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鐵林
摘? 要:健康理念已深入人心,健康行為已成社會常態(tài),在社會可供人們運動的場地與設施捉襟見肘的狀態(tài)下,學校體育場館設施開放已成為必然。作為培養(yǎng)人、教育人的場所,在學校體育場館設施開放后面臨諸多的難題,困難出現(xiàn)如何解決以保證如初運轉,本文嘗試著從制度約束、資金籌措、人員明確、時間保證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可操作的見解,以維護保護學校教學秩序的穩(wěn)定,保障師生平安。
關鍵詞:農(nóng)村學校體育場館? 開放?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19)09(c)-0203-02
隨著《“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和《全民健身條例》的頒布,人們健康理念的逐步認識和提高,依據(jù)國家、省和《南通市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管理辦法(試行)》(通政規(guī)[2016]4號)文件精神,如皋市各地區(qū)、各學校陸續(xù)將學校體育場館陸續(xù)對社會開放。自開放以來,確實滿足了鍛煉人群的需要,與此同時也給學校的各方面管理提出了新的難題,主要集中在人員管理、設施維護、安全鍛煉、資金保證等環(huán)節(jié),如何確保在開放學校體育場館滿足人們鍛煉需求的同時,又做到安全有效。筆者就我市農(nóng)村學校各家做法,綜合之長,以期對體育場館特別是農(nóng)村學校的體育場館設施管理有序有所幫助。
1? 農(nóng)村學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存在的問題
1.1 人員守紀如何保證
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對外開放之后,校園內(nèi)出現(xiàn)鍛煉人群,呈現(xiàn)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說明人們的健康意識有了極大提升,能注意到自身的健康,用實際行動維護和保持健康,可喜可賀。然而鍛煉人群來自于不同的階層,受教育的程度和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自律到什么程度難以揣測。應該說,絕大多數(shù)鍛煉者還是能夠聽從校園管理者的管理,甚至能自覺維護學校紀律。但是,依然有少數(shù)的人員我行我素,難聽勸阻,不僅打擾寧靜的校園而且不愛護體育設施,致使學校公共財物蒙受損失。如何保證鍛煉人員遵守管理,確實是到難題。
1.2 鍛煉安全如何保證
提到鍛煉安全問題,自然會聯(lián)想到蘇州日報2018年2月27日報道的蘇州市虎丘法院審理的一起校園操場對公眾開放發(fā)生的“一名踢球者把一名跑步者撞成了脾臟破裂”安全事故民事索賠案件。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對外開放本是利民的實事,能夠最大程度滿足廣大鍛煉者及體育愛好者的需求,解決了無場地的痛苦,可誰曾想會釀成意外之禍。這屬于外來人員的鍛煉事故,除此之外還有師生安全責任問題。因此,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并不是一拍腦袋就能決定的事情,需要周全考慮,尤其上下都極為關注的安全問題,若沒有有力的舉措,最終還會由此而夭折。
1.3 資金來源如何保證
眾所周知,體育場館設施運轉都會遭遇到資金問題,其中涉及到設施的維護、場館的維修、人員的補貼等系列,尤其是體育場館設施對外開放之后,其損耗加快,補貼平添等因素尤為凸顯。對于農(nóng)村學校辦學硬件都是依靠當?shù)卣斦С?,財政的好壞決定著學校硬件的水平。這么多年來,如東縣各級政府對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有了辦學水平的逐步提升,教學質量高位走強。如今,在體育場館設施這一塊又超計劃持續(xù)投入,顯然預算超出。資金渠道從何而來,確實困擾了開放之后的運轉。
1.4 時間安排如何保證
學校是辦學場所,有自己的作息時間,不容外界打擾。作為公益事業(yè)的體育場館設施開放之后,怎樣把學校教學時段與外來鍛煉人員時間錯開,即教學與鍛煉兩不干擾,需要有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農(nóng)村小學沒有晚自習,可以在學生放學回家后開放進行鍛煉,而初高中學校晚自習的存在,在鍛煉時間上需要一個合理的時間段的安排,做到既不打擾學生學習,又能滿足鍛煉人群的需求。
2? 解決農(nóng)村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后問題的策略
2.1 制定規(guī)章制度,宣傳標示為主
不可否認的是,外來鍛煉人員來自社會各個階層,素質參差不齊。學校本是教育人的場所,文明之地,靜雅之居,尤其不允許有喧囂之聲不雅之舉破壞營造不易的清寧環(huán)境。作為體育場館設施開放的具體實施者學校方事先為此應向上級部門請示,懇請以政府為龍頭,出臺有關文件,與下屬各級部門簽訂安全守紀責任狀,做好細致的宣傳。在此基礎上,開放設施的學校制定詳實的各項管理制度,醒目處標示,讓外來鍛煉者進入校門就能清晰的看到。學校體育設施開放值班人員全程管理,對于不守章程者予以勸導。眾人均知,大多數(shù)學校教學區(qū)與運動場是相隔的,能保證最大限度的互不干擾。若條件允許,可在運動場所修建一門,能夠使教學區(qū)不受影響,師生安全責任問題也可以得到妥善處理。
