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奧冰
1 中國地質博物館。
2 西四街樓介紹。
3 歷代帝王廟大門。
平安里地區(qū)的景點大多分布在平安里十字路口的東北角和西南角。往南的這條線路景點比較多,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條線路。
先從平安里十字路口出發(fā),沿西四北大街往南步行5分鐘來到太平倉胡同。太平倉胡同因太平倉而得名。太平倉為明代糧倉,清代在這里建立了莊王府。莊王府毀于戰(zhàn)火,后來民國時期的軍閥李純買下了這里,為了挖掘埋藏在府內的寶藏,在府中開辟出一條道路與皇城根相連,原府址處改名為平安里。莊親王府因此被隔成南北兩處,平安里作為地名即誕生于此時,以后形成的平安大街也由此而得名,莊親王府則從此淡出世人眼中。
在太平倉胡同里溜達了片刻,出來后繼續(xù)沿西四北大街往南,然后再右轉,來到阜成門內大街,西四路口西北角和東北角是兩座轉角樓,現(xiàn)在是新華書店和工商銀行。轉角樓為二層小樓,灰色的屋頂,大紅色的窗欞,處處顯得與眾不同。轉角樓初建于明代,是停放尸體的官房。明代犯人在西四斬首后,尸體就停放在轉角樓,到了清代,西四地區(qū)變?yōu)槠烊司幼〉牡胤?,刑場轉移到南城菜市口,這兩座官房就空了下來,一閑就閑了200多年。
轉角樓往西,在阜成門內大街北側有一座宏偉的寺廟赫然在目,這便是弘慈廣濟寺。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鐘鼓樓、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藏經閣,西院有持梵律殿、戒臺、凈業(yè)堂和云水堂,西院有法器庫和延壽堂等。大雄寶殿是寺中正殿,面闊五間,黃琉璃瓦單檐歇山頂,整體呈山形,由下往上依次為琉璃磚燒制的水紋、蓮花、梵文等,象征永恒世界,不生不滅。
廣濟寺對面是一座灰色的現(xiàn)代化建筑——中國地質博物館。博物館門前是地質科普廣場。廣場雖小,但內容卻相當豐富。廣場的中央矗立著地質學家李四光的塑像,周圍的宣傳欄里鑲嵌著我國各地地質博物館的資料。地質博物館外墻下存放著各種礦物標本,大多都是玉石、寶石、礦石等,它們的重量按噸計算,沒有大型機械的輔助,這些寶貝無法輕易移動。
中國地質博物館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民國政府農商部地質調查研究所。1935年,研究所因為戰(zhàn)爭遷往南京。新中國成立后,在如今的羊肉胡同建成了新館。館內珍品無數(shù),有現(xiàn)在世界上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恐龍化石——巨型山東龍,有對研究鳥類起源具有重要價值的原始烏一一中華龍烏化石,還有北京人、元謀人、山頂洞人等珍貴人類化石。
4 廣濟寺外景。
1 景德崇圣殿。
2 北大醫(yī)院里民國時期的老樓。
3 程硯秋故居。
4 妙應寺山門。
5 白塔寺東夾道。
沿著阜內大街北側一路西行,經廣濟寺,再往前走百米,就可見路北這座歷代帝王廟的古建筑了。說起歷代帝王廟,不得不提景德崇圣殿。大殿采用的是重檐廡殿式房脊,屋頂鋪的是唯有皇家才能使用的黃色琉璃瓦,這種規(guī)制在皇家建筑中都算高等級的。帝王廟雖在清代乾隆時曾大修,但其主要建筑均為明代原構。特別是景德崇圣殿的60根金絲楠木大柱,歷時470余年依舊保存完好。
