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榮榮,趙苡茹,王躍進,*,紀 薇
(1.山西農業(yè)大學園藝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2.果樹種質創(chuàng)制和利用山西省重點實驗室;3.農業(yè)部黃土高原作物基因資源與種質創(chuàng)制重點實驗室,太原 030031)
葡萄(Vitisvinifera)為葡萄科葡萄屬多年生木質藤本植物,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樹樹種之一,品種數目繁多,為世界第二大水果[1-2]。據統(tǒng)計截止2015年中國葡萄的種植面積約占全世界種植面積的1/9,僅次于西班牙,躍居世界第二位,而葡萄酒產量則位居全世界第九[3-4],可見在日常生活中居民對葡萄的需求越來越大。
硬枝扦插是葡萄苗木歷史最久、應用最廣的一種無性繁殖方式,而且扦插苗具有時間短、成本低、繁殖量大、操作簡單、能穩(wěn)定地保持原品種優(yōu)良特性等優(yōu)點,適用于生產上的大量育苗[5-7]。因此,本試驗選取六個鮮食葡萄品種(即維多利亞、麗紅寶、早黑寶、紅地球、紫提988、京亞)進行硬枝扦插試驗,對這六個葡萄品種的生根長葉情況進行分析比較,以期為優(yōu)良的鮮食葡萄品種的苗木扦插繁殖與推廣應用提供參考數據。
供試材料為維多利亞、麗紅寶、早黑寶、紅地球、紫提988和京亞的一年生硬枝插條,于2017年4月5日在山西農業(yè)大學園藝站溫室內進行扦插。具體葡萄品種性狀描述(見表1)。
表1 六個鮮食葡萄品種性狀
黑色營養(yǎng)缽(10 cm×10 cm)、游標卡尺(廣西桂林產,GB/T21389-2008)、軟毛刷、園藝剪、基質(山東聊城產,成分比例為草炭:蛭石:珍珠巖=1∶1∶1)、石硫合劑噴霧、生根粉(河南鄭州產,α -萘乙酸)。
該試驗采用單因素完全隨機設計,設6個處理,每個處理設3個重復,一個重復10株,每個處理共30株。
1.3.1 插條貯藏處理 2016年11月中旬,結合冬剪,按照計劃扦插的品種,選取成熟、充實有光澤、芽眼飽滿、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枝條按5-6芽進行整理,去掉卷須和副梢,不同品種按20個扎捆,并掛上品種標牌。用石硫合劑噴霧對枝條進行消毒,然后進行沙藏,期間保持貯藏環(huán)境的干燥和背陰[17]。
1.3.2 插條剪截處理 2017年 4月 5日取出越冬貯藏的葡萄插條并進行剪截。上切口是在距離節(jié)部1 cm處平切,下切口是45° 斜切口,剪成1個約10 cm長的2芽插條[18]。每10個插條捆扎成一捆,掛上標牌,及時浸入生根粉溶液中浸泡2 h,使得插條基部充分浸泡,促進不定根的生成[19]。生根粉的配置為:1 g生根粉用少量95% 酒精溶解后,加入100 mL清水配成母液,稀釋100倍后,終濃度為100 mg/L[20]。
1.3.3 扦插處理 將浸泡過生根粉的枝條插入盛有基質的黑色營養(yǎng)缽中,扦插深度為3~4 cm[21],為了防止根部的芽受損,插入時先用木棍在基質內斜戳一個約3~4 cm深的洞,將下芽插入基質中,頂芽露出,插條與水平面成45°夾角,用手稍壓實,然后澆透水。
1.3.4 扦插后管理 將插好枝條的營養(yǎng)缽做好標記并在園藝站日光溫室里歸類放好。生根前每天早晚往基質上噴水,保持基質表面的濕潤,溫度控制在(22±1) ℃[22],中午溫度過高時將風機和濕簾打開,生根后逐漸減少澆水次數。
扦插后每隔5 d抽樣觀察各品種的生根情況,并在扦插45 d后統(tǒng)計分析各品種扦插成活率、生根數、根長、根粗及葉片數。
用Word process system office軟件進行平均值、誤差分析,采用The SPSS System for Windows V8進行多重比較檢驗與顯著性分析,用Excel整理多重比較檢驗與顯著性分析結果,并作圖。利用模糊數學隸屬函數法對6個葡萄品種進行扦插效果的綜合評價[23]。隸屬函數值公式為:
f(xj正)=(xj-xmin)/(xmax-xmin)
f(xj負)=(xmin-xj)/(xmax-xmin)
結果表明,6個葡萄品種插條在相同條件下的生根初始期存在明顯差異。品種“維多利亞”開始生根時間最早,于扦插后10 d開始生根;“京亞”開始生根的時間最晚,于扦插后25 d開始生根;而“麗紅寶”“早黑寶”“紅地球”“紫提988”的開始生根時間相同,都是在扦插后15 d開始生根,處于維多利亞和京亞生根初始期之間(表2)
表2 六個葡萄品種的生根始期情況
由表3可知,不同鮮食葡萄品種間的遺傳差異對葡萄硬枝扦插不定根的發(fā)生有顯著影響。其中“紫提988”和“維多利亞”的成活率較高,分別為76.7%和47.2%,且“紫提988”和“維多利亞”的成活率顯著高于“麗紅寶”“早黑寶”“紅地球”“京亞”,而“麗紅寶”“早黑寶”“紅地球”“京亞”四個葡萄品種之間差異不顯著。
注:不同的小寫字母表示處理之間在P<0.05水平上存在差異。
圖1 維多利亞扦插枝條葉片的生長動態(tài)
由圖2可知,維多利亞的平均根數最多,平均單株生根數量達5.2根,“紅地球”的單株平均根數最少,只有2.2根,但6個品種之間差異不顯著。
圖2 不同葡萄品種的平均根數
由圖3可知,維多利亞平均根長最長、約15.6 cm,“京亞”平均根長最短、僅約5.2 cm。除這二者之間差異顯著外,其它品種之間差異都不顯著。
圖3 不同葡萄品種的平均根長
由圖4分析,早黑寶的平均根粗最粗(直徑2.3 mm),“紅地球”次之,它們二者之間差異不顯著;“麗紅寶”根系最細,“京亞”次之,它們二者差異不顯著;除“早黑寶”“紅地球”分別顯著高于“麗紅寶”“京亞”外,其它品種都不顯著。
圖4 不同葡萄品種的平均根粗
由圖5可知,紫提988的單株葉片數量最多,達4片,但與維多利亞、麗紅寶、早黑寶、紅地球及京亞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圖5 不同葡萄品種的平均葉數
采用模糊數學隸屬函數法,對6個鮮食葡萄品種的生根數量、根長、根粗、葉片數、成活率等5個指標進行的隸屬函數值計算。結果(表4)顯示,不同鮮食葡萄品種之間隸屬函數值差異較大,根據隸屬函數值越大扦插效果越好的原則,6個葡萄品種的扦插效果由高到低依次為:維多利亞>紫提988>早黑寶>紅地球>麗紅寶>京亞。
表4 利用隸屬函數法對6個葡萄品種扦插效果的綜合評價
扦插是葡萄繁育的重要手段之一,且葡萄扦插已有很多研究[1]。宋潤剛等[24]研究不同的山葡萄品種的生根數、平均根數、成活率、成苗率等指標表明,左紅一、左山一、雙紅的生根率較高;吳美榮[19]測量了紅富士、下村紅富士、黑奧林、巨峰四個葡萄品種的扦插期、萌動期、展葉期、愈傷期、生根期、生根數、生根率等指標,結果表明,生根成活率排序為紅富士>下村紅富士>黑奧林>巨峰;文穎強等[25]對紅寶石無核、愛莫無核、無核白、大粒紅無核、火焰無核等五個葡萄品種的萌芽時間、生根時間、平均根長、平均根數、生根率等進行研究對比,結果表明,不同品種間生根質量有顯著差異,不同品種間的遺傳差異對硬枝扦插不定根發(fā)生有顯著影響。本試驗選用配比為1∶1∶1的草炭、蛭石、珍珠巖作為扦插基質,對維多利亞、早黑寶、紅地球、麗紅寶、紫提988及京亞這6個鮮食葡萄品種的一年生硬枝扦插枝條萌芽時間、單株葉片數量、生根初始期、根系數量、根長、根粗、成活率等指標進行測定和數據分析。結果表明,紫提988的成活率最高,達76.7%,除維多利亞外,顯著高于其它品種;紫提988的生根數量表現最佳,但與其它品種差異不顯著;維多利亞的平均根長最長,但除京亞外,與其它品種差異不顯著;早黑寶的平均根粗最粗,但除麗紅寶和京亞外,與其它品種差異不顯著;紫提988的單株葉片數最多,但與其它品種差異不顯著。利用隸屬函數對6個鮮食葡萄品種的扦插效果進行綜合評價得出維多利亞的扦插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