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茜
家居南寧,其實到過大明山的次數(shù)不少,深入的游玩并不多。也正是這樣一次次的短暫接觸,大明山給我的印象呈現(xiàn)出了其多面性,每一面都有所不同,然而每一面都有其與眾不同的魅力,令我對這座山有著別樣的情感。而每一次與大明山的交際,都給我留下難以磨滅的記憶,這些記憶猶如一道道和弦常常在我的心中奏響。
初次與大明山接觸應該只有十來歲,那個年紀,對什么都充滿好奇,和伙伴一同進入大明山時天色已晚。山上的旅館已經(jīng)沒有空房,只好輾轉順著夜色去到電視臺的一個機站休憩。那里有宿舍,機站里的朋友接待了我們。大明山進入夜晚便安靜起來,四處只有些許蟲兒的輕吟,偶爾的幾聲鳥叫,也是嘰喳劃過便沒了聲息,大山的空曠即可顯現(xiàn)出來。
電視臺的機站宿舍非常簡陋,小小的一間房并列放著兩排高低鐵架床,床全都是空的,只有來了人,才臨時鋪上被蓋。因為機站就只設有一個房可以供來客歇息,所以并沒有男女之分的說法,整個房里除了床就什么都沒有了,一個小小的窗可以看到外面。入住時已是夜晚,窗外黑漆漆一片,寂靜得不得了,透出一份神秘來。房間里的空氣含有大明山的味道,潮濕水汽中帶著樹木的青澀味。我們一行三人,兩女一男,馬虎收拾了一番便安住下來。電視臺機站的朋友小李是通過朋友介紹認識的,第一次邂逅顯得有些拘謹。他統(tǒng)管這里的機房,每天定時查看,長年生活在這個大明山上。而大明山對于他來說,不是一個風景區(qū),而僅僅只是一個工作必須呆下來的地方。小李說,大明山讓人變得沉默,在這里生活,并沒有太多的活動空間,只能安安靜靜地順應著每天的日出而作和日落而息,人會變得不善言談。是啊,長久耽于靜謐中生活,一如法國文豪盧梭置身于瓦爾登湖畔而萬慮盡釋、寵辱皆忘,也許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這對于一個風華正茂的年輕人無疑是種莫名的淬火與考驗。此等樂天知命的超然心態(tài),實在令人為之動容。
小李是個老實人,說話不多,臉上的表情也極少,但處事卻很細心。他帶著我們去看他的機房。機器專用的房間,房里有空調,四季恒溫,幾臺大機器日以繼夜地工作著,同樣沒有聲響,在機房我只能聽到并不嘈雜的電壓聲和空調運轉的聲音。每個機器上都纏著千絲萬縷的數(shù)據(jù)線用于來自城里信號的傳送。小李只是靜靜地觀察這些機器。他看機器時的臉是凝重的,一副非常認真的樣子。小李告訴我,這大明山太寂靜,普通人很難適應,來這里工作的人都是來了又走,走了又來新人,只有他待得最久,因為他喜歡一個人讀書生活,大明山的環(huán)境可以讓他更好地進行思考,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上天的眷顧。
大明山的夜晚很冷,大山里的涼意可以從四面八方滲入房屋里浸透人的肌膚,這樣的夜唯有嚴實地裹緊被子才能入睡。但大明山的安靜卻可以讓人憩然安睡,只要入夢,便一覺睡到了天明。
我醒得早,第二天起床的時候天才微微明亮,穿好衣服到窗邊眺望,只見大山朦朦朧朧地披著一層透白的晨霧。由于是俯視,山上的樹一團團地生長著,青青綠綠的,鋪滿了整座山。這樣看大明山,有種居高臨下的懸空之感,我好像站在一座空中樓閣一般,顯得很不真實。
機站設在大明山一座山峰的頂端,上了樓頂便置身于大明山谷之中了。放眼看去,大明山上的植被郁郁蔥蔥,排列有序的樹木沿著山體連綿延伸。我站在山上再次鳥瞰這個山體,被山中透出的磅礴的氣勢所震撼。哎呀,大明山的寬廣雄壯令我變得渺小啦!
大明山的四周還是和夜晚一樣空寂,只是因為清晨增添了更多的朝氣。天空仿佛一下就光亮起來,所有的綠樹已在眼底清晰呈現(xiàn),樹木的每一枝葉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地上的每一片淡黃色的土地都能盡收眼底。
大明山白色透明的薄霧漸漸散開,隨著天空大亮而逐漸隱沒到了山里。萬物頃刻間共同蘇醒,撲面而來的山風和山間獨有的清新氣味讓人醒了精氣神,清晨帶著涼意把大明山的壯觀山景凝結在每一個瞬間。
那次去大明山也就僅僅只待了一個晚上就告別小李下山了。下山的風景很是迷人,可是記憶里已然全都模糊了。唯有清晨的那一刻體會卻長駐心中,日后但凡想到大明山,我就會想到那個清晨,那次被大明山的磅礴氣勢所震撼的山谷之旅。
專程到大明山看雪景已是多年以后。那個冬天很冷,聽說大明山上有雪,幾個同學穿上了厚厚的棉衣,說要一起去看雪。
車到大明山山腳下,滿眼的綠樹令人懷疑此行的目的,山下的景致實在無法與山上的冰天雪地相提并論。大明山山腳周邊的綠樹努力地吸取著大自然還未完全散去的溫暖,郁郁蔥蔥地自由生長著,樹叢中偶爾還長出點點小花,向大自然展示它們絕美的絢麗?;秀遍g,人像置身于春季,萬物已經(jīng)走過了冬季,正在一點點地蘇醒而準備新一個年輪的生長。一些綠色植物還抽出了芽尖,小小的蟲兒毫無忌憚地跳到游人的身上,不一會兒又跳回綠樹叢中,隱沒到了綠葉之間。腳下的草兒努力地向上伸展,有風掠過,清清爽爽的,帶著綠野獨有的香氣,自然而又清新。人在如春的景致里也就變得快樂起來,張開手臂做幾個伸展動作,臉上不自覺地微笑,情不自禁地沉吟道:這個大明山似乎要春暖大地了!
