊擺尾斗麒麟,卻似蒼龍攪海水。長槍蕩蕩蟒翻身,擺動金錢豹子尾”四個比喻句,將二人交戰(zhàn)的動作形象化,既營造了一種詩中有畫的境界,又給讀者留有足夠的想象空間,從而大大激發(fā)出讀者閱讀接受的興味與積極性。很明顯,這種以詩歌描摹規(guī)擬動作的修辭功能是非常有效的。

        吳承恩的《西游記》跟許仲琳的《封神演義》一樣,都是神魔小說。其中寫到交戰(zhàn)的場面,也喜歡以詩詞的形式來表現(xiàn)。如《西游記》第八回《我佛造經(jīng)傳極樂,觀音奉旨上長安》中有一個流沙河怪物跟惠岸行者打斗的場面,小說是這樣寫的:

        那怪物手執(zhí)一根寶杖,走上岸就捉菩薩,卻被惠岸掣渾鐵棒擋住,喝聲:“休走!”那怪物就持定杖來迎。兩個在流沙河邊,這一場惡殺,真?zhèn)€驚人:

        木吒渾鐵棒,護(hù)法顯神通;怪物降妖杖,努力逞英雄。雙條銀蟒河邊舞,一對神僧岸上沖。那一個威鎮(zhèn)流沙施本事,這一個力保觀音建大功。那一個翻波躍浪,這一個吐霧噴云。翻波躍浪乾坤暗,吐霧噴風(fēng)日月昏。那個降妖杖,好便似出山的白虎;這個渾鐵棒,卻就如臥道的黃龍。那個使將來,尋蛇撥草;這個丟開去,撲鷂分松。只殺得昏漠漠,星辰燦爛;霧騰騰,天地朦朧。那個久住弱水惟他狠,這個初出靈山第一功。

        他兩個來來往往,戰(zhàn)上數(shù)十合,不分勝負(fù)。那怪物架住了鐵棒道;“你是哪里和尚,敢來與我抵?jǐn)??”木吒道:“我是托塔天王二太子木吒惠岸行者,今保我?guī)煾竿鶘|土尋取經(jīng)人去。你是何怪,敢大膽阻路?”……

        惠岸行者與流沙河怪物的打斗描寫,也沒有實寫,而是以詩化的韻文來表現(xiàn),行文中既有比喻修辭手法的運(yùn)用(如以“雙條銀蟒”喻雙棍,以“出山的白虎”喻惠岸行者的降妖杖,以“臥道的黃龍”喻河怪的渾鐵棒,以“尋蛇撥草”比惠岸行者的運(yùn)杖之法,以“撲鷂分松”比河怪的使棒之技),也有夸張手法的運(yùn)用(如“翻波躍浪乾坤暗,吐霧噴風(fēng)日月昏”),還有對偶、排比、疊字等修辭手法的運(yùn)用,可謂極盡鋪排夸張之能事,不僅生動形象,而且氣勢奪人,讀之令人興味盎然。于此,我們可以再次見出以詩詞描摹規(guī)擬動作,確實有引人入勝的效果,是中國古典小說一種相當(dāng)高明的修辭策略。

        九、以詩詞消解情色,可以蘊(yùn)藉優(yōu)雅

        孔子曾明確說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禮記·禮運(yùn)》)告子(孟子弟子)亦有言:“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皆承認(rèn)男歡女愛是人類自然的本性,并認(rèn)同其有合理性。但是,中國人特別是漢民族人“由于實踐理性對情感展露經(jīng)常采取克制、引導(dǎo)、自我調(diào)節(jié)的方針,所謂以理節(jié)情,‘發(fā)乎情止乎禮義’,這也就使生活中和藝術(shù)中的情感經(jīng)常處在自我壓抑的狀態(tài)之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傾瀉出來?!盵3]正因為如此,“漢民族的心理結(jié)構(gòu)較之西方民族的坦露、直率、幽默的特征,則明顯地表現(xiàn)為含蓄、深沉的特點。僅以男女感情的表露這一類最基本的共相來說,漢族人與西方人就表現(xiàn)出很大的差別?!盵4]比方說,在現(xiàn)實生活中,中國人對于愛的表達(dá)往往都是羞澀的,常常是“愛在心里口難開”,而西方人則敢大聲說出來。兩相比較,就可以真切地看出中國人心理上含蓄、深沉的鮮明特征。愛意尚且羞于表達(dá),對于男女之事,中國人就更是諱莫如深了。

