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艷
(浙江省浦江縣實驗小學 浙江 浦江 322200)
在課程改革不斷向前推進的過程中,識字教學被提及的次數(shù)最多。其核心所在:識字量太大!這樣的教學任務(wù)能完成嗎?如果大部分時間來識字,別的內(nèi)容如何優(yōu)化?學生對字義的理解有限,怎樣能幫助他們較好地解決同音替代的問題……縱觀小學低段語文課堂,對照語文教學新理念和目標要求,反思老師的教學行為,筆者認為,語文老師應(yīng)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從改進教學策略上狠下功夫。
現(xiàn)象一:在低段語文課堂中,特別是公開課上,教學著力點偏移,往往花過多的時間提過多的問題去感悟簡簡單單的課文,不重視識字教學,年段教學特點不明顯。而在平時教學中有些教師錯誤地認為以識字為重點,就是要多認字,其他內(nèi)容與形式的語文訓練便可以削弱,以致朗讀和口語表達能力很差。
原因分析:
1.對識字教學不重視,公開課上,老師為了追求新意,片面注重感悟課文,舍棄了識字教學過程。
2.老師理念滯后,走入誤區(qū)。
策略:樹立扎實的“基礎(chǔ)”意識,把教學的主要精力放在識字寫字和朗讀教學上,將生字教學與朗讀訓練、語言積累、情感熏陶有機結(jié)合。
案例賞析:
人教版第二冊《識字8》“初三初四娥眉月”中“娥眉月”一詞的教學上(“娥眉”是要求學生認識的詞)
師:瞧,天上這一輪細細的、彎彎的月亮,它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你能在書上找出來嗎?
課件出示彎月圖,學生拿筆在書上劃詞,學生很快找到了“娥眉月”這個詞。
師:小朋友找得真好,天上的月亮笑瞇瞇地夸我們呢!你能叫叫它的名字嗎?
生:(響亮地)娥眉月。
師:你讀得真準。(出示“娥眉月”這個詞語)還有誰會讀?
生:(輕輕地)娥眉月
師:(高興地)老師聽出來了,娥眉月細細的。
生:(柔柔地)娥眉月。
師:(更高興地)老師聽出來了,娥眉月彎彎的。
受到了老師的暗示,大家富有表情地念了一遍。每個人都真正感受到了又細又彎的娥眉月的美麗。
師:小朋友讀得真好,瞧,娥眉月像什么呀?
生:娥眉月像老師彎彎的眉毛。
生:娥眉月像我微笑時的嘴巴。
生:(指著一個小女孩的彎彎的辮子)娥眉月就像她美麗的辮子。
師:說得多好?。?,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個詞。
生齊讀:娥眉月。
這樣,把“娥眉月”一詞的學習與觀察、聯(lián)想、朗誦、說話結(jié)合起來,真正做到了讓學生在識字過程中感悟文化,在識字過程中涵養(yǎng)品格。
現(xiàn)象二:在識字過程中重難點不突出,面面俱到,平均用力。往往一堂課40分鐘過去了,生字還沒學完。課堂缺乏活力,學生苦不堪言。
原因分析:老師尚未認真研讀教材,確立重點和難點;忽視漢字文化的開掘和啟蒙教育,就漢字教漢字,不注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
策略:潛移默化地提示漢字的科學構(gòu)形理據(jù),提升兒童對漢字的認識,增強漢字學習的科學性、趣味性。
案例賞析:
師:你能說說,你是怎樣記“初”字的?
生:我的弟弟小名叫“初初”,我早認識這個字了。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記,衤+刀=初。
生:我編了一句順口溜,拿刀裁衣初初初。
師:小朋友說得對。古人說,初,拿刀裁衣,就是開始的意思。你們看,“衣”與“衤”有什么關(guān)系?(動畫播放“衣”變成部首“衤”)
生:我知道了,“衤”是由“衣”變化而來的。
師:真好,你還認識哪些“衤”的字?
學生一口氣說了很多:襯、衫、被、裙、補、襪、袖、褲……
現(xiàn)象三:老師只關(guān)注課堂教學,不會利用學生課外識字已有的經(jīng)驗,就教材教教材。無論學生對該課生字認識多少,統(tǒng)統(tǒng)不加理會,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
原因分析:老師不重視生活是識字的舞臺,沒有認識到“學生在課外中的識字是重要的教學資源”這一新理念,更沒有激發(fā)學生課外識字的興趣。
策略:家校結(jié)合,調(diào)動學生課外識字的積極性,鼓勵學生主動認字;在課堂上注意學生已有的識字基礎(chǔ),加強指導的針對性。
1.引導學生課外自覺識字。
(1)在校園內(nèi)識字。
學校的宣傳窗、公告欄,會定期更換圖文信息,可以利用活動課時間,帶領(lǐng)學生參觀,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字。
(2)在家庭中識字。
看電視時,在和父母一起看書讀報時,都能無意識地認識許多漢字。家里買了物品,如:水果、食鹽、薯片等,都可讓學生猜一猜、認一認。
(3)在社區(qū)中識字。
路邊的廣告牌、公交車牌等;商場中商品的標簽、廣告都是學生識字的教材。逛街時,購物時,看一看,問一問,也是一條良好的識字途徑。
2.靈活教學、提高效率。
學習生字前,老師可以關(guān)切地詢問學生哪些字是以前認識的,是怎樣認識的,及時鼓勵學生多識字。在了解學習情況的基礎(chǔ)上,順勢縮小指導范圍,確定教學重點和難點。
案例賞析:
初讀課文后,老師發(fā)給每位學生一張小紙卡。
師:課文中的生字你認識了哪些?請把你認識的字挑一個寫在紙片上。
學生紛紛拿起記號筆,不一會兒,學生就舉起了手中的紙片。
師:誰給大家說說,你是怎么認識的?
生:我認識“湖”字,我去西湖游玩的時候認識了它。我們附近還有一個金獅湖。大家跟我讀……
生:老師帶我們做“大轉(zhuǎn)盤”游戲時,我認識了“轉(zhuǎn)”。大家跟我讀……
生:理發(fā)店門上張貼著“修眉”,我就記住了“眉”字。大家跟我讀……
生:我是剛剛在讀課文時認識“斗”的。大家跟我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