然而,此行是要去看雪的呀!往山上行去,我們開始探尋雪景。漸漸地,越往高處行越能感覺寒氣滲入身軀。我不自覺地緊了緊身上的衣服,感受天氣中絲絲縷縷的冰雪般寒凍。
人越往山上行走,越是清醒地感受到了冬日嚴寒的氣息。那些日子里,南方氣溫驟降,人還來不及反應過來,便穿上了厚厚的外套。說是真的入了冬季,可人在情感上還停留在深秋的蕭瑟中,無法適應。來之前就聽說,前一天下午,大明山出現(xiàn)了微弱陽光,有些樹上的冰塊開始融化,夜晚山上的氣溫維持在零度以下。是到山上賞雪景的好時機了,于是隨同學而來。
領隊的朋友說,大明山自然風景區(qū)的山上和南寧市區(qū)的氣溫完全不可相提并論,前個夜晚冷空氣便降至零下2℃至5℃,出現(xiàn)了大面積結冰,長約60公里、寬15公里至20公里的大明山山脈處處呈現(xiàn)出一片白茫茫的景象。
從大明山莊至大峽谷,沿途數(shù)公里我們看到了雪景,觀賞到了罕見的霧凇景象。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jié)里,空氣中過于飽和的水氣遇冷凝華而成,是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觀。霧凇形成需要氣溫很低,而且水汽又很充足,能同時具備這兩個形成霧凇的極其重要而又相互矛盾的自然條件更是難得。
大明山上不斷積聚凍粘的白色沉積壓彎了每一棵樹的枝頭,一大片一大片非冰非雪的霧凇把所有的綠樹裝點成了白色,把大明山山景造就成為一個冰天雪地的世界。大明山的一切在冰雪覆蓋之下潔凈得令人窒息,霧凇不但好看而且壯觀,風景區(qū)內滿山遍野的花草樹木全都鑲了白,分外妖嬈。
大明山的雪景把我的思緒凍在了那一刻,大自然中的景觀令我再次震撼。上天用冰雪為山景著色,僅一個“白”字就把大明山的嫵媚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出行前就聽同學們說,這一次“探雪”一定可以欣賞到好風景。果不其然,大明山冬的雪景呈現(xiàn)眼前,一山兩季的穿越趣味非常。
我看到大明山柔美的一面,跟初次的陽剛大有不同,但一望無際的空寂是一樣的,大明山寧靜依然,置身其中,有種莫名的祥和之感。
早已耳聞,廣西有這樣一批勇敢者興起了跳傘運動。跳傘被世人譽為“勇敢者的運動”,從事跳傘運動的人都喜歡這項運動自身的驚險性和挑戰(zhàn)性。不知從何時起,到大明山跳傘成為南寧市年輕人最時髦的極限運動之一。
大明山是一處難得的滑翔勝地,因為大明山上有許多鬼斧神工的峰柱,或孤峰指天獨立,或排列于峭壁懸崖前。傘友們于高空跳傘向下飛翔時看這些奇山很有意思,它們有的像仙人下棋,有的似僧人打坐,有的似臥虎盤龍,也有的橫峰側嶺,非常奇妙,飛行過程中總讓人心曠神怡。
在大明山滑翔共有三個起飛場,在海拔300米、800米、1300米各有一個,全部經(jīng)過人工修整,傘友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技術來選擇場地起飛。在大明山主脈群峰之頂,還有六片天然大草坪,被稱為“天坪仙圩”,草坪四周古木環(huán)繞,中間則長草不長樹,這種地勢相當奇特。降落場地就設在山腳下,有大面積的旱農田可供降落。
勇敢者在大明山上從高地搭著滑翔傘一滑而下,在張開降落傘之前借助空氣動力完成各種動作,在空中飄浮之時盡情俯瞰身下大明山的獨特風景,有種一覽眾山小的快感。眼下可在煙霧繚繞之中看到壯觀的大河谷,高高的兩岸奇峰陡峭,即使是在空中俯瞰,河谷也難以見底。
跳傘可以在高空接近大明山的自然風景,應該是件趣事。人于山峰之巔在向下飛翔的過程中可以變換視野俯觀大明山,在遠離喧囂世界之時,身心與大山自由地貼近,感覺奇異而又迷人的山之風景,這是種非一般的體驗,也是一種到大明山游玩的絕佳方式。我沒有試過這種展翅從天空觀看大明山的運動,但心中是有所向往的。
大明山的迷人之處在于她有太多的側面,有太多令人無法忘懷的景致值得再深入去深度游走,無論以什么樣的目的和什么樣的方式與之親近,大明山都會用她不同的模樣迎接我們的每一次探訪,妙哉!
責任編輯? ?劉燕妮
特邀編輯? ?張? ?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