        小說是文學(xué)藝術(shù)之一種,藝術(shù)源于生活,自然小說所講的故事亦是現(xiàn)實生活的寫照。因此,小說自然免不了要寫男女之事。外國的小說是這樣,中國的小說也是這樣;現(xiàn)代小說如此,中國古代的小說也應(yīng)該如此。

        事實上,中國的古典小說從不回避男女之事的描寫,甚至還相當(dāng)熱衷于這方面的描寫。只是由于受民族心理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中國古代的小說家跟西方小說家的表現(xiàn)完全不同,他們在寫男女之事時表現(xiàn)出了極度的克制,為此還發(fā)明了一種非常高明的技巧,這就是以詩詞來作為情色描寫的煙幕彈,通過詩詞將所要展示的男女性行為含蓄、優(yōu)雅地表現(xiàn)出來,讓人透過詩詞文字的暗示進(jìn)行聯(lián)想想象,思而得之。從閱讀接受的審美視角看,這就是唐人司空圖所說的“不著一字,盡得風(fēng)流”(《二十四詩品·含蓄》)的境界。從中國古代的社會政治現(xiàn)實看,這樣就可以符合封建統(tǒng)治者的所謂社會教化要求,同時也符合儒家“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tǒng),最起碼免于被人詬病是“壞人心術(shù)”的淫書而遭禁毀。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古典小說以詩詞消解情色,既是一種修辭技巧,更是一種寫作智慧。

        《清平山堂話本》卷二第三篇《洛陽三怪記》,寫河南府章臺街上有個開金銀鋪的小員外潘松,清明時因到郊外賞花游玩,被一個婆子(實是白雞精)邀到一個處所,并安排酒菜,讓他跟一個叫玉蕊娘娘(實是白貓精)的女子相見。二人正欲舉杯飲酒時,來了一個大漢,叫赤土大王(實是赤斑蛇)。于是,三人一起同飲。未久,赤土大王離開,娘娘扯了潘松就入洞房,說要跟他成親。接著,小說就有如下一段描寫:

        娘娘道:“婆婆費(fèi)心力請得潘松到此,今夜與奴做夫妻?!眹樀眯T外不敢舉頭。也不由潘松,扯了手便走。兩個便見:

        共入蘭房,同歸鴛帳。寶香消繡幕低垂,玉體共香衾偎暖。揭起紅綾被,一陣粉花香;掇起琵琶腿,慢慢結(jié)鴛鴦。三次親唇情越盛,一陣酥麻體覺寒。

        二人云雨,潘松終猜疑不樂。纏綿到三更已后,只見娘娘撲身起來出去。……

        小說寫潘松與玉蕊娘娘性愛的行為及其過程極其詳細(xì),情色的畫面感雖然非常強(qiáng),讓人遐思無限,但由于是以詩的形式呈現(xiàn),文字表達(dá)優(yōu)雅蘊(yùn)藉,因而讀來別具詩情畫意,絲毫不覺有淫穢之嫌。

        又如《清平山堂話本》卷三第三篇《五戒禪師私紅蓮記》,寫北宋英宗治平年間,杭州錢塘門外的南山凈慈孝光禪寺五戒禪師本是一位得道高僧。有一年,冬盡春初,五戒禪師清早坐方丈內(nèi)禪椅上,忽聽有小孩啼哭之聲,遂讓本寺僧人清一出門探望,原來是有一女嬰被棄于寺門前雪地里。五戒禪師心有不忍,便令清一抱回寺內(nèi)撫養(yǎng)。16年后,五戒禪師忽記起此事,遂令清一將已長大成人的紅蓮送入自己的禪房,一念之差,破了僧人之戒。小說寫到此事,有如下一段文字:

        且說長老關(guān)了房門,滅了琉璃燈,攜住紅蓮手,一將將到床前,交紅蓮脫了衣服。長老向前一摟摟住,摟在懷中,抱上床去。卻便似:

        戲水鴛鴦,穿花鸞鳳。喜孜孜,連理并生;美甘甘,同心帶綰。恰恰鶯聲,不離耳畔;津津甜唾,笑吐舌尖。楊柳腰,脈脈春濃;櫻桃口,微微氣喘。星眼朦朧,細(xì)細(xì)汗流香玉體;酥胸蕩漾,涓涓露滴牡丹心。一個初侵女色,猶如餓虎吞羊;一個乍遇男兒,好似渴龍得水??上刑岣事端?,傾入紅蓮兩瓣中。

