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毅
(四川省儀隴縣柳埡職業(yè)中學 四川 儀隴 637600)
相比較初中數學課程,核心素養(yǎng)更多的是對學生多方面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讓學生學習數學課程更快,質量更高。所以教師們需要放棄長久以來形成的教育觀點,放棄單一的“我講你聽”的教學方式,要學會怎么引領學生主動學習,樹立一個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課堂。
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育課堂中,因為教師長久以來的固定思想就是課本有什么就講什么,致使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科產生厭煩、枯燥等心理問題,很難去融入數學教學課堂。而教師只是源源不斷的灌輸知識,忽視了學生對數學的理解和對疑難問題的解決是否達到自己心理的預期,師生之間缺少溝通,即使學生在學習中遇到了問題也很難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這種氛圍下根本沒有所謂的生本課堂,在課堂中突出學生的學習地位,所反映的情況就是教師教學進度慢,學生學習困難。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日漸完善,多媒體教學工具出現(xiàn)在課堂中的次數越來越多。但是很多教師過分依賴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從而忽視了怎么去改變數學課堂中的傳統(tǒng)教育,讓課堂教育向形式化發(fā)展。另外,多媒體的廣泛應用讓教師省去了板書的書寫時間,教師將省下來的時間去向學生灌輸更多的課本知識,不顧及學生是否全部理解,沒有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讓課堂上的教學質量嚴