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銀梅
(青海省西寧市楊家莊小學 青海 西寧 810000)
科學技術的進步,世界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教育也隨之進入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有重大變革的新紀元。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使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實物化,變成直,生動活潑的視覺信息,并配上文字與聲音,圖、文、聲、畫并茂,全方位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使學生的認知渠道多元化,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一位老師在上《智取生辰綱》時,先讓學生聽音樂,在劉歡高亢的《好漢歌》聲中,學生個個精神振奮,教師抓住時機,提了一系列問題:“《水滸傳》講了哪些人物?”,“課文中又講了哪些好漢”?“圍繞這些好漢講了一個什么故事”?“這個故事又在怎樣的天氣發(fā)生的”?隨著問題的步步深入,畫面一個個展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學生的思維也被調動起來,個個爭著發(fā)言。習慣于看言情和武打書的學生被吸引到古典文學作品里來了。老師就因勢利導,布置學生課外看《水滸傳》,每個同學介紹一個人物,盡管學生都看過電視劇了,故事也能講一點,但還是認認真真地看完了小說。有一位同學深有體會地說:“我從沒看過名著,看過〈水滸傳〉后,我就覺得名著比武俠書好看”。
因為他們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一般形象思維和初步抽象思維發(fā)展的階段。這就是說學生比較容易接受具體的形象的知識,而多媒體呈現知識內容,形成清晰具體的映像,有助于學生準確地理解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的系統(tǒng)。為了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首先要指導學生理解詞、句。對此,我不是要求學生去背解釋,而是要求學生找出有關的句子和段落,聯系上下文,知道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即使學生通過查字典了解了詞、句的本義后,我也總是再要求學生聯系課文來理解這些詞句在課文中的意思。然后,借助多媒體手段啟發(fā)學生通過想象體會詞句所描寫的意境,通過與同類詞語的比較,體會這些課文運用語言文字的精妙之處。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掌握了語文學習的方法,如在教學中學生學習《孔乙己》一課時,當講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和“摸出四文錢”時,要求學生體會“排”和“摸”為什么用得好?這兩個詞是否可對調?是否可用其他詞?學生討論后,可能仍有相當多的同學不理解,此時,放制作好的課件,讓學生從動畫情境中體會這些詞的用法。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動的本領,它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學生初步感知了一種學習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經掌握了這種學習方法,就會在實踐中運用這種方法。所以,為了提高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我在教學的全過程——從課文的導入、審題,到初步感知課文,到分析理解課文,到小結歸納,都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來進行自主探索交流。至于教師的主導作用,則是在學生想講而講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結而結不了的時候,利用多媒體呈現學習內容,指導學習方向,讓學生的多種器官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使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強化。如教學《心聲》一文,從審題、閱讀交流文章的內容安排,到課文內容,都由學生自己主動探索主動發(fā)現。課題一出現,學生即運用已掌握的審題的一般思路開始了審題交流。學生會提出:李京京的心聲是什么?為什么要朗讀小說《萬卡》?最后他的心愿實現了嗎等。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并利用多媒體反復顯示主要過程,通過探索討論,學生弄清了課文的主要內容,然后在此基礎上體會心理描寫的妙處,最后進行擴展延伸,請同學談談李京京的心聲還有哪些?并結合文章談談自己的心聲。多媒體創(chuàng)設閱讀的問題情境,把矛盾引入閱讀過程,為加速思考、探求新知提供內部動因的特殊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發(fā)揮。
古詩用詞非常精煉,一字一詞都經過作者的千錘百煉,因此抓住重點字詞分析理解詩意,是古詩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傳統(tǒng)的古詩教學采取的大都是“串講法”。教師滔滔不絕地講解,使學生的思想感情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學習成為負擔。而電教媒體能克服時空限制,通過形、聲、光、色等形式,將抽象的語言文字轉化為直觀、形象、具體的視聽文字,這樣有利于學生抓住“詩眼”,反復推敲、理解、體會語言文字的妙處。如教學《泊船瓜洲》一詩,引導學生理解“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領悟“綠”字的精妙,我用多媒體展示江南的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紅柳綠,草長鶯飛的江南春色畫面將學生帶入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細細地品味詩的語言美,而且很快領悟到了“綠”字的神韻?!熬G”字既涵概了“滿”、“入”、“過”的意思,又突出了東風催春勢不可擋的盎然生機。實踐證明,在古詩教學中,應充分發(fā)揮電教媒體傳遞、變動、再現的作用,從而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去體味詩的意境美、音樂美、藝術美。將學生帶入詩所描繪的境界中,因而產生強烈的美感效應。
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是大勢所趨,多媒體所表現出來的獨特的功能和優(yōu)勢,讓所有的老師欣喜而且誠服。我們只有正確地認識多媒體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并把它恰當地應用到語文教學中,才能實現以媒傳知、以媒生情,才能為學生認識過程的重點、難點服務,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我們的教育教學。如果在實際運用中,我們片面地夸大其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盲目追求時髦,只會適得其反,并不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多媒體的運用必須服務于語文課堂教學,教師應根據課文學習的內容,制作合適的多媒體課件,使多媒體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起著錦上添花的輔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