        當(dāng)日長老與紅蓮云收雨散,卻好五更。天將明,長老思一計,怎生藏他在房中。房中有口大衣廚,長老開了鎖,將廚內(nèi)物件都收付了,卻交紅蓮坐在廚中,……

        這里,小說寫五戒禪師與紅蓮的性愛行為及其過程,比起上面《洛陽三怪記》中的描寫更加細(xì)膩,但是,由于同樣是以詩的形式呈現(xiàn),詩句中用了比喻、疊字、對偶、排比等修辭手法,雖寫得極其纏綿秾艷,字面上卻顯得溫婉優(yōu)雅、含蓄蘊(yùn)藉。因此,閱讀接受上雖讓人有無限的遐想,但并不會讓人有淫穢不雅之感。

        再如明代長篇小說《梼杌閑評》(又稱《明珠緣》,不題撰者,專為攻擊丑化宦官魏忠賢而作)第三回《陳老店小魏偷情,飛蓋園妖蛇托孕》,其中寫到雜技戲子侯一娘與昆腔戲子魏云卿的茍且之事,小說有如下一段文字:

        云卿便跟著老陳往里面來,只見侯一娘拿著扇子從樓上下來。一娘見了云卿,不覺喜從天降,笑逐顏開,道:“官人請里面坐?!眳s好有人來尋老陳說話,老陳出去了。云卿遂到一娘樓上,深深一揖。一娘還過禮,取凳與他坐了,起身把樓門關(guān)上,摟住云卿道:“心肝!你怎么今日才來,想殺我了?!奔奔苯鈳捯律洗玻盟颇牵?/p>

        交頸鴛鴦戲水,并頭鸞鳳穿花。軟溫溫楊柳腰揉,甜津津丁香舌吐。一個如久渴得漿,無限蜂狂蝶戀;一個如旱苗遇雨,許多鳳倒鸞顛。一個語澀言嬌,細(xì)細(xì)汗漫紅玉顆;一個氣虛聲喘,涓涓露滴牡丹心。千般恩愛最難丟,萬斛相思今日了。

        云卿與一娘完了事,起來穿衣,一娘忙斟了杯熱茶與他吃。敘談了一會,時日已將西,……

        小說寫候一娘與魏云卿的男女茍且之事,動作過程同樣寫得非常詳細(xì),但因為也是以詩化的韻文呈現(xiàn),雖香艷的畫面感歷歷在目,但在文字表面卻顯得溫潤優(yōu)雅,因此讀之并不會讓人有難堪或不自在的感覺,反而覺得有無窮的韻味,從而淡化了對男女主人公茍且行為的否定態(tài)度。

        十、以詩詞錯綜其文,可以調(diào)適節(jié)奏

        以上所論及的詩詞在中國古典小說篇章結(jié)構(gòu)中的八種修辭功能,其實都是從篇章結(jié)構(gòu)的局部予以觀照的。如果從篇章結(jié)構(gòu)的整體觀照,詩詞滲入小說還有一種修辭功能,那就是錯綜其文(即通過詩詞文的交互變化運(yùn)用,使小說語言表現(xiàn)形式有所變化),從而收到調(diào)節(jié)小說語言節(jié)奏的效果。

        小說特別是長篇小說,由于篇幅不像詩詞那樣短小,閱讀需要有相當(dāng)?shù)臅r間,因此就有可能造成讀者閱讀時注意力的渙散。如果讀者注意力渙散而不能集中,作者在小說中所欲表達(dá)的主旨或微言大義就有可能被讀者忽略而過。因此,要最大限制地維持讀者的注意力,小說除了在故事的生動性、趣味性等方面下功夫外,還可以在文字表達(dá)方面有所作為,諸如在小說敘事過程中適當(dāng)加入一些詩詞,使敘事語言形式有所變化,從而調(diào)適小說語言的節(jié)奏,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始終保持足夠的興奮度,避免注意力的分散,能夠堅持將小說讀完,進(jìn)而能夠完整地領(lǐng)悟作者所要宣達(dá)的主旨。

