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煦賀
(陜西省西安市經開第一中學 陜西 西安 710016)
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應該以教材為依據,以學生為主體,積極探索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增加課堂趣味性,突出學生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及課堂活躍性,讓學生愛學、好學。本文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談談自己在新課程背景下對初中英語教學方法的心得體會。
信息技術對于英語教學的幫助是巨大的,實現了教師很難創(chuàng)造的條件,讓英語教學更加準確規(guī)范,對教師的英語教學提供了很多的幫助。它使得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還能夠活躍了課堂氛圍。信息技術豐富英語教學方法。教師承擔著培養(yǎng)國家優(yōu)秀人才的重任,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素養(yǎng)的提升,注重自己教學專業(yè)水平的提高以及最新教學方法的學習。信息技術是教師必須掌握的能力,它是時代最強大的工具,教師要加強信息技術的學習,熟練ppt、wps、ps等各種辦公工具,與時俱進,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
信息技術使英語教學課堂實現優(yōu)化,由于學生學習的基礎與水平不一,教師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方案,使學生能夠真正學習到有用的知識,這樣學生學習更加均衡,學生整體英語學習成績穩(wěn)步上升,打造了時代新課堂。
傳統學習階段,教師的主體地位過高,學生難以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因此,競賽法的實施階段,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己的地位,教師應當是學生的引路者而不是約束者。具體而言,教師應當與學生展開深入交流,將自己的看法與學生的意見相結合,調整競賽模式。同時,在創(chuàng)辦競賽的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以及主觀能動性,一旦發(fā)現問題先自己想辦法思考,教師從旁協助,進而實現雙向互動。此外,教師應注重課堂之外的學習過程,校園內的局限性較高,學生的潛能難以被完全挖掘。
內容依托教學模式善于營造語言環(huán)境,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可以幫助學生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此種環(huán)境下,學習語言的效率得到大大提高。老師通過教學的內容,讓學生運用自己所學知識進行語言交流與應用,不僅強化了學習內容,使學生得到了實際的語言訓練。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提出各種問題,促進學生思維西式化,理解單詞再具體語境中使用的含義,體驗英語學習的魅力。這樣學生可以成為學習的主體,鞏固了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積極的投入到英語學習中。隨之而來我們的教學效率和質量也會提高,獲得雙贏。
小組合作學習是當前熱門教學手段,受到學生熱捧。從推行至今,合作學習展現出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實踐證明,小組合作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有效緩解學生的急躁感,促使學生團結合作,暢所欲言,調動創(chuàng)新思維。此外,小組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抒發(fā)意見,激發(fā)求知欲。本文以節(jié)日為例進行分析。
首先,我們應當了解到此文章主要以說明文組成,其主要介紹節(jié)日的歷史發(fā)展以及具體內容。文章開頭以“為什么創(chuàng)造節(jié)日?” 、“慶祝是為了什么?”等問題引導學生探索文章;其次,文章重點闡述復活節(jié)、春節(jié)等重要節(jié)日,并簡要概述節(jié)日的創(chuàng)建意義,與文章開頭相呼應。這樣有助于學生快速了解文章含義。然后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設計,教師先通過多媒體設備展示節(jié)日相關圖片,并簡要介紹英語閱讀技巧,引導其估計文章大意;然后,要求學生快速瀏覽全文,撰寫內容大綱,劃分文章結構,要求學生從文章開篇問題為核心,撰寫答案。最后,教師舉辦小組競賽,在黑板上羅列問題要點,要求各組選取代表回答相應問題,針對學生回答做出合理點評,為其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可發(fā)現不同國家的節(jié)日差異,并探索各族人民的價值取向,理解他人的文化信仰。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對一些傳統的習俗和慶典活動進行評價和批判。
總之,初中英語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以及教材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增長學生的能力。興趣是學好英語的前提條件,氛圍是學習英語的途徑,堅持是學好英語的重要保障。只有科學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才能讓學生學習英語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