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旭昕
(阜新林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遼寧 阜新 123000)
文冠果,又被稱為文官果、文冠木等,是無患子科文冠果屬落葉灌木或者小喬木樹種,屬于溫帶樹種。20世紀末時我國文冠果林的種植面積超過5萬hm2,其中遼寧省的種植面積較大,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期就超過1萬hm2。隨著文冠果被作為生物柴油原料樹種發(fā)展之后,其在北方地區(qū)得到了大力發(fā)展。文冠果具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在各類土壤上均能可生長,在一些年降水量很少的干旱地區(qū)均可生長,大面積分布于我國的北方地區(qū),其野生林多數在水土貧瘠、水土流失現象嚴重的地方分布,但是普遍結實率極低,在土質肥沃的地方結實情況較好。但是文冠果具有很強的萌枝能力,一般栽植3年后即可結果,但是產量不高,可以通過適當整形修剪,培養(yǎng)出豐產穩(wěn)產的樹型,以提高產量。
(1)綠化價值。文冠果的樹形優(yōu)美,白色的花瓣基部還有一些黃紅色的斑暈,可以作為城市綠化的先鋒樹種;而且其抗旱、抗寒能力強,耐貧瘠,防風固沙效果好,繁殖容易,發(fā)生病蟲害的程度輕。
(2)藥用價值。文冠果屬于珍稀的藥用樹種,其含有的皂苷有很好的抗癌功效,種仁中提取的某種物質可以治療心臟病、老年癡呆、腹瀉等疾病。枝葉等部分提取的藥用成分對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治療有一定的功效,花萼片中的岑皮苷,在抗痙攣、安眠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3)能源價值。文冠果作為一種珍稀的木本油料作物,為我國特有,被國家相關部門列為生物柴油生產原料的樹種之一,發(fā)展前景十分廣闊。文冠果種子中含油率平均達到35%左右,種仁中更高,平均達到了60%左右,甚至有達到70%的,蛋白質含量平均為27%,粗纖維含量平均為1.6%左右;油分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到94%,其中油酸、亞油酸含量分別占57%、37%左右,比核桃油、茶籽油、橄欖油等植物油。各種植物油脂中,文冠果中提取的優(yōu)質凝固點最低,因此提取的甾醇類作物可以作為液晶的原材料。
一般很多實生文冠果園內樹木類型混雜,品質良莠不齊,在很大程度上對其產量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在管理條件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優(yōu)良品種平均產量普遍高于普通文冠果樹種,增幅在168%~182%。因此栽培文冠果時一定要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以選擇優(yōu)系嫁接苗進行造林最佳,通過高接換優(yōu)技術等的應用,在提高文冠果單位面積產量上有著明顯的作用。研究表明,在連續(xù)3年對實生文冠果園內超過1000株苗木進行調查后,發(fā)現每年平均不結果的樹占總文冠果樹的比例占16.28%,產量單株低于1kg的樹占比超過59%,這些產量加起來在總產中占比只有33%左右,而選擇優(yōu)良的品種后,如果單株產量超過1kg,其樹木的數量只占文冠果樹的24%左右,但是產量卻在總產量占比超過66%,由此可知選擇產量高的優(yōu)良品質極為重要。