        中國古代的小說家雖然講不出這些心理學(xué)的道理,但他們實際上是懂得這些道理的。這一點,從早期的話本小說與后期的文人擬話本小說,再到明清長篇白話小說中都有小說敘事中不時插入詩詞的歷史事實中我們就能看得非常清楚。

        限制篇幅,這里只以《清平山堂話本》卷二第二篇《簡帖和尚》為例來談這個問題?!逗喬蜕小肥窃缙谠挶拘≌f,篇幅不大,敘述的故事也很簡單。講的是北宋東京汴州開封府左班殿直皇甫松的美貌妻子楊氏,被一個“濃眉毛,大眼睛,蹶鼻子,略綽口”的男人看上。一次,皇甫松奉命押運(yùn)衣襖去邊關(guān),剛剛回到家中,一個賣馉饳的小廝攜了金釵等三物和一封簡帖(書信)上門,說要送給楊氏?;矢λ勺穯柷橛桑P抵死不說,皇甫松懷疑妻子楊氏趁著自己公出與其他男子有染,遂將妻子、丫環(huán)及送帖小廝一同送往官府。但是,官府覺得沒有證據(jù)證明楊氏有過,案子暫時擱置下來。但皇甫松幾次催促,最后官府只得允從其請,同意其休妻了事。過了一年,正月初一,皇甫松到大相國寺燒香,無意間發(fā)現(xiàn)楊氏跟一個男人在一起,又恰好看到寺中打香油錢的行者趕上去要抓那男人。皇甫松問清緣由,始知那個男人以前是個犯事被逐出山門的奸僧。于是,二人尾隨那男人至其家,將其捉拿到官府。開封府尹升堂審案,查清原委,將奸僧處以死刑,將與奸僧合謀的媒婆發(fā)配鄰州,楊氏則由皇甫松領(lǐng)回,再成夫妻。這是一個公案小說,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fù)雜,按照正常敘事,很難寫出什么波瀾,足以吸引讀者一氣呵成讀完全篇。然而,這篇小說事實上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確實能讓人一讀而不能放下。究其原因,就是作者善于錯綜其文,在小說敘事過程中不時插入詩詞,從而有效地調(diào)節(jié)了小說語言的節(jié)奏,使簡單的故事寫來也顯得搖曳生姿,令人一讀便欲罷不能。如小說開頭,不直敘正題,先來一首《鷓鴣天》詞:

        白苧千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長廊。禹門已準(zhǔn)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jǐn)y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然后,順著這首詞的意思,講了一個咸陽縣舉子宇文綬年年進(jìn)京應(yīng)試不第,妻子王氏深以為羞,乃寫一詩一詞以嘲之。第二年,宇文綬再戰(zhàn)及第,賭氣不歸,妻子王氏寫信讓人送往長安,催其速歸,宇文綬回書一封讓來人帶回,但一時疏忽,將一張白紙裝入信封,演繹出了一個“錯封書”的故事。以此作為入話,小說順勢切入“錯下書”的正題故事(上文已述)。在入話“錯封書”的故事敘述中,小說插入了王氏所作《望江南》《南柯子》兩首詞與兩首七言絕句,宇文綬所作一首《踏莎行》詞與一首夢中所作七言絕句。這些詩詞的插入,由于是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而來,且是假借故事中的人物之手,因此不僅有“發(fā)揮還原歷史情境的作用”[5],而且有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在“錯下書”的正題故事敘述中,小說先有一個過渡句:“下來說底便是‘錯下書’。有個官人,夫妻兩口兒正在家坐地,一個人送封簡帖兒來與他渾家。只因這封簡帖兒,變出一本蹺蹊作怪底小說來”,緊接著就是一詩一詞:

        塵隨馬足何年盡?事系人心早晚休。

        淡畫眉兒斜插梳,不忺拈弄繡工夫。云窗霧閣深深處,靜拂云箋學(xué)草書。

        多艷麗,更清姝,神仙標(biāo)格世間無。當(dāng)時只說梅花似,細(xì)看梅花卻不如。

        兩句詩,在小說正題敘事中發(fā)揮了提點主旨、開宗明義的作用,說明這個故事是有關(guān)“事系人心”的。詞是寫女人美貌的,意在為小說主人公皇甫松之妻楊氏的出場做鋪墊,揭示楊氏“閉門家中坐,禍?zhǔn)抡疑蟻怼钡脑颉U}敘事中,寫到皇甫松喝止賣馉饳的小廝時,小說又插入了兩句詩:

        當(dāng)陽橋上張飛勇,一喝曹公百萬兵。

        這兩句詩既有強(qiáng)調(diào)皇甫松威猛形象的作用,又有暗中轉(zhuǎn)換小說敘事主角的效果,接下來的敘事便圍繞皇甫松追查案情的情節(jié)自然展開。在寫到皇甫松奪下小廝所送簡帖而展閱的情節(jié)時,小說插入了奸僧寫給楊氏的書信與《訴衷情》詞全文,詞曰:

        知伊夫婿上邊回,懊惱碎情懷。落索環(huán)兒一對,簡子與金釵。

        伊收取,莫疑猜,且開懷。自從別后,孤幃冷落,獨守書齋。

        這首詞的插入并非閑筆,在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上發(fā)揮了關(guān)鍵性作用。因為正是這首詞的內(nèi)容讓皇甫松堅定地認(rèn)為妻子與其他男人有染,由此引出皇甫松回家拷打妻子、丫環(huán)的情節(jié),以及押送妻子、丫環(huán)和送帖小廝到開封府見官的一幕。就在小說情節(jié)高潮即將過去之際,作者信筆又來了兩句詩:

        時間風(fēng)火性,燒了歲寒心。

        然后由此轉(zhuǎn)入皇甫松正月初一到大相國寺上香,意外與妻子相遇,最終查清原委,在另一受害僧人的協(xié)助下將奸僧扭送官府的情節(jié)。至此,小說敘事轉(zhuǎn)入開封府錢大尹審案的階段,小說又有兩句詩:

        兩浙錢王子,吳越國王孫。

        通過詩句將錢大尹不同凡響的身世背景簡括地介紹出來,然后順勢轉(zhuǎn)入錢大尹的斷案情節(jié)。故事結(jié)束后,小說又借書會先生法場抒發(fā)感慨之名,推出一首《南鄉(xiāng)子》詞:

        怎見一僧人,犯濫鋪樓受典刑。案款已成招狀了,遭刑,棒殺髡囚示萬民。

        沿路眾人聽,猶念高王現(xiàn)世音。護(hù)法喜種齊合掌,低聲,果謂金剛不壞身。

        由此,曲終奏雅,圓美地完成了說公案故事而警示萬民的教化目標(biāo)。雖有以小說而行說教之嫌,但由于敘事過程中詩、詞、文交替變化演進(jìn),遂使敘事語言別具一種抑揚(yáng)頓挫之感,因而能夠始終控引讀者的注意力,令其興味盎然地讀完全文。

        十一、結(jié)語

        以詩詞嵌入小說,使其在小說篇章結(jié)構(gòu)中發(fā)揮出不同的修辭功能,應(yīng)該說是中國古代小說家的一種寫作創(chuàng)意,是一種高明的修辭技巧,對于提升小說的審美情趣,提高讀者的閱讀興趣,都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不過,應(yīng)該指出的是,中國古典小說中也有少數(shù)一些作品篇中詩詞數(shù)量過多,詩、詞、文在敘事語言中所占的比例配伍不恰當(dāng),給人的感覺是作者有意在顯擺自己的詩詞才華,是一種顧影自憐的“炫才示雅”[6],或曰是一種自我陶醉的“炫才示巧”[7],那樣效果就適得其反了。

        猜你喜歡
        詩詞小說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5期)2019-10-15 09:06:04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2期)2019-09-21 08:53:16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46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8
        關(guān)注詩詞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0:52
        詩詞之頁
        中國詩歌(2015年1期)2015-06-26 11:57:16
        一本大道东京热无码| 国产日产韩国级片网站| 在线精品国产亚洲av蜜桃|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av一区二区网站|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亚洲日韩欧美| 色播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在线看高清中文字幕一区| 亚洲国产精品日本无码网站 |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无码人妻专区一区二区三区| 极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后入清纯学生妹|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亚洲A∨无码遮挡| 亚洲不卡免费观看av一区二区| 国产三级av在线播放| 最近高清中文在线字幕观看 | 久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百度网盘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1| 亚洲一区久久久狠婷婷|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 日本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老女人亚洲av无|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 无码国模国产在线观看| 国模精品二区|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不卡| 92午夜少妇极品福利无码电影|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 在线 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日本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欧美自拍视频在线|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老妇高潮潮喷到猛进猛出| 国产精品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 无码视频一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