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時代,學習完語文課文后,老師總會甩出一個值得沉思的問題: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對于這一問題的回答,往往不是簡單的文字疊加,而是需要通過閱讀文章而跳出文章,上升到一個精神和價值的高度去審視和提煉。
關(guān)于思想的定義,《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客觀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識中經(jīng)過思維活動而產(chǎn)生的結(jié)果。這就表明,思想的產(chǎn)生至少需要兩個條件,首先,需要有客觀存在,然后,這種客觀存在必須經(jīng)過思維活動,也就是人腦的加工,才能成為一種思想。然而,這種經(jīng)過加工的思想是否正確,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實踐上,看能否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只有通過實踐檢驗的思想,才能發(fā)揮出巨大的作用,這一過程通常是潤物無聲的,正如列·托爾斯泰所說:思想上的努力,正如可以長出大樹的種子一般,在眼睛里是看不見的。但人類社會生活的明顯的變化正發(fā)生于其中。
宋周敦頤在《通書·文辭》中說:“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庸,徒飾也,況虛車乎?!痹谶@里,周敦頤將“文”比喻成車,“道”像車上所載之貨物,通過車的運載,可以達到目的地。文字也就成為了傳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在編者看來,“道”也可以是一種思想,通過“文”的承載,外化出更強大的力量。
恩格斯說:思維著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麗的花朵。思想不能是一直不變的??陀^存在在變,人的思維在變,思想就會一直推陳出新,一成不變的思想遲早會被淘汰,只有不斷“思維著”才能綻放出最神奇最美麗的花朵。恩格斯給予這種“與時俱進”的精神極高的評價。
在現(xiàn)在所謂“人人都有麥克風”的時代,做有思想的內(nèi)容,既是編輯、記者的立身之本,也是媒體的生存之道。只有融入了思想的雜志,才是有內(nèi)容的,有溫度的,有口碑的。
《問俗——黃河的祈福》
作者:周彬
出版社: 三晉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9月
頁數(shù):256頁
定價:55元
裝幀:平裝
ISBN:978-7-5457-1914-7
黃河無言,兩岸鄉(xiāng)民用自己的方式年復一年地代言著她的祈禱,用自己的方式抒發(fā)著對她的敬畏。而作者用會說話的構(gòu)圖和有鏡頭感的文字,將這些虔誠的儀式一一呈現(xiàn)?!秵査住S河的祈福》是作者十余年行攝黃河的記錄,展現(xiàn)了12種黃河邊上人神對話的儀式,幾乎每種儀式都來自遠古的傳承。這些人文活動,讓我們觸摸到了黃河百姓的生活脈絡(luò)、文化與文明的靈魂。全書為我們呈現(xiàn)的不僅僅是這條大河,更是一幅兩岸千萬黎庶蒼生的生存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