歷代帝王廟再往西不遠就是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白塔寺分院。這是一處美式建筑風格的醫(yī)院,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它原稱北京中央醫(yī)院,是中國人在北京建立的第一座新式醫(yī)院,當時打破了外國人在京創(chuàng)辦新式醫(yī)院的壟斷局面。院內大多是灰色清水磚墻,四周古樹成蔭。
TIPS
·廣濟寺
時間:7:OO-16:3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成門內大街25號
門票:無
·歷代帝王廟
時間:暫停開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成門內大街131號
門票:20元
·中國地質博物館
時間:9:00—16:30(周二-周日)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西四羊肉胡同15號
門票:30元
從地圖上看,線路一和線路二把平安里西南地區(qū)劃分成一個直角梯形。線路二是正梯形的上半部分的線路。
同樣是從平安里的十字路口出發(fā),這次沿南側的平安里西大街一路向西來到趙登禹路,它是為紀念抗日愛國將領趙登禹而命名的。正式以現(xiàn)代人物姓名命名的街道,在北京只有三處,即西城區(qū)的佟麟閣路、趙登禹路、東城區(qū)的張自忠路。這三位英烈,都是為國捐軀的抗日名將,是馮玉祥的部下。趙登禹在擔任29軍將領期間,曾在北京居住過。
沿著趙登禹路西側往南行至安平巷,拐進去不遠是廣濟鄰青年旅社。走入安平巷,巷外是車水馬龍、熱鬧繁忙的大街,越往巷陌深處走越覺得悠然寂靜,一種市井生活的動靜反差感油然而生。巷內隨處可見斑駁的紅漆木門,大樹下納涼聊天的老人,跑來跑去的狗狗和小孩,一切都閑散安靜,好像鐘表的指針都放慢了跳動。除了偶爾路過的外國游客或中國時尚青年,一切景物就像細密的篩子一樣濾掉了都市的喧囂,涌上心頭的往往是種恍若隔世的感覺。正恍惚間,看見了“廣濟鄰—白塔巷左轉”的牌子,于是便加快了腳步。來到廣濟鄰青年旅社,面前是一座普通的門樓和兩扇斑駁的紅漆木門,木門旁是一塊英文的介紹牌—Temple SideHouse Youth Hostel”(寺廟旁的青年旅社),十分應景。廣濟鄰不是很大,卻是一座標準的小四合院,共有6間客房,16張床位。
在安平巷里有一條岔道——白塔寺東夾道,沿著這條胡同往南我們可以一路通向妙應寺。走出白塔寺東夾道,來到阜成門內大街上,遠遠就望見妙應寺的白塔。妙應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寺院,因為寺內有一座元代的白塔,也被稱為“白塔寺”。山門面闊三間,有八字影壁,中間的券門上石刻的橫匾額,上書“敕賜妙應禪寺”。
6 阿尼哥塑像。
7 遙望白塔。
步入寺內,首先抵達的是大雄寶殿,這是寺院正殿。原供奉三世佛像,即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中央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和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F(xiàn)此殿陳列“藏傳萬佛造像藝術展”,全面細致地展現(xiàn)了藏傳造像藝術的發(fā)展脈絡、工藝技巧和藝術特點。后方的七佛寶殿內原供奉“過去七佛”,現(xiàn)供奉移自護國寺的元代整樘楠木三世佛像,屏風后供奉葉衣佛母像,兩側供奉明代18尊銅鎏金護法像。墻上掛著的牌子上介紹了元代先后營建的三座氣勢恢宏的都城一元大都、元上都和元中都的概況,展現(xiàn)了它們在歷史進程中存在的重要意義,以及對人類文明發(fā)展產生的深遠影響。繼續(xù)向前到達的三世佛殿內,正面供奉三世佛像,上懸乾隆御筆“具六神通”匾,西墻前供奉清代釋迦牟尼佛,東墻前供奉明代毗盧遮那佛,東西兩側墻上懸掛八幅清代唐卡。據說,此陳設為清乾隆時期的設置,能一直保留至今,實屬難得。天王殿的正面供奉彌勒佛坐像,后為韋陀像,兩側為四大天王像。天王殿后的白塔為元代建筑師阿尼哥所設計。
