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芳
新課導入是一個集藝術性、文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環(huán)節(jié),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課文學習之中,促使學生更輕松、快樂地學習與思考。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加強對新課導入方法的研究,設計各種創(chuàng)新的方法,以更好地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筆者對新課導入的具體方法進行了研究和實踐。
一、小學語文新課導入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較多老師都沒有新課導入的意識,常直接進入新課教學之中,使得學生不知道學習主題是什么,處于迷茫的狀態(tài),自然,他們對語文學習及自主探究的興趣較低,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也有部分老師有注重新課導入的意識,但方式比較單一,僅通過語言導入的方式進行。而這種語言導入往往枯燥無趣,與小學生的身心特點不相符合,自然效果不佳。而如果老師可以采取多元化、有趣的新課導入方式,就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求知欲望,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及方向的基礎上,高效地參與到課堂之中,積極地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與合作,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小學語文新課導入的具體方法
小學語文新課導入的方法必須立足小學生的身心特點,教師要設計出新穎而有趣的導入內容,以確保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新課的學習之中。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新課導入方法:
一是猜謎語導入,增添情趣。小學生的好奇心是極強的,往往都比較喜歡玩猜謎語游戲,所以,老師在進行新課導入設計的過程中,就可以根據(jù)課文的實際內容,合理設計猜謎游戲,引導學生更愉快和有效地進入到新課的學習中。比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這一課時,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老師可以向學生出示兩則謎語:“形似蜥蜴爬得快,粘在墻上格外怪”;“叫虎不是虎,生來有四足。愛在墻角住,專吃蚊蠅蟲?!敝i語出示之后,學生興趣盎然,紛紛投入思考并畫出自己的猜想。通過思考和實踐,學生在大腦里篩選自己所知道的各種動物,猜出來這兩個謎語的謎底都是壁虎。謎底揭曉的時候,課堂立刻變得活躍了。在這種猜謎情境中,順利地引出了新課。老師接著引導:“那么,今天我們就來深入了解一下可愛的小壁虎吧!你們知道它為什么要借尾巴嗎?”這種導入簡潔有趣,但發(fā)揮的效果卻顯而易見。
二是懸念導入,激發(fā)情感。在小學語文新課導入中,懸念導入的運用較為常見,也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新課導入方式。懸念導入方法有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有主動思考問題的意識與能力。比如在教學《秋天的雨》時,老師就可以設計這樣的導入:“同學們有沒有看過秋天的雨呢?如果見過,那你們認為秋天的雨有什么特點?誰能說下呢?”這樣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思考。當學生們七嘴八舌地表達完自己的觀點之后,老師再問:“那么,今天我們將要學的這篇課文和我們所見過的秋天的雨會有什么不同嗎?”學生為了尋找答案,會快速進入到課文的閱讀及探索之中,并深入感知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
再如,在學習《花鐘》時,老師可以問學生都見過哪些類型的鐘表,讓學生進入到思考與回憶中。當發(fā)現(xiàn)沒有一個學生回答“花鐘”時,老師就可以順勢導入:“那么你們見過花鐘嗎?”“它是一種什么鐘呢?”這種“拋磚引玉”的懸念導入方式,能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到新課學習之中。
三是插圖導入,直觀引入。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圖,而它們的價值是極大的,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因此,在教學新課時,教師可以采用插圖導入的方法。比如教學《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兩幅關于小村莊的圖畫,讓學生進行對比,然后讓學生就這兩幅畫構思故事并表達出來。學生通過構思故事,感知到了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并對課文內容產生了好奇心。應用插圖導入的方式,能夠激發(fā)學生對新課的探究欲望,更好地內化學生的情感。
四是抓文眼導入,激發(fā)期待。小學語文中每篇課文的標題都是“文眼”,因此應用文眼導入的方式,能讓學生更好地理清課文的內容及線索。比如在教學《賣火柴的小女孩》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思考:“根據(jù)課文題目,你覺得文章想要表現(xiàn)什么呢?”根據(jù)學生們的回答,老師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進入到課文的閱讀中。采用文眼導入的方式,既能讓學生進行大膽的想象,又能有效激發(fā)學生對課文的閱讀興趣,并對課文標題和內容之間的關系進行梳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極為重要的,所以老師需要設計出別具一格的導入方式。具體而言,老師在平時需要多探索與總結新課導入的方式和經驗,不斷創(chuàng)新更有效的新課導入方法,全方位地實現(xiàn)語文教學的總體目標。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第六小學)
責任編輯:萬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