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麟
天府美自古堰來。
——題記
云蒸霧蔚,遠山含翠。這就是我對都江堰最深的印象。
炎炎七月,我迎著細雨而來。明明是盛夏,這細雨卻恍如一場江南的杏花雨,化在風里,沾衣不濕。
都江堰的牌匾內(nèi)外,如兩個紅塵相織,一方是現(xiàn)代都市,一方是古堰山水,卻各有對方的影子。
初入古堰,滿目蔥蘢。亭臺樓閣妝點著蒼翠,若隱若現(xiàn)。雕像林立,每一座雕像都在默默地訴說一段歷史,相互承接,拼起了古堰悠悠歲月。
沿路向前,拾級而上,是伏龍觀。觀內(nèi)靜立著李冰石像,千年以來,它守著都江堰,歷盡滄桑。伏龍觀藏有一段神話,那是天府人對李冰的感激。
從伏龍觀出來直奔寶瓶口。遠處奔來的岷江之水與岸邊巖石相擁,激成白浪,碎在石上,再奔流而去,毫不留戀,像是知道它們終會隨自然變遷再度相見。
穿過窄小的索橋,沿著江畔漫步,看著身旁風光如畫。細雨無須傘,只消笑面歡語,就完全避了暑氣,自在享受這美景。
飛沙堰波光粼粼,不禁讓人聯(lián)想到這里流傳的傳說,仿佛真的有龍在水底巡游,鱗片閃閃發(fā)光,化為河面上一片片水紋。
再往遠處看,是幾座青山,恰似寫意的水墨丹青,含著黛色,寥寥幾筆便勾勒出了神韻,空靈清秀。遠山隱約,與縹緲天空合為一體。而飛沙堰遠處的山,不論遠近,幾乎都有云霧繚繞,仙氣縹緲。好像自我踏上這片土地以來,所有美景都匯成了一幅徐徐展開的畫卷,然后在這云山霧罩中到達盡頭。
于是,這都江堰讓人沉醉的山水云圖,便成了我對都江堰印象的剪影。
古堰治水。
都江堰巧奪天工的設(shè)計,在如今看來,也是極妙。而都江堰的美,更是讓我流連忘返。
步出景區(qū)大門之際,回望不遠處的群雕,才恍然驚覺,不論是都江堰本身治水的工程,還是現(xiàn)在的蔥蘢美色,都值得欣賞和贊許。
(浙江新昌縣七星中學詩路文學社)
點評
小作者游覽都江堰,沒有流水賬似的僅僅寫自己的行蹤,而是重點著墨于都江堰這個景觀中自然之美與設(shè)計之妙,其中更是蘊藏著小作者對李冰的無限敬仰。這一切,的確值得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