妙應寺白塔歷經700多年的歲月更替,見證著多代王朝的興衰,現(xiàn)在不僅成為了北京歷史文化的標志、中國喇嘛寺塔的藝術典范,更成為了中外建筑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可以說這是一座象征著民族團結的白塔。
TIPS
·程硯秋故居
時間:無(不對外開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西四北三條
·廣濟鄰
時間:全天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趙登禹路安平巷8號
·妙應寺
時間:(改造中)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阜成門內大街171號
門票:20元
1 正覺寺。
不少城市都有“新街口”的地名,大多誕生在清末民初新城市運動大潮中。北京西直門正東、積水潭正南的新街口早在明代就有了。在明代《宛署雜記》中,積水潭西側的馬路叫做“新開道街”。明北京城時的積水潭,漸漸失去了水運樞紐的地位,水域面積較之元大都時縮小了許多。西部水域多演變?yōu)殛懙兀⒅沸纬山謪^(qū),南端和西直門內大街的交叉口便派生為新街口。
從平安里十字路口向北,沿新街口南大街右側向北行10分鐘,來到一條名字十分雅致的胡同一一百花深處胡同。相傳明代萬歷年間,一對年輕的張氏夫婦,勤儉持家,在北京新街口以南小巷內,買下20余畝土地,以種菜為業(yè)。數(shù)年后,又在園中種牡丹、芍藥、荷藕。春夏兩季,香隨風來;菊黃之秋,梅花映雪之日,也別具風光,可謂四時得宜。當時文人墨客紛紛來賞花,于是這個地方被稱為“百花深處”。如今斯人已去,花園荒蕪,變成了小胡同,但百花深處的名字卻一直流傳了下來?,F(xiàn)如今百花深處胡同,已經找不到當年的花花草草,而留下的只有這個儒雅的名字和美麗的故事了。
穿過百花深處胡同往北走5分鐘來到三不老胡同。這條有著大俗亦雅名字的胡同,得名于北京城的奠基人之一的三寶太監(jiān)鄭和。鄭和本名馬三保,而作為中國幾千年宦官史上青史留名的好太監(jiān),鄭和也被尊稱為“老爹”。鄭和居住的胡同也就成了“保老爹胡同”。到了民國地名普查,這里改稱為“三不老胡同”,并沿用至今。鄭和故居就位于三不老胡同東口路北1號院,院內曾經青磚灰瓦、花園假山一應俱全。但如今只剩一座蘇聯(lián)時期的宿舍樓。最后一批見過三保老爹故居原生態(tài)的人,要數(shù)民進中央的老人及其家屬。
三不老胡同的北邊是正覺胡同,始建于1475年的正覺寺至今仍安好于正覺胡同甲9號的原址上。順著“正覺胡同”的紅色巷牌拐入胡同,主路上的車馬之囂立即被拋于腦后,取而代之的是自行車的清脆鈴響。繼續(xù)向深處走,歷史的遺跡及兵馬塵喧均已遁入斑駁的墻面和石墩中。但當看到“正覺胡同甲9號”門牌的一剎那,毫無疑問,這里就是當年香火正旺的正覺寺。
2 百花深處胡同。
3 改造后的酒店客房。
4 棍貝子府荷花池。
5 新街口城市森林公園。
如今的正覺寺于2009年9月被覺品酒店接管,成了京城第一間由文保古跡佛寺改建的精品酒店。也多虧是這樣,院中原本頗具禪味的梁柱、瓦頂、外檐上栩栩如生的神獸及建筑結構才得以保存下來。從掛著紅燈籠的院門口向里張望,院內精致的窗格和成片的綠色植物把這里勾勒得超凡脫俗。正殿兩側各立兩棵蒼翠的古柏,正房、廂房及中堂分列著8間風格大小各異的酒店房間。按照原來房屋格局進行改造設計的酒店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歷史,如曾做小閣樓使用的南邊房屋被改作上下層分立的Loft套房,甚至樓梯都還是500年前的,只是另做了加固。
