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慶
在韓國的教育系統(tǒng)中,跟我國一樣,所采用的是六三三四制的學制,這也就使韓國的教育制度與我國的教育制度相比有很多的相似性。但由于兩國的國情的不同,韓國的教育相對于我國而言,也有著其獨有的特點。
1.注重宗教的道德教化功能。在韓國的教育體系之中,韓國教育十分注重宗教對于學習者的影響,這是中國現(xiàn)在的教育體系中所沒有的。在韓國的教育中,會將宗教里的道德教化功能強化,用宗教的思想來對學生進行道德教化。
2.注重人文社會學科的政治教化功能。韓國的人民對于自己的國家都十分熱愛,這是因為在韓國從小到大的教育中,十分注重政治教化。韓國教育會以人文社會科學為基礎,從政治、歷史、法律等社會科學課程的開設教授中,培養(yǎng)具有高度民族責任感的韓國公民,使韓國公民對自己的國家有著極強的自信心和愛國情懷。
1.語言文字的相似性。韓語與漢語之間有很多的相似之處,這是因為在韓國最初使用的文字體系是漢字的文字體系,后才由韓國的李祹予以廢除,根據(jù)漢語的一些法則重新創(chuàng)造出來的語言。因此在韓語的文字、發(fā)音、意義中還存在著很多與漢語相同的地方。而在韓國教育中對韓語的教育方式,也是與我國對于漢語的教育方式有著相同之處的。比如在韓國文字中,也是有分為不同的結構,從其結構中可以知道這個字的發(fā)音;而在漢語中,則可以根據(jù)字中的結構知道這個字大體所表示的意思。這種語言文字雖不可說是一種“親屬”、“附屬”關系,但在也由此可以知道中韓兩國文字之間是存在著相似性的。這也就使韓國在學習自己韓語時,必須要涉及到對漢語歷史或者是拼讀方式的講解,使學生能更好的了解韓語的拼寫模式和方式。比如說在韓國的文字教育體系之中,也是通過韓國的音標圖和字母發(fā)聲表來進行韓語教學,此種教學模式與中國的漢字教學模式十分相似,且韓國的韓語教學中也滲透著中華文化元素的氣息。其中最為顯著的地方就是韓國韓語教育的思維方式是與孔子的“啟發(fā)誘導”的教育思想是相重合的。韓國教育在韓語教學中最主要就是體現(xiàn)出了這一特質。
2.傳統(tǒng)思想體系教育模式核心相同。在西方歐美國家中,其教學模式雖然也是由教師所發(fā)起講授知識,但教學的主體中心是學生。而在韓國與中國,二者的思想文化同樣都是受東方文化體系的影響,因此教學模式都是以教師為中心。且在韓國的教育中,受到我國的儒家思想的影響極大。韓國人要求學生需要尊師重教,要孝敬父母,親近兄妹,這些都是在我國儒家思想中最基礎的因素。這也是韓國教育中,中國文化元素的最大表現(xiàn)之一。這種傳統(tǒng)思想體系和教育模式的核心的相同,進而也就使韓國教育部門在制定教學總體大綱時,會將對中國儒家思想的學習,融入在教學大綱之中,并開設相關的課程供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中國的儒家思想文化對韓國教育的影響遠不止在韓國教育中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之中,更是體現(xiàn)在韓國教育的教學思維方式之中,儒家思想之中的“仁”與“義”在韓國人從小所接觸的教育之中都貫徹著,這使韓國人因教育的影響內心中所秉承的信念一直都是“仁義”至上的觀念。
3.學制六三三四。六三三四的學制,是我國最基本的教育體制,也就是小學六年,中學三年,高中三年,大學四年的教育組成。在韓國的教育體系中,也是采用的這種學制。兩國對于升學考試的重視程度、教育教學內容的多少分布都是受此學制而產(chǎn)生的。因此在韓國的教育中,從教師的教育思維、教學內容中,都多多少少蘊含了些中國文化的元素在其中,比如教師的總體教學內容中,都會摻雜著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習俗、傳統(tǒng)節(jié)日等的學習,同時也會對中國的發(fā)展歷史開設相關的課程。
在韓國的教育體制中,既有著其獨具自身特色的一面,同時也包含著中國文化元素在其中。這是韓國對自身文化的一種“塑心”方式,通過對中國文化元素的另一種形式的解讀,結合自身的特性,最終轉變?yōu)閷儆谧约好褡宓木駥毑?。這種做法可以引發(fā)我國教育界的思考,我國也可以保留自身優(yōu)秀的文化教育傳統(tǒng),然后結合他國的先進知識,最終對我國的教育體系進行不斷的完善和調整,以實現(xiàn)對我國文化的當下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