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德國奧爾夫教學法在我國運用非常普及,奧爾夫教學法注重“原本性”的音樂教育理念,注重音樂元素教學,適合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音樂戲劇中的音樂元素,奧爾夫教學法教學手段包括律動、歌唱、樂器合奏、即興創(chuàng)作等與兒童戲劇相符合,將奧爾夫教學法融入兒童戲劇教學中,不僅可以提升孩子對音樂的審美感受,通過奧爾夫教學手段能提升幼兒表演、身體協(xié)調性、歌唱等能力;奧爾夫教學法強調以兒童喜歡的形式開展音樂教學活動,將其運用到兒童音樂戲劇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優(yōu)化實際教學效果。文章首先對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進行分析,進而提出幾點奧爾夫教學法在兒童音樂戲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對策,促進兒童音樂審美能力、表達能力、創(chuàng)造力等的綜合發(fā)展。
【關鍵詞】奧爾夫教學法;兒童音樂戲劇;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前言
在傳統(tǒng)的兒童音樂戲劇教學中,主要關注于兒童戲劇表演能力的教學,忽略了兒童音樂戲劇中音樂節(jié)奏與語言、音樂與律動的關系,在教學過程中更是忽略了兒童的天性以及認知規(guī)律,因此難以激發(fā)兒童對音樂戲劇的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效果不夠理想。通過引入德國奧爾夫教學法,充分尊重兒童的學習主體地位,對教學過程進行合理設計,融入兒童喜歡并且能夠掌握的音樂元素,使用容易上手的奧爾夫樂器,不僅可以讓兒童歌唱、表演、律動還可以讓兒童通過演奏去展現(xiàn)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可以對音樂戲劇教學效果有明顯改善,真正實現(xiàn)音樂藝術教育目標。
一、奧爾夫教學法的特點
奧爾夫教學法是由德國教育家奧爾夫提出的一種音樂教育方法,又被稱為元素音樂教育法。從其核心理念來看,奧爾夫教學法關注于兒童的原本性,強調兒童是學習主體的地位,可以用兒童喜歡的形式學習音樂、表達音樂,并從中反映出兒童的特質。在此情況下,能夠為兒童帶來良好的音樂學習體驗,引導兒童發(fā)現(xiàn)音樂藝術的魅力,從而激發(fā)其內在學習興趣。在奧爾夫眼中,音樂中的唱、跳、演奏都是兒童本身擁有的能力,通過引導兒童進行自由的表達,可以使其達到一種身心愉悅狀態(tài),并使兒童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充分激發(fā)。然后再通過外界的引導和幫助,讓兒童能夠維持這種愉悅的音樂學習體驗,并從中得到收獲。因此,將奧爾夫教學法運用到兒童音樂戲劇教學過程中,可以有效改善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弊病,讓音樂教育回歸本源,培養(yǎng)兒童的音樂核心素養(yǎng)。
二、奧爾夫教學法在兒童音樂戲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應用
(一)引導兒童自然的表現(xiàn)音樂
在奧爾夫教學法中首先強調兒童的學習狀態(tài),只有在自然狀態(tài)下學習音樂知識、嘗試音樂表達,才能讓兒童感受到音樂藝術的魅力。在兒童音樂戲劇教學過程中,由于兒童沒有接觸過音樂戲劇,對這種藝術形式較為陌生,直接講授相關理論知識,不僅兒童難以理解,還容易產生對音樂戲劇學習的反感。在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下,教師可以引導兒童直接跟隨音樂戲劇進行自由的音樂表達,通過模仿、打拍子、哼唱等形式,按照自己的意愿體會這種音樂藝術。兒童天生活潑好動,讓兒童在音樂戲劇學習過程中切實“動”起來,能夠有效激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另外,在兒童模仿的過程中,也可以更好的了解音樂戲劇風格和形式,建立具象化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再以巧妙的方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兒童會更容易接受。一些對于音樂戲劇比較感興趣的兒童,還會主動涉獵更多有關知識,從而發(fā)揮兒童的自主學習作用,打破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的局限性。
(二)讓兒童在角色代入中體驗音樂
在兒童的音樂體驗過程中,除了要引導兒童掌握音樂節(jié)奏、風格等外在表現(xiàn)形式,還要通過采取適當?shù)囊龑Х椒?,使兒童能夠體會到音樂表達的情感。在兒童音樂戲劇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兒童帶入到具體的戲劇角色中,對其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產生更深刻的理解。比如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頭飾、舞臺服裝為兒童進行裝扮,讓兒童分別扮演音樂戲劇中的不同角色。在此過程中,不需要對兒童的舞臺表現(xiàn)作出嚴格要求,應讓兒童在身心放松的狀態(tài)下,更好的代入到所扮演的角色中。音樂本身是一門表達人類情感的藝術,任何音樂戲劇作品的創(chuàng)作,都離不開藝術家情感的投入。兒童在角色扮演過程中,會更容易與藝術家情感產生共鳴,有利于提升兒童的音樂素養(yǎng)。此外,兒童天生具有較強的模仿能力,在扮演具體音樂戲劇角色的過程中,也可以掌握音樂戲劇表達技巧。通過以這種兒童喜歡的形式完成知識技能的鍛煉過程,可以順利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
(三)鼓勵兒童在音樂活動中學會創(chuàng)造
最后,在奧爾夫教學法的應用過程中,也需要重視兒童音樂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在兒童掌握了一定的音樂審美能力、演唱技巧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鼓勵兒童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以新穎的形式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戲劇的理解。比如在上述音樂戲劇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聯(lián)系兒童學習過的烏鴉喝水、龜兔賽跑等童話故事,讓兒童自編自導音樂戲劇,盡情享受音樂表達的樂趣。在兒童通過肢體律動感受音樂旋律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鼓勵兒童嘗試畫出旋律線,更好的把握旋律走向。通過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引導兒童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音樂。在此情況下,也可以建立音樂戲劇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活動的聯(lián)系性,啟發(fā)兒童的智力發(fā)展,促進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從而實現(xiàn)兒童音樂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適合于兒童音樂戲劇教學的科學教學方法,能夠避免兒童音樂戲劇教學的“功利化”現(xiàn)象,讓兒童真正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快樂。同時巧妙運用奧爾夫教學法,也可以激發(fā)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優(yōu)化兒童音樂表現(xiàn)力和音樂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效果,具有多方面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胡藝蘭,羅立章.奧爾夫教學法在兒童音樂教育中的運用[J].大舞臺,(9).
[2]葉晨雯.奧爾夫教學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 戲劇之家,2017(10).
作者簡介:鄒燕妃(1989—),女,漢族,上海電影藝術職業(yè)學院,音樂教學法教師,畢業(yè)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yè)研究方向綜合音樂教學法方向;2019年7月參加澳門教育青年局學校發(fā)展計劃項目為澳門幼兒園教師進行音樂教學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