走出正覺胡同,繼續(xù)沿新街口南大街往北,馬路的左側是新街口百貨和新街口城市森林公園,這里也成為了新街口地區(qū)居民們放松心情、享受生活的好去處。往北走不遠,然后拐入新街口東街,大約再走5分鐘就來到了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6 棍貝子府簡介。
眾所周知,積水潭醫(yī)院是遠近馳名的外科醫(yī)院,以擅長治療骨科疾病、燒傷而聞名全國。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如今的積水潭醫(yī)院里還隱藏著一座顯赫一時的清代王府。從醫(yī)院大門進來后繞過主樓,便可看到一池碧波蕩漾的湖水。湖邊綠樹掩映下還點綴著些許亭軒,這便是清代棍貝子府的舊址了?,F(xiàn)而今積水潭醫(yī)院內保留下來的,僅是當年棍貝子府后花園的一部分,只能算龐大王府建筑的冰山一角。府邸分為東西兩路,西路為府之主體,安排有像銀安殿這樣面開七間的重要建筑;東路則為開闊的花園,也就是如今看到的這組建筑了,即使歷經數(shù)百年風雨仍然依稀可見當年之富貴氣息,雖地處鬧市,卻有山林之野趣。不要說在清代,就是在現(xiàn)代,這里也要算是一處風水寶地了。
查閱歷史資料,隱藏在積水潭醫(yī)院中的這座王府曾經傭有很多名字,誠親王新府、固山貝子弘暻府、莊靜固倫公主府、四公主府、土默特郡王府加上大家最常叫的棍貝子府,一座府邸足足有六個名字,這在北京城的王府里可渭空前絕后?,F(xiàn)如今老百姓習慣稱呼的棍貝子府,是由它的末代主人而命名的。
棍貝子府往北不遠在積水潭路口西南角是徐悲鴻紀念館,新館現(xiàn)在仍在重建中。
TIPS
·此條線路上的景點無需門票且全天開放
1 護國寺街。
2 護國寺街介紹。
與線路三一樣,線路四也是從平安里路口向北步行,大約3分鐘后來到護國寺街。護國寺街道是一條名副其實的老街。這里的第一位住戶就是大元朝的丞相托克托。到了清康熙六十一年,這里正式命名為護國寺。因這座廟是在丞相府的基礎上建造,加之清代蒙古王公對這里多有布施,使護國寺成了北京數(shù)一數(shù)二的大廟。與北京城東部的大廟隆福寺對應,老百姓習慣叫護國寺西廟。解放后廟中建筑逐漸為一些單位占用,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改建為樓房,廟中原建筑僅存三間金剛殿和后殿的幾間西配殿。
3 護國寺金剛殿外景。
護國寺街往北可以前往小楊家胡同,老舍先生在此出生,他曾在《四世同堂》《正紅旗下》等作品中描寫過他在這里的生活。在護國寺街中段北邊的棉花胡同里,也曾有袁世凱的親家——天津大鹽商何仲景的產業(yè)。棉花胡同右側是藕芽胡同,過去護國寺舉辦廟市時,販賣鮮藕、豆芽的小販在此聚集,故得此名。藕芽胡同內蜿蜒曲折,還分出多條岔道,有的岔道相連,有的則為死巷。在胡同中部,有兩股岔道,一條偏直,一條迂回,臨近護國寺街時又合二為一,組成一個“回”字。隨著腳步的移動,路邊遺棄的轆轤、磨盤、石臼……映入眼簾。某個岔道的盡頭處,居然有處磚雕花門,門牌是藕芽胡同7號,院門南面立著一道用青磚砌成的照壁墻。如果不是有意在幽深的街巷尋覓舊時故跡,恐怕就會在不經意間從它身邊匆匆而過。從某種意義上講,這可能就是北京胡同的魅力所在。穿胡同,隨時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梢哉f,在護國寺街上古跡老宅比比皆是,哪個門洞當年的主人都是來路不凡。
