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 江西省尋烏人民醫(yī)院手術麻醉科 , 江西 贛州 342200 )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科創(chuàng)傷就是骨折,其具有突發(fā)性與復雜性,臨床上往往采用手術措施治療該疾病,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其病情早期康復,但患者往往在術后具有強烈的疼痛感,導致其不能積極配合相關醫(yī)師治療,造成最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有研究指出,對該疾病患者術后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療能顯著提高臨床療效,改善其預后及生活質量,促進患者病情早期康復,從而緩解其自身疼痛感[1]。為分析舒適護理對骨折患者不良情緒、疼痛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本院展開研究,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骨折患者68例,隨機分組各34例。觀察組:男21例,女13例;年齡14-72歲,平均年齡為(56.47±11.27)歲;對照組:男22例,女12例;年齡15-71歲,平均年齡為(56.38±10.59)歲。2組患者資料無差異(P>0.05),可比。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檢查確診,均與骨折相符,符合診斷標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本次研究經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系統(tǒng)性疾病;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處于哺乳期或妊娠期婦女[2]。
2 方法:對照組實施日常護理,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同時為其營造良好的病房環(huán)境,確保溫度與濕度均較為適宜,并且定期更換患者床單被罩。觀察組實施舒適護理,具體如下:(1)軀體護理。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病情實際情況合理指導其選擇舒適的體位,在患者骨折懸空部位及受力點放置軟墊,對其肢體支撐力度加以緩解,囑咐患者盡量保持健側臥床或平臥位,在其站立時需利用吊帶屈肘吊起患肢,促進患肢血液循環(huán),從而緩解其患肢腫脹感[3]。(2)疼痛護理。護理人員要定期全面測評患者疼痛程度,采用娛樂、深呼吸、聽音樂等形式轉移其注意力,如果患者疼痛感劇烈,則需在遵醫(yī)囑的前提下給予其適量止痛藥物。(3)心理護理。患者在住院期間往往極易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要積極主動與其交流溝通,紓解患者不良情緒,耐心傾聽其提出的疑問,盡量滿足患者各項合理需求,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結合患者病情實際情況合理開展健康宣教,強化其及家屬對骨折的認知,從而顯著提高治療依從性[4]。(4)其他護理。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保持營養(yǎng)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及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食物,同時結合自身康復情況適當開展功能鍛煉,強化自身免疫力,并且出院后囑咐患者定期回醫(yī)院復診[5]。
4 觀察指標:2組患者不良情緒(SAS與SDS)、護理滿意度及疼痛程度對比。(1)不良情緒:護理前后參照焦慮自評量表(SAS)與抑郁自評量表(SDS),2項評分越低越好。(2)護理滿意度:2組患者出院時填寫健康問卷調查表,分滿意、良好及差3項,滿意率越高越好[6]。(3)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數字評分法(NRS)為參照,評分越低護理效果越顯著。
6 結果
6.1 2組不良情緒比較:與對照組比,觀察組SAS與SDS評分低,P<0.05,見表1。
表1 2組不良情緒對比
6.2 2組護理滿意度及疼痛程度比較:與對照組比,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滿意度及疼痛程度對比(n,%)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骨科創(chuàng)傷就是骨折,其具有較高的發(fā)生率,主要采用外科骨折修復術治療,顯著提高臨床療效,促進其病情早期康復,但是在手術過程中極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創(chuàng)傷,導致患者術后極易出現傷口疼痛等情況,使其自身出現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延緩骨折恢復時間,造成最終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大量研究數據表明,骨折患者在治療期間采用舒適護理措施能顯著提高臨床治療效果,促進其病情早期康復,改善預后,使得最終治療效果較為理想。首先護理人員要結合患者病情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積極主動與其交流溝通,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同時囑咐其謹遵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相關藥物,提高治療依從性[7]。其次,護理人員要通過深呼吸、聽音樂等形式轉移患者注意力,最大化減輕其自身切口疼痛感,如果患者疼痛感較為劇烈,則在遵醫(yī)囑的前提下給予其適量止痛藥。另外,護理人員要囑咐患者保持營養(yǎng)搭配均衡,多食用蔬菜瓜果及營養(yǎng)價值較高食物,結合自身康復情況適當開展體育鍛煉,強化自身免疫力,同時囑咐患者出院后需定期回醫(yī)院復診。因此,對骨折患者實施合理的護理措施具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有效改善其預后及生活質量,從而促進其病情早期康復[8]。
在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比,觀察組SAS與SDS評分低,滿意率高,疼痛程度也低(P<0.05)。由此可證:對骨折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能改善護患關系,紓解其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緩解其自身術后疼痛感,顯著提高護理滿意度,促進患者病情早期康復,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