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路英
(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qū)楊橋鎮(zhèn)中心學校 安徽 安慶 246000)
2011年版《語文課程標準》就學生習作提出:“學生要會觀察周圍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通過教學實踐,我找到了一條尋“米”之路。
新課程標準要求加強習作與生活的聯(lián)系,要重真情實感、重觀察、重思考,要說實話、真話、心里話,不說空話、假話、套話。學生作文的素材主要來源于他們的生活。學校里的每一節(jié)課都牽動著學生的心,蘊藏著精彩而豐富的寫作材料。在我們農(nóng)村小學,大部分語文老師不僅帶語文,還兼帶科學、體育、美術(shù)、音樂等多門學科,這給我們學生習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今年我就兼任了我們班的科學課。每節(jié)科學課課前我都認真?zhèn)湔n,課堂上和學生一起做實驗、探討不懂的問題,課后安排他們寫一寫心得。每次科學課之后,孩子們的習作都會給我?guī)眢@喜。
在小學課程中,每門課都有各自的特點,它們都為學生提供了很好的寫作材料:英語課有趣味,課堂上動筆少,弄出的笑話多;科學課中有小觀察、小實驗;班隊課中有主題活動、有班主任的教導(dǎo);數(shù)學課中有實踐活動、小制作;體育課中有比賽、有技能訓練……這些都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寫作素材。作文與學科整合不但讓學生認識到這些學科的重要性,而且也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熱情。
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除了常規(guī)的文化課學習,他們身邊常有開心的、傷心的、有趣的、搞笑的故事。我在班上設(shè)立了一項比賽——每天評選兩名優(yōu)秀“偵察員”。讓這些優(yōu)秀偵察員把自己偵察到的“新聞”及時告訴貪玩、不細心的學生。
2.1 記錄正面“新聞”。同學之間需要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需要傳遞正能量。關(guān)注身邊的“新聞”,既可以培養(yǎng)仁愛之心、感恩之心,又可以積累素材,激發(fā)寫作的欲望。如:
劉卓凡的生日
語文課上,程路說出一件令人高興的事,就是劉卓凡今天過生日。
語文老師聽了,走到劉卓凡身邊摸著他的頭說:“今天你是我們班的小壽星。我們一起唱生日歌,祝你生日快樂!”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我們一邊拍手一邊唱,劉卓凡的臉紅了。
唱完生日歌,語文老師認真的說:“我們生日那天,也是媽媽的受難日。因為媽媽在生我們時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劉卓凡,切蛋糕時,一定要送一塊大蛋糕給媽媽,然后再親一親媽媽?!?/p>
放學了,媽媽來接我。我先跟媽媽說了今天是劉卓凡的生日,然后問:“老師為什么說劉卓凡今天是小壽星呢?還要親媽媽呢?”媽媽耐心地回答道:“每個人在生日那一天都是壽星。至于親媽媽,當然是感謝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
正能量的故事經(jīng)常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靈感,帶來連鎖反應(yīng)。就拿劉卓凡這次生日來說吧,我班一個星期有一半以上的同學都圍繞“生日”主題寫日記:有生日過了沒同學知道的遺憾,有生日快到了的激動,有參加家人朋友生日的快樂,有看到別人收到生日禮物的羨慕……
2.2 記錄成長的足跡。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犯這樣那樣的小錯誤,語文教師要有一顆寬容之心,給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不要抓住他們的“小辮子”不放,否則,他們因不喜歡你而不喜歡語文。我經(jīng)常會對學生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有錯誤我們不怕,但我們要知錯就改。有興趣的話可以把自己或別人的小錯誤、壞習慣記錄下來時時提醒自己。”很多同學都愿意把自己犯錯的經(jīng)過、犯錯時的心理、犯錯后的懊悔寫下來,也有同學通過記錄別人的問題告誡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如:
我們班的“富翁”
我們正在上語文課,突然“當啷”一聲響,這種聲音一聽,我們就知道有錢掉地上了。老師看見我們個個東張西望,就停止了講課。有個同學眼尖,看到了許子建腳下的硬幣,就說:“是許子建的?!崩蠋熥叩皆S子建身邊問:“是你的嗎?”許子建點點頭,迅速地撿起來,揣進了口袋。可沒過一會兒,又“當啷”一聲。我們不約而同地向許子建看去。被我們猜中了,又是他的。許子建不好意思地再次撿起地上的錢揣進口袋。這時,語文老師笑著說:“你真是我們班的‘大富翁’??!”全班同學都笑了,許子建臉紅了,但他也跟我們一起笑。
許子建錢真多,口袋都裝不下了,說他是富翁還真沒錯。不過,我想他今后一定會保管好自己的錢。
時代的進步要求學生具有開闊的視野、開放的心態(tài)、創(chuàng)新的思維,習作教學也應(yīng)與時俱進。
《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一學段提出,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了解講話的主要內(nèi)容;在第二學段提出,學會認真傾聽,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nèi)容,并能簡要轉(zhuǎn)述;在第三學段提出,聽人說話認真、耐心,能抓住要點,并能簡要轉(zhuǎn)述?,F(xiàn)在的學生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在與別人交流時心不在焉,導(dǎo)致不會轉(zhuǎn)述或轉(zhuǎn)述錯了意思。會聽才會表達。為了培養(yǎng)學生聽的能力,我花了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訓練他們寫對話。從剛開始的一兩組單純的對話到能用簡單的提示語寫對話,從用簡單的提示語寫對話到會觀察說話人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寫對話,學生一天天都在進步?,F(xiàn)在他們的作文再也不是干巴巴,沒有血肉的東西了。
對話,可以使文章感情豐富、可以使文章中心明確,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習作是語文的教學重點、難點,也是語文學習的最終指向。指導(dǎo)學生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習作之“米”會越囤越多。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這句詩最能夠體現(xiàn)行走在習作教學道路上老師的心情,但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習作一定會有“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奈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