適度密植,一般以株行距2 m×3 m左右為宜。種植前提前挖好穴(80 cm見方),施入有機肥60 kg/穴、過磷酸鈣0.8 kg/穴、碳銨0.8 kg/穴作為底肥。栽植的時間可以在春季、秋季進行,春季栽植的時間要選在土壤解凍之后苗木萌芽之前進行,秋季栽培宜安排在苗木葉片凋落、土壤上凍之前進行。栽植的深度不宜過深,放入穴底后稍微往上提1~2 cm。
文冠果屬于喜光性樹種,其適應能力比較強,抗旱、耐寒,耐土壤貧瘠,幾乎在各類土壤上均可生長。即使是這樣文冠果對土壤要求不高,但是盡量滿足文冠果的最佳生長條件。有研究表明,在沙壤土或石灰質土上,特別是有機質且氮、磷、鉀含量較多的上述土壤中,這種林地土壤最適合其生長。因此在建園時盡量選擇在向陽、背風的緩坡地,以土層肥沃、通透性佳、易排水、灌溉條件良好、微堿性沙壤土或石灰質土為最佳。
文冠果的樹形有多種,包括疏散分層形、圓頭形、開心形等,由于文冠果屬于喜光性樹種,豐產優(yōu)產的樹形包括開心形、多主枝叢生型,這些樹形的樹枝伸開,可以更好地接受陽光,光合效率更佳,而疏散分層形等樹形的夜幕層厚,樹冠外圍呈傘狀,內部光線不足,對結實不利。因此,可借鑒蘋果等樹種植物,在花期及時疏花、減少多余幼果帶來不必要損失,是一項重要的豐產措施。
每年的秋季在深翻土壤的基礎上施入基肥,遼寧省一般時間以10月中上旬為宜,施肥量為有機肥30.0~45.0 t/hm2,適當結合土壤的實際情況搭配施入復合肥(1.0 kg/株左右)、微量元素肥等。追肥每年實施3~4次。灌水要在施肥的基礎上進行,注意做好防旱排澇工作。
文冠果的花有不可孕花、可孕花,可孕花的雄花器能夠正常的發(fā)育,授粉受精后可以結實,但是也有的雄花器比較完整,但是其花粉無法正常授粉受精,此種情況一般在頂花芽上比較多。為了提高坐果率,可以將一些不孕花及時疏除掉,避免與可孕花爭奪養(yǎng)分,使坐果率增加,最終實現豐產的目標。果樹實現豐產的重要基礎是人工授粉。為了提高文冠果的結果率,可在其處于開花高峰期時在園內進行人工輔助授粉,經過人工授粉后一般坐果率比自然授粉情況下的坐果率高10%左右。
文冠果處于花期或者剛結果時,為了避免發(fā)生落花落果現象,要及時噴施萘乙酸、硼酸等脫離抑制劑,并為花果的發(fā)育補充適量的微量元素肥。文冠果進入開花高峰期時,在沒有風的清晨或者傍晚施入硫酸亞鐵稀溶液或者吲哚乙酸稀釋液等。文冠果處于花期時不可噴水過多,適當減少噴水的次數及用量,可以促進坐果,但是注意也不能缺乏水分,因為文冠果的花期相對較短,柱頭、花藥容易干縮,柱頭上少量的水可以使花粉更容易粘附上。
文冠果的樹盤下覆蓋1層墊草,既可以積蓄雨水、減少水土流失,又可降低土壤中的水分蒸發(fā)、提高地溫,而且腐爛后的草還可以作為文冠果的有機肥,達到提高文冠果園內土壤中含水量及養(yǎng)分含量、保墑的作用。研究表明通過在文冠果園內覆蓋草后,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提高約10%。一般樹盤覆蓋雜草的時間宜安排在每年的6~8月,覆蓋的厚度至少要在15 cm以上,為了避免風吹走草,可在上方壓上一層薄土。
文冠果采收時盡量不要對枝干產生損害。果實用修枝剪或者用手采收,采回后攤在陰涼處晾曬,當果實表面產生裂口后即可脫殼,脫下的殼與種子分開放置,種子可用于榨油等,種殼可入藥。
文冠果作為我國特有植物,其適應性強,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為了提高文冠果的生長發(fā)育達到豐產的效果,在選種上提高良種質量及優(yōu)良的嫁接苗木;盡量在沙質土或者石灰質土上建立果園;種植密度控制在2 m×3 m行間距之間,深度適宜;把開心形、多主枝叢生型作為主要修剪樹形;采用有機肥和復合肥混合施肥,每年可追肥3~4次;增加外源激素的施用和及時去除不孕花,提高開花做果率;增加覆蓋,保水保溫,提高土壤墑情。同時還要加強文冠果后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