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禮明
(廣東省云浮市云安區(qū)云安中學 廣東 云浮 527300)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方法在現(xiàn)代教育中的作用越來越大,成為教師開展教學中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形成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促使學生積極進行歷史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需要教師采用各種教學手段,促進歷史興趣課堂的有效構建。
多媒體的教學手段是如今學校中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方式,需要加強對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視,結合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愛好,實施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能夠有效的豐富歷史教學內容,有效的展示各種歷史資料,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1.1 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在多媒體下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興趣課堂的構建,就是要通過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將各種學生感興趣的歷史知識進行引導,通過各種形式進行對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歷史知識的學習,自己通過信息技術尋找各種歷史資源,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選擇各種教學課件進行反復學習,實施對自身歷史知識的鞏固,實現(xiàn)對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1.2 有利于加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能力。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對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可以有效的將各種抽象的歷史資料通過形象具體的視頻圖像進行展現(xiàn),可以讓學生通過各種視頻課件進行歷史知識的深入學習,加深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印象,尤其是對于一些課程重點難點的知識,結合針對性的課件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在初中歷史課程中進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通過對網絡信息搜集大量學生感興趣的教育資源,提高歷史教學的效率,還可以通過對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給學生以新穎獨特的教學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歷史興趣課堂的構建,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有不少的歷史問題存在,影響了歷史興趣課堂的構建,需要我們不斷的適應教學需要,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
2.1 在歷史課程中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落后。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是進行興趣課堂構建的重要負責人,也是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的執(zhí)行者,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具有極大的影響,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部分教師的教學觀念依舊過于落后,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在教學中不習慣進行對多媒體的運用,尤其是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占據課堂的主導,有不少教師都認為會過于放縱學生,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
2.2 在歷史課程中學生的歷史學習積極性不高。在歷史課程中學生作為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對歷史課程的學習態(tài)度關系到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不少學生對歷史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在初中階段的學生都需要面臨中考,而歷史課程作為教學中的副科,很多學生認為只需要對各種歷史知識點進行背誦就可以了,不愿意在歷史課程中花費太多的時間,即使是進行多媒體教學,也沒有起到太好的效果,不利于歷史興趣課堂的構建。
3.1 結合歷史教學內容,合理開展多媒體教學。在歷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對興趣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結合歷史教學的內容,以學生的個性特點為基礎,合作開展多媒體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歷史課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搜集各種歷史資源,通過視頻的方式再現(xiàn)歷史事件,創(chuàng)設有效的歷史教學情境,借助各種歷史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學生積極進行歷史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可以進行獨立的思考,促進學生學習能力和歷史思維的培養(yǎng)。
例如,在學習初中歷史課程中關于“秦王掃六合”的知識時,教學的目標就是讓學生了解秦兼并六國的史實,并能夠掌握秦始皇加強統(tǒng)一的各種措施,通過歷史情景提高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對學生分析,然后指導學生進行對課程內的歷史事件進行分析總結,如廢分封、設郡縣;建造萬里長城;統(tǒng)一度量衡等事件,然后讓學生自己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表達,展示自己小組的研究成果,由教師進行評價指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深入體會統(tǒng)一對中華民族的偉大意義,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總結能力,讓學生能夠不斷的進行獨立思考,并根據教師的評價進行有效的反思,加強學生對這段歷史知識的理解,形成對興趣課堂的構建。
3.2 創(chuàng)設歷史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指導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學習,可以將有關歷史知識的視頻、音樂或者圖片進行有效的搜集,經過有效的整理創(chuàng)設出獨特的歷史情境,在課堂導入過程中讓學生受到觸動,引起學生的情緒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有熱情的進行學習探究。
例如,在學習初中歷史教學中關于“紅軍長征”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根據教學內容,在網絡上尋找一些關于長征的電視劇或者歌曲,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進行觀看,尤其是在聽到電視劇的主題曲時,教師可以帶領著學生一起進行歌唱,調動學生的個人情緒,引導學生進行對當時歷史情境的想象,也可以播放如紅軍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過雪山草地的情境,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積極進行對課文的學習,提高學生對這段歷史知識的掌握能力,實現(xiàn)理想的教學目標。
3.3 結合各種歷史問題,吸引學生的課堂興趣。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好奇心重的特點,利用多媒體技術設置各種歷史問題,吸引學生的課堂興趣,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促進學生進行對問題的分析探索,從而讓學生可以一步步的進行歷史學習,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學習初中歷史課程中關于“隋朝大運河”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大運河的整體形狀和位置進行詳細的展示,然后由教師進行對學生的提問,如:“大家知道這條河是哪一條嗎?這條河南北的起止點都在哪個位置呢?”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回答,在學生答出后就可以接著問“這條運河是哪一年開鑿的?有怎樣的目的?在歷史上有怎樣的價值貢獻呢?”這樣就可以促使學生進行對課文的深入探究,還可以鼓勵學生對一些其他的古代工程進行舉例,從而有效的開展對學生的歷史教學。
綜上所述,在多媒體下初中歷史興趣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性的引導,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各種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對歷史知識的學習探究,培養(yǎng)學生的歷史思維,提高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歷史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