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美
(江蘇省泰州市泰興市東街小學,江蘇 泰州 225411)
童話朗讀指導法是指教師在授課中將童話故事用朗讀的方式將童話內容傳達給學生的教學方法。童話是在現(xiàn)實生活的基礎上通過幻想,以擬人的手法創(chuàng)造的故事,能給兒童以知識和道德品質教育,激發(fā)兒童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愿望,再透過生動的畫面,理解幻想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揭示作品的主題,童話語言富于音樂性,適用于表情朗讀、復述和表演。它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夸張,虛擬,充滿幻想,是反映學生內心純潔美好世界的方式,這對于小學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童話朗讀指導法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比較重要,新穎的教學方式。
教師想要充分體現(xiàn)童話朗讀指導法,就需要朗讀童話故事時繪聲繪色,聲情并茂。不管是精讀課文還是泛讀,動聽的聲音,起伏跌宕的情緒才能更好的將學生帶進童話世界。例如在《烏鴉喝水》時,教師可以將烏鴉喝不到水時的急躁、生氣以及在喝到水時的興奮用不同的語言、聲調表現(xiàn)出來。這些都能將學生帶進童話故事中,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修養(yǎng)和思想境界。
童話可以在某一方面?zhèn)鬟f愛與情感,童話是學生內心幻想的另一個的世界。在小學生的世界里,童話就像是一顆糖,帶來的都是甜蜜,就像一片星星帶來的都是光明,就像閃閃發(fā)光的太陽,帶來的都是溫暖,但是有時又像是怪獸帶來未知的恐懼。童話故事能夠帶來什么,學生能夠學習到什么,這些需要教師在課堂上來傳遞,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對童話主人公的心情和情感變化為主,在朗讀過程中的來傳輸愛與恨、對與錯、喜歡與討厭等等情感。
例如《烏鴉喝水》講述了一只烏鴉口渴了,到處找水喝。烏鴉看見一個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烏鴉喝不著水,怎么辦呢?烏鴉看見旁邊有許多小石子,想出辦法來了。它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這個故事可以教會學生們遇到困難時該保持什么樣的心態(tài),該如何解決困難,不逃避困難。這時,老師就可以用堅毅、開心的語調來朗讀,這樣的童話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情感觀和思維能力。利用童話故事朗讀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螞蟻和蟈蟈》講的是夏天十分炎熱,螞蟻們卻在搬運冬天的食物,蟈蟈卻不以為然:現(xiàn)在這么熱,搬運食物不是活受罪嘛。螞蟻不理會,到了冬天,蟈蟈凍得不得了,想向螞蟻借食物,可螞蟻不同意,它只好挨凍挨餓了,到最后螞蟻還是給了蟈蟈吃的。這說明不辛勤勞動的人是不會得到果實的,只有自力更生、勤能補拙的人才能得到,甚至是更好的。這從側面可以教導學生什么都需要自己主動去做,學習也是一樣,別人塞來的,不如自己爭取的好。
童話世界充滿著光怪陸離,趣味非凡的新奇場景,有時又純潔可愛,這些在成年世界是不存在的,所以教師應該存有一顆童心,用小學生的視角去看待童話,朗讀童話故事,用學生喜愛的稚嫩有趣的聲音,將自己放置于和學生同一水平線上,這樣才能更好地體驗到小學生感悟童話故事的美好,用這樣的方式朗讀童話,教育學生,更能讓學生體會到童話的妙處,啟發(fā)學生的童話世界,更好的學習語文。
童話故事朗讀教學相比于其他教學方式,以及其他題材的教學來說,更受小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也能很好的和語文結合,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比如朗讀教學時,充滿童趣、活潑、簡練、直白、短小的語言更符合小學生的習慣,更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興趣;對比式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無論是動物、植物,都是能夠貼近他阿門的心理的,通過這樣一種對比或者類比,能讓小學生從童話故事里的任務形象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優(yōu)點,更適合語文教學的方法。所以,童話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還是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對于學生來說,也是激起興趣的最好的老師。
總之,童話是學生生活中的良伴,在每一個學生成長的過程中,都是離不開童話的,因此,童話教學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而童話的朗讀指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僅要激活想象,將學生帶進童話世界,還需要激情的表演,讓學生體會到童話的魅力,有時教師還可以編故事,在創(chuàng)造童話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童話的神奇,創(chuàng)造一個童話般的氛圍,讓童話起到更好的效果,最重要的是童話的朗讀指導,這對于童話教學與語文課堂的結合至關重要,也是極其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