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財經(jīng)
小張是個在P2P平臺投資受過傷的人。
“投了兩年多P2P沒踩雷,今年一時疏忽大意,雷了4家,10多萬沒了?!比缃裨僬勂疬@些,小張顯得十分平靜。因為公務(wù)員的工作目前很穩(wěn)定,他似乎并沒有什么怨言,只是說近期不會再投P2P了。
另一位王先生是個大學老師,似乎后知后覺?!罢胬琢搜??”聽人說起這家大平臺雷了,他有點不相信,上網(wǎng)一查,才知道相關(guān)報道早已鋪天蓋地。他只說了句“真倒霉!”
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和同辦公室的一位也“踩雷”的老師一起去警方登記了投資和損失情況。而他在另外幾家平臺仍然有一些投資,還沒打算撤回來。
問他為什么還繼續(xù)投P2P,他說:“還有什么好的投資渠道嗎?”我們竟一直無言以對。
在杭州工作的小項在同事眼里是個富二代,因為他是個95后,天天開著寶馬上班。其實熟悉小項的人知道,開車上班,辦公樓下每個月800元的停車費,他也感覺貴了。他還打算在杭州買房,也要靠自己。工作他很拼,有著一般95后沒有的勤奮和成熟,去年底,他一個人的銷售業(yè)績超過了同組其他3個人的總和。
為了早點湊足100萬首付在杭州能買房,他決定冒點風險,拿出60萬積蓄,一半投P2P,一半投數(shù)字貨幣。
投資P2P,小項早已熟悉,薅羊毛的經(jīng)驗已有一年多,從沒踩過雷。這次投出的30萬首投一個平臺3個月,返現(xiàn)3萬,加上年化10%的利息,綜合年化達到50%。因為平臺的運營總監(jiān)是朋友,這個回報讓小項很滿意,當天就充值投資??墒遣坏揭粋€月,就傳出這家平臺兌付危機,6個月過去,小項至今沒有拿到一分錢回款。
投資數(shù)字貨幣,小項是新手。一開始跟著熟悉的朋友買點主流幣,比如比特幣、以太坊等,4月份行情不錯,小項掙了一點。他發(fā)現(xiàn)了掙錢更快的操作,那就是買剛出來的小幣和用杠桿,不幸的是5月中旬以后,行情日下,沒過幾個月,他的30萬只剩下幾萬塊。如今再去問他現(xiàn)在幣怎么樣了,他說“都拋了,不炒了。”
雖然虧了90%的積蓄,但是他沒有任何怨言,還是表現(xiàn)很平淡,似乎是經(jīng)歷過大風大浪的投資人。也許是他覺得還年輕,有扳回的時間和資本。
這些身邊的投資人,少則幾萬、幾十萬,多則百萬的投資損失,但他們并沒有從此把自己的生活弄得很糟糕,還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
其實這也是絕大多數(shù)P2P行業(yè)“中雷”投資人的真實寫照,他們很多人覺得報案麻煩,錢拿回來的希望太渺茫。也有人不想在公安這些地方留下所謂“記錄”,還有人擔心自己參與的是不是非法集資。
孫先生是一家國企類金融部門的主管,之前在銀行工作過一段時間。我們問他現(xiàn)在有什么好的投資渠道,他說了兩個字:“沒有”。他說自己今年買股票虧了不少,現(xiàn)在又不想割肉,這個行情下只能放著。剩下的一點錢,借給了一個熟悉的老板,收益跟P2P差不多。
我們提到,民間借貸其實風險挺高,他說:“總比被P2P雷了好,我是借給熟人,再說民間借貸合法合理,又不是非法集資和高利貸?!弊詈?,他還問了我們一句,你們有什么好的投資掙錢渠道嗎?
我們想說期貨、數(shù)字貨幣、買房,但是都沒有提,因為身邊搞期貨的基本都虧了;對數(shù)字貨幣,很多人說是騙子,只能說是區(qū)塊鏈;而杭州買房,尤其是二套后,不是想買就能買。
葉女士是一家外國語學校的老師,老公是公務(wù)員,兩人都很努力,畢業(yè)幾年有了一點積蓄。因為是朋友,知道我們經(jīng)常做關(guān)于理財方面的資訊,這幾天又來問我們某某平臺能不能投,我們直接說不能投。因為這家平臺的關(guān)聯(lián)大老板早就被列入失信名單。
后來她又問我們是不是某湖網(wǎng)雷了,她說自己忘記錢有沒有提出來,網(wǎng)站已經(jīng)打不開了。我們提醒她趕緊查銀行卡流水記錄,所幸她查了之后,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回款。心有余悸,投資P2P兩年多,這次與“踩雷”擦肩而過。
她說現(xiàn)在各地房價在跌,錢不多,又不敢投資買房,感覺P2P收益還可以,如果有靠譜的平臺,還是想投。
我們知道,她每次來問某某平臺能不能投的時候,是希望我們說可以投的,因為她已經(jīng)做好了投的準備。我們說最好別投,她又開始焦慮到底要不要投。
李先生去年投資P2P中雷后,決定不再投資P2P。一次出差某西部城市,發(fā)現(xiàn)當?shù)睾苡邪l(fā)展前景,相比自己所在的東部城市,房價也不高。于是說服妻子,拿了幾十萬做首付,在這里買了套110平米的房子。沒想到后來因為手續(xù)等各種問題,兩個人為了這套房子飛了4個來回,房子之外包括機票等開銷就花了兩萬多,而一年多過去,房價幾乎沒動。
他告訴我們,天知道這是賠還是賺。我們問為什么選擇在西部買房,他說:“東部二線城市買房,好點的首付也要百萬,買不起!”
80后一代中產(chǎn),幸運的是沒有經(jīng)歷“文革”,也沒忍饑挨餓,不少人接受了高等教育,有了穩(wěn)定工作,在自己所在的城市買了房子,有了幸福的一家子。
80后關(guān)心時政,也是很有情懷的一代。他們關(guān)注中美貿(mào)易戰(zhàn),關(guān)心股市和房價,也熱愛旅行,他們有見識,還有未破滅的奮斗精神。他們認為世界的動向與自己息息相關(guān),雖然他們大多數(shù)人還不足以在世界范圍內(nèi)配置資產(chǎn)。
80后很多人開始焦慮起來。首先是年輕不再,撫養(yǎng)孩子和老人的壓力漸漸加重,大部分家庭應付房貸、車貸、人情往來等之后,積蓄所剩不多。
80后聽說過上世紀80年代日本經(jīng)濟泡沫后消失的10年,也見證了2008年以后美國的經(jīng)濟危機、雷曼兄弟破產(chǎn)……他們知道必須用錢生錢,因為他們經(jīng)歷了雞蛋從兩毛變兩塊。
身邊優(yōu)秀的80后已經(jīng)置業(yè)海外了,而很多人還在股市掙扎,還在考量這家、那家P2P能不能投,雷了怎么辦?酒店式公寓要不要買一套?比特幣要不要買點……
面對股市低迷,存款跑不贏通脹,再買一套房買不起,他們的幾萬元、幾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選擇了P2P、期貨、股權(quán)投資、數(shù)字資產(chǎn)……可是他們沒想到,很多時候摔得很慘。
好奇害死貓。80后的所謂見識開始讓他們焦慮,身上的幾文錢想增值,卻又輸不起,理財之路從未如此艱辛。
80后很多人只向往財富自由、家庭幸福,而身邊的一個90后說:“我們只向往自由?!彼坪跛麄円呀?jīng)擺脫了束縛,可以自由自在地飛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