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微
所謂媒介素養(yǎng)也就是在面對媒介傳遞的相關信息過程中,就是新聞編輯工作者對相關的內(nèi)容進行選擇、分辨等能力,在海量信息中搜尋有較高價值的新聞內(nèi)容。但當今新媒體時代,將新聞編輯“守門員”的地位弱化,主要因為當今的新聞多以網(wǎng)絡為主要的傳播渠道之一,同時也改變了傳統(tǒng)新聞編輯處理、獲取信息的方式。因此,當今時代的新聞編輯應該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和需求,轉變思想、提升技能、優(yōu)化知識,從而提升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滿足當今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聞媒體傳播需求。
在新聞編輯實際工作中,不僅要注重信息產(chǎn)品使用者的感受,同時還要展現(xiàn)更為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并且還需要擁有強大的新聞價值判斷能力,從而滿足受眾各種不同訴求,如此,才可以把握住關鍵,實現(xiàn)傳播更為準確、有效的新聞。
在當今新媒體的大環(huán)境之下,無論是新聞主播還是渠道方面,都呈現(xiàn)出多元化的狀態(tài),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社會輿論的引導、新聞的傳播工作,當今新聞編輯的工作,不僅要更為注重使用者感受,同時還要提升新聞產(chǎn)品質(zhì)量。因此,新聞編輯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對當前的信息發(fā)展趨勢進行深入分析和研判,按照使用這的訴求來完成和發(fā)布新聞信息,呈現(xiàn)出使用這體驗設計的模式,提升新聞質(zhì)量。
當今的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成為不僅可以從不同媒體獲取新聞信息,還可以以自身專業(yè)知識來對信息進行處理的復合型人才,才可以適應當今新媒體環(huán)境的發(fā)展。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自身的媒介素養(yǎng),有效的改變新聞傳播的無需狀態(tài),保證其具有吸引力的同時具有良好的客觀性等等。實際工作中,客觀因素也正是當前新聞編輯工作的更高標準、更嚴格的工作要求,新聞編輯不僅要了解當前新媒體時代新聞的走向,還要了解媒體屬性,準確掌握受眾喜好。當今時代,受眾群體在知識方面更為寬廣,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聞編輯必須不遺余力地更為深入、具體、全面的對新聞事件進行描述,從而得到認同,這也是當今新聞編輯工作者知識結構方面更高的要求。
當今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yǎng)之一就是,可以客觀地進行評價、挖掘新聞的正面價值能力。基于當前越來越激烈的新聞編輯、非專業(yè)新聞信息傳播人員的競爭,當前新聞編輯必須要正確判斷、加工、再創(chuàng)造新聞價值,才可以保持新聞工作者一致的宗旨。與此同時,要秉持真實性、客觀性的原則來對待新聞信息,切忌不可以捏造新聞等行為來提升影響力。當今時代的新聞編輯不僅要以更為專業(yè)的專業(yè)水平作為資深的媒介素養(yǎng),同時,還要更為深入的挖掘新聞的線索,從而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
自媒體讓每個自然人都成為“記者”,因此,當今的新聞編輯要從海量的圖片、稿件等信息中進行稿件整合、把控政治信息,需要快速、且準確處理的能力,要對虛假新聞信息進行剔除和地址,從而保證新聞的價值。因此,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具有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以及對新聞信息較強的甄別能力。新聞編輯在工作中要提升自身的黨性、政治性,牢記自身工作職責和立場,以正面的新聞來引導民眾,發(fā)揮新聞對促進社會發(fā)展的良好作用。