2.2 明確鍛煉人群,實施有效管理
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fā)《“健康中國2030”規(guī)劃綱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成為中國體育改革的重點。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免費開放學校體育場館供鍛煉人群使用已成必然。在實施過程中對外公示開放體育設施項目,明確開放的時間,對所有鍛煉健身人員實行持卡入校。具體要求鍛煉健身人員之前憑二代身份證、社???、學生校園卡等有效證件,在學校指定的部門辦理實名制健身卡,鍛煉時憑卡進入,做到一卡一人,人卡對應。辦卡同時引導健身者購買運動傷害類保險,使得提供場地設施方、鍛煉者互安。作為校方要為此提前制定《入校健身管理規(guī)定》,張貼《學校體育設施使用須知》,并相應建立鍛煉健身指導組,主要由體育教師和社會體育指導員組成指導鍛煉健身人員的身體練習,確保在健身科學化、有效化下鍛煉。除此之外,學校還就緊急情況做了詳細的“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機構、人員、方法落實到人,對外開放時間安排專人巡視,隨時處理意外狀況。體育場館設施處出示鍛煉時需要注意的事項,以此警示鍛煉者要遵循安全要求,最大限度保證鍛煉人員的遵章守紀,將傷害事故扼殺在搖籃里。為了實施有效管理,借鑒“港人治港”的方法,在登記辦理健身證鍛煉健身人員間建立會員,建立定期值班,讓鍛煉的人員分工,選出組長,每天由組長牽頭做好相關工作,利用社會人管理社會人。此項舉措不是指揮誰,只是監(jiān)督,共同維護鍛煉健身美好的團體,確保校園安全,杜絕傷害事故發(fā)生。
2.3 多方籌措資金,確保運行通暢
學校體育場館開放后,隨著場地、器材使用頻率增加,勢必會帶來不同程度的磨損,僅僅憑借著農(nóng)村學校特別是人員規(guī)模小的學校顯然難以承受維修、維護、補貼等費用?;诖?,筆者認為,要解決好資金問題可以從自籌、爭取、冠名、贊助等環(huán)節(jié)入手。學校的公用經(jīng)費是固定的,每月的水費、電費、通話費、印刷費等是相對固定的,剔出這些開支后,學生數(shù)少的學校難以全部承當維持額外的修理費用。觀點中以為采取幾個一點的辦法,即學校出一點,地方政府出一點,教育主管部門出一點,爭取有實力的企業(yè)出一點,合力確保資金到位,保證體育場館中場地、器材能長期供鍛煉健身者使用,如此能夠開放鍛煉健身長期堅持。多年來,如皋市各鎮(zhèn)均有著自己傳統(tǒng)體育項目,在本地區(qū)有著一定的影響,也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項目運動愛好者。開放之后,可以與有一定經(jīng)濟實力又愛好運動的社會人士溝通、聯(lián)絡,心甘情愿贊助學校,解決農(nóng)村學校在經(jīng)濟上困境。當然還可以,就體育場館開放收取一定的費用,以保證運行暢通。
2.4 合理安排時間,維保教學有序
為了搞清我市農(nóng)村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對外開放時間的安排情況,筆者利用休息時間對市域內(nèi)農(nóng)村學校體育場館設施情況作了詳細的了解,各學校都很重視,并為此召開過專題會議,幾輪討論定稿張貼,不僅給鍛煉人士一個答復,也給校內(nèi)教師有一個提前量,雙方收益。以筆者學校對開放的時間安排為例:5月1日后至10月1日前這段期間,非節(jié)假日周一至周四有寄宿生在校,白天不開放,晚上開放時間為“18:30~20:30”,其余月份開放時間為“18:30~20:00”;周五、周六開放時間為“18:00~21:00”,周日不開放。節(jié)假日期間,上午不開放,下午為“14:00~17:30”、晚上18:00~20:30。若學校有活動,學校體育場館設施開放取消。運行后可知,社會人與校內(nèi)人無交集,與學生沒接觸,各自區(qū)域,各自忙碌,一切如初。
其實,學校體育場館設施的開放,不僅僅是針對社會人員,學校教師、學生應明知“近水樓臺先得月”的道理,抓住身邊的資源,有效利用的資源,鍛煉好身體,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有良好的身體才能更好地服務于課堂,為培養(yǎng)下一代而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 賈洪洲.學校體育場館可持續(xù)開放的困境與對策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4(5):141-144.
[2] 楊毅萍.我國中小學體育場館對外開放的實施障礙及對策[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6(12):31-34.
[3] 李蘭香.高校體育場館對外開放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研究[J].速讀,2018(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