沿護國寺街往東來到人民劇場。雖然如今“沒戲”了,但旁邊的音像書店卻依然火爆。各種戲曲、曲藝、民歌的DVD、VCD、CD和磁帶幾乎是北京最全的。而各類文藝書籍也一應俱全,其中不乏冷門、偏門。
人民劇場對過的清真護國寺小吃店匯集了茶湯英、扒糕年、切糕劉等舊日護國寺小吃的大部分精華。當年在人民劇場拍《霸王別姬》時,張國榮在這兒連著倆月幾乎天天焦圈就豆汁兒,對護國寺小吃贊不絕口。1999年,時任新加坡總理的吳作棟嘗了這兒的驢打滾之后,當即決定為新加坡國宴訂一百個。而舊日護國寺小吃的非清真部分,您就得到旁邊67號的合義齋找了,什么炸灌腸、炒肝兒、餛飩等應有盡有。如今別處見不到的肉丁饅頭,在那兒是獨一份兒。
沿著護國寺街往東走,快到東口時,路北有一座普通的兩進四合院。從房子規(guī)模來看,這里當年應該不是什么大戶人家。聽胡同里的老人講,這里在清代是慶親王府的馬廄,到了民國一度改為了禁煙局。到了新中國成立初年,北京市政府接管了房子,改造成了一座招待所。門口鄧小平親自題寫的匾額告訴人們,這里便是京劇大師梅蘭芳的故居。
4 梅蘭芳紀念館。
5 梅蘭芳穿過的戲服。
6 梅蘭芳在美國演出《貞娥刺虎》劇照。
7 梅蘭芳像。
8 紀念館展廳。
1 輔仁大學舊址前拍紀念照的游客。
2 慶王府。
如今我們看到的梅蘭芳紀念館,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格局,房間都已經辟為展室,供游人參觀。當年,北房是梅先生居住的臥室,南房是后加蓋的五間待客廳,四間東廂房原為其子女的房間。他的幼子梅葆玖先生,年輕時就在東房居住。除去明亮的房間,寬敞的院落也是梅先生中意這座宅院的一大原因。梅先生在此居住時,經常在院子里給子女和弟子說戲,自己更是時常在院內的那棵海棠樹下練功,按梅先生自己的話說,他每天都要“活動活動”。如今我們看到的不少梅先生晚年的練功照片,都是拍攝于這個院落。
從梅蘭芳紀念館向東穿過德勝門內大街來到定阜街上的慶王府,它是1884年奕勖晉封親王時賞賜的,原為大學士琦善的舊宅,現(xiàn)在是軍事禁區(qū)。過了慶王府不遠就是輔仁大學舊址。在民國時期,輔仁大學是與燕京大學齊名的名牌院校,顯赫一時名人輩出。著名的書法家、國學家啟功先生即是師出此門。新中國成立后,輔仁大學與原燕京大學的教育系合并到北京師范大學,故此可謂現(xiàn)北師大的前身。
輔仁大學舊址所在地是晚清時期大名鼎鼎的濤貝勒府。濤貝勒是愛新覺羅·載濤,他是醇親王的第七子,光緒皇帝的親弟弟,宣統(tǒng)皇帝的親叔叔,打哪兒論皆可謂皇室近親。這座府邸,就是西太后在載濤成年以后欽賜給他的。載濤雖然不是親王,卻是皇室嫡親,在宣統(tǒng)年間,是少壯親貴派的重要成員,與載灃、載洵、毓朗等人一起,在朝中對抗袁世凱的勢力。1925年羅馬教廷派要員來華,載濤以十六萬現(xiàn)大洋的價碼將府邵永久地“租”給洋人籌辦大學,輔仁大學的歷史由此拉開序幕。輔仁大學的創(chuàng)建者,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英斂之。說起他,人們可能并不熟悉,但是提起他的孫子,人藝老演員英若誠,他的曾孫,著名導演英達,大家就十分熟悉了。遺憾的是,輔仁大學1929年正式成立時,英斂之先生已經病逝3年了。
站在輔仁大學外,可以看到它的外樓的東南西北四個角上,各凸起一層角樓——斗拱托檐,花窗連柱,似亭似閣,靈動而不失厚重,整座建筑充分顯示出皇家建筑的恢宏氣派。雖然是西式洋樓,但樓體正面還采用了許多中國古典建筑的元素,如漢白玉的須彌座、雕花的紅色木制窗框、大門墩柱上蹲伏的石獅等等。整個校園,從外觀上看就像是一座中國宮殿式城堡。這座精美的大樓吸引了許多影視劇在此取景,比如著名影視作品《霸王別姬》《還珠格格》《云水謠》等。由于劇組的頻繁造訪,許多在這座校園里上學的學生,都時常客串起群眾演員。