基于當前新媒體的沖擊,新聞編輯的主觀價值與傳統(tǒng)新聞編輯工作發(fā)生了巨大改變。新聞編輯過去的工作目標自安于服務大眾并給大眾呈現(xiàn)真相,以公平、全面、客觀的準則來捕捉、處理新聞。但當前新媒體時代下有更多的干擾性信息的存在影響了新聞編輯工作,從而需要新聞編輯轉變對新聞價值判斷的觀念,這也就對其認知、實踐發(fā)生差異。例如,在實際新聞編輯工作中,很多新聞編輯為了博人眼球,便強化了新聞而弱化正能量新聞。
當今新媒體時代,信息不再稀缺,新聞編輯無法對信息有特殊的處理權限和占有權限。并且當今新媒體時代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進行信息生產(chǎn)和傳播,擁有絕對的新聞評論、報道的權利。基于這種情況,導致當今的新聞編輯職責發(fā)生改變,工作重點也隨之改變,其需要甄別、審核海量信息,對信息作出謹慎處理,這也是當今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主要職業(yè)技能。
當今新媒體環(huán)境下,新聞編輯需要以其專業(yè)能力、技能來防止、避免信息泛濫帶來的負面影響。當今人們獲取信息渠道十分便利,但相對的對這些信息進行獲取、處理則增加了難度。因此,當今新聞編輯工作者要提升自身的新聞敏銳性,與讀者、記者進行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應該以參與者的身份積極參與其中并獲取信息,從而提升新聞的新鮮度和現(xiàn)實價值。
當前各類媒體傳遞著民生百態(tài)、時事新聞等普遍關注類的新聞,其中還有一些嘩眾取寵的內(nèi)容。受眾也需要在海量信息中去偽存真,得到更為高品質(zhì)的新聞,這也就對當今的新聞編輯政治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簡單來說,當今人們的價值觀受到當今新聞環(huán)境的巨大影響,從而產(chǎn)生受眾能否避免不良價值觀的侵染,新聞編輯還能否保持原有的政治素養(yǎng),這都是當今新媒體時代的重要問題。當今時代的新聞編輯需要以社會責任為指導,將樹立媒體公信力作為奮斗的目標。
當今新媒體環(huán)境下的新聞編輯需要在眾多來自多元化渠道的信息進行虛假信息鑒別。因此,必須要提升自身的新聞信息判斷能力來遏制虛假新聞,其主要目的為了避免此類新聞會在社會中造成不良影響。另外,新聞編輯工作者應該提升自身的新聞敏感性及辨別能力,對新聞信息進行篩選,找出其中具有價值的新聞信息,進而對人們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強大的政治敏銳性、鑒別能力都是當今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同時還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相應的理論水平,要從思想、政治覺悟等多方面與我國黨中央保持一致,重大局,講政治,在黨性原則等多方面不可以出現(xiàn)問題。因為新聞信息具有覆蓋面廣等諸多特點,因此,如果在發(fā)布信息過程中出現(xiàn)某些政治紕漏,其負面影響將不可估量。因此,新聞編輯必須具有相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強化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進而最終提升思想政治素質(zhì),尤其是在進行政治新聞的報道過程中,更要有良好的政治敏銳性和理論水平。
在當今新媒體環(huán)境下進行新聞畫面的制作過程中,必須要符合受眾偏好并與節(jié)目主題一致,因此必須要應用科學的剪接邏輯和選擇方法。因此,新聞編輯必須借助新媒介來提升對新媒體的應用能力,從而更深層次的提煉出更有價值的新聞。首先所剪接畫面要符合受眾的視覺結構,聲音與畫面之間要形成良好的滲透,尤其是在畫面的細節(jié)部分,更是要靈活的運用聲音。同時還要充分應用疊畫、屏幕分割等多種技術手段來保證鏡頭連接順暢,滿足觀眾視覺心理,因此,當今時代新聞編輯必須借助多種渠道進行研修,接受更為專業(yè)的培訓,在平日工作中更廣范圍的搜集新聞素材和信息,從而強化自身能力。
新媒體時代改變了傳統(tǒng)的媒體信息傳播模式,因此,當今時代的新聞編輯要更為努力進行研修,提升自身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擴大信息傳播影響力。因此,新媒體是一種契機,新聞編輯應該構建相應的媒介素養(yǎng),來提升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