3 恭王府大門。
定阜街的盡頭就是大名鼎鼎的恭王府,在恭王府的門前經常能見到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恭王府本是和坤的府邸,恭親王奕訴入主之后才更名為恭王府。恭王府的戲樓是單獨收費的,所以購票時可以購買聯(lián)票。門票是40元,聯(lián)票是70元,聯(lián)票里面不僅包含參觀戲樓的費用,還包括戲樓演出的傳統(tǒng)節(jié)目和特色小吃費用,以及導游講解費用,十分劃算。
參觀恭王府,也需要一些時間和知識,否則很容易錯過一些精巧的細節(jié)。最有效的參觀路線,是從中路進入,然后到東路,最后從西路回到鬧市。恭王府的格局是按郡王府的規(guī)制建造的,分南北兩大部分,南北的中間由后罩樓隔開。前面是居所部分,后半部是花園部分。先說前面的居所部分。前面的居所是郡王府常見的東西中三路格局,中路用于儀式,東西路用于居住。中路最重要的是銀安殿(正殿)和神殿。銀安殿只有重要儀式時才打開,平時關閉。這個殿在民國初年被一場大火焚毀只剩地基,現(xiàn)在看到的是后根據史料和圖片復原的建筑。西路的葆光室的名稱并不是和坤時期的名稱,而是后來咸豐皇帝的賜名,這里是和坤的會客廳。錫晉齋在和坤時期叫嘉樂堂,是和坤的住所。
TIPS
·梅蘭芳紀念館
時間:9:00-16:0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護國寺街9號
門票:10元
·恭王府
時間:8:00-17:0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前海西街17號
門票:40元
4 王府一角。
5 錫晉齋。
6 王府里的水缸。
7 王府的亭臺樓榭。
欣賞“國粹”京劇是來北京的游客們必不可少的一項。
從平安里路口沿平安里西大街南側一路向西步行6分鐘后來到著名的國家京劇院。國家京劇院成立于1955年1月,是原文化部直屬的國家藝術院團。首任院長為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自建院以來,劇院不斷吸收各京劇流派的表演藝術家和著名的劇作家、導演、作曲家、舞臺美術家等,組成精英薈萃、實力雄厚的京劇藝術表演團體。其中表演藝術大師李少春、袁世海、葉盛蘭、杜近芳,著名導演阿甲,著名劇作家翁偶虹、范鈞宏等,享譽海內外。
1 參觀中國兒童中心。
2 國家京劇院演出。
3 中國兒童中心。
劇院繼承、創(chuàng)編、上演過590多部不同題材、體裁的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劇目,逐漸形成了善于繼承,勇于革新,精塑造人物形象的藝術特色,以及思想內容豐富、藝術嚴謹、舞臺清新、流派紛呈、陣容齊整的藝術風格。代表劇目有《野豬林》《三打祝家莊》《三岔口》《白蛇傳》等,展示了國粹藝術的無窮魅力,在國內產生了廣泛影響,并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繼續(xù)向西行走200多米,在馬路的對面是中國兒童中心。這里是不需要門票的,里面的娛樂設施種類很多,價格卻相當便宜。兒童中心包括科學宮、藝術宮、體育館、教學樓、影劇廳和多種兒童游藝設施。園內建筑雄偉,環(huán)境優(yōu)美,綠草如茵,蝶舞烏鳴,兩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兒童少年學習科學、藝術知識的理想場所和開展文藝、體育活動的美好園地,也是全國兒童工作者學習交流經驗的基地。
繼續(xù)沿平安里西大街,行至車公莊十字路口,路南側梅蘭芳大劇院格外引入注目。這是一座以中國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先生命名,集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藝術完美結合的表演場所。大劇院隸屬于中國國家京劇院,面積13000余平方米,地上五層,地下兩層,有觀眾席位980座,具有演出、展覽、會議、聲像錄制等多種功能,也是人們品味藝術、陶冶情操之地。
4 梅蘭芳大劇院外景。
5 梅蘭芳大劇院內景。
大劇院的外部結構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的設計理念,鋼架支撐的扇形屋架配以玻璃屋面,構成了一個動態(tài)的結構平衡體系,形成流暢、生動、富有樂感的建筑形體。劇院內部裝飾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建筑形式的精髓,紅色的立柱,紅色的大墻,鑲嵌著數(shù)十個金色的木質圓形浮雕,每一浮雕都凝固和再現(xiàn)著200年來京劇承傳的精華。遠遠望去,猶如一道向世人開放的藝術之門,傳遞出北京這座歷史名城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京劇藝術海納百川的包容胸懷。
劇院內部的觀眾廳分為上中下三層。一層為甲級池座,有300多個席位,觀賞視覺優(yōu)良;二層最佳位置設置了5個豪華包廂,每個包廂配有休息室和衛(wèi)生間,設有專門的疏散通道和電梯;三層樓座500多個,座位的設計符合人體生理結構,觀眾落座觀看演出,舒適愜意。大劇院主要演出各種地方戲劇,尤其是以京劇為主。有《四郎探母》《棋盤山》《白蛇傳》等傳統(tǒng)戲劇,也有新編的歷史劇《曙光紫禁城》等,每年元旦還有新年京劇晚會。劇院的四樓為京劇藝術館,陳列著數(shù)十個真人大小的精美京劇人偶,觀眾在欣賞京劇演出的同時,還能通過展覽零距離地走近京劇文化。劇場還設有咖啡廳、茶座、京劇藝術造型攝影屋,以及音像、圖書、禮品、鮮花、食品銷售點,為觀眾提供方便周到的服務。
TIPS
·國家京劇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平安里西大街22號
網站:https:∥WWW cnpoc cn
·中國兒童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平安里西大街43號21幢
網站:https:∥www.ccc.org.cn/
·梅蘭芳大劇院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平安里西大街32號
網站:http:∥www.bjmlfdiy.cn/
6 梅蘭芳大劇院演出。
1 賢良祠。
此條線路和線路五一樣簡單明了,只不過方向不同而已。
從平安里十字路口一路向東,沿地安門西大街步行大約5分鐘后來到盛新中學與佑貞女中舊址。它原是法國議天主教仁愛遣史會下屬的兩所中學,現(xiàn)在為北京四中初中部使用。舊址現(xiàn)存佑貞女中教學樓、禮堂、醫(yī)務室、辦公平房、教場碑和盛新中學教學樓。佑貞女中教學樓,建于1917年,原名仁愛會修女管理學校。1923年在其東側增建教學樓,名為天主教圣母會修士管理學校,即盛新男中。兩座建筑坐南朝北,樣式相同。禮堂位于兩座教學樓中間,磚木結構,歐洲折衷主義建筑風格。此外,盛新男中教學樓與禮堂間有一棟方形建筑為醫(yī)務室,醫(yī)務室南有教場碑一通,男中教學樓南面還有一棟辦公平房。舊址現(xiàn)存建筑比例嚴謹,是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內典型的教會學校建筑。
繼續(xù)往西,在地鐵北海北站北面有座賢良祠。雖然現(xiàn)在掛著同仁堂的匾,成為其經營之地,似乎無人能識得其真面目,但在歷史上,這座建筑群卻是極有名氣。說起這座賢良祠的淵源,還得追溯到清朝雍正帝當政時。雍正八年(1730年),為標榜忠義、鞏固政權,雍正皇帝特別頒旨,特建賢良祠來祭祀國家功臣。后來北京同仁堂藥店看中了賢良祠位于北海公園附近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將其租下改建為同仁堂藥店。
2 盛新中學與佑貞女中舊址。
3 夜色下的荷花市場。
4 遠眺北海公園瓊華島上的白塔。
沿地安門西大街繼續(xù)往東來到北海公園北門。如果您從北門進入,鐵影壁是必看之物。它從元代就矗立在那里,雖有鐵影壁的稱號,卻并不是鐵制,而是由硬度極高的火成巖雕刻而成。由于色澤如鐵,不知情的人便叫它鐵影壁。影壁前后各雕繪一只狻猊,在神話傳說中它是龍的九子之一,生性好靜,坐在那里一動不動,可以持續(xù)很久,佛祖見它有耐性,就收為坐騎。不過也有另說,稱它兇猛無比,可食虎豹,能震懾百獸,有王者之風。不管出于哪種解釋,帝王都不能不器重它,都要煞費苦心地將它繪制于各種建筑、香爐、佛殿之上。除了狻猊之外,自然有山石、花草作陪,也有天馬、仙鶴相伴,極盡吉祥之意。
至此向東繼續(xù)前行,可以游覽西天梵境、金絲楠木殿、靜心齋、濠濮間。值得一提的是,靜心齋有一條中國最早的鐵路。靜心齋是乾隆帝所建,有乾隆小花園之稱,雖然面積不大,卻囊括了園林該有的奇山怪石、亭臺樓閣、殿宇書齋、古樹秘洞。到了慈禧年間,她為了方便從中南海到靜心齋游覽,命人修了一條一公里長的鐵路,火車全靠太監(jiān)拉著前行。走過陟山橋,就是北海的東門。此刻再回頭,一座古老的園林在身后,從未打攪過誰,靜謐深沉,冷眼旁觀,看著人們的來往、愛恨,孤獨又熱鬧地存在著。
在北海公園北門東側不遠的馬路對面有一座仿古式牌樓,牌樓上寫著荷花市場幾個大字。荷花市場位于今什剎海前海西岸,如今是什剎海茶藝酒吧街。荷花市場形成于清朝末年,每年農歷五月初一至七月十五開市,主要經營河鮮及風味小吃,此時前海荷花開放,故該市場俗稱“荷花市場”。該市場是老北京平民的消夏之地,為季節(jié)性市場,曾經十分興盛。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前,荷花市場已經趨于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荷花市場逐漸消失。
如今,再到荷花市場,已然沒有了那時的熱鬧,更多的是喧囂之后展露的平靜與安寧。在荷花市場站立,感受微風輕撫,聆聽蟬鳴鳥叫,看著岸邊人來人往,若是能喝上冰鎮(zhèn)的酸梅湯之類的飲品,將會別有一番滋味。如果您有興趣,可以沿著前海往北走,過中海至后海,欣賞沿途的風景。
TIPS
·盛新中學與佑貞女中舊址
時間:全天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教場胡同4號
門票:無(不對外開放)
·賢良祠
時間:9:00-16:0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地安門西大街103號旁門
門票:免費
·北海公園
時間:6:30-21:00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文津街1號
門票:10元
·荷花市場
時間:全天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qū)地安門西大街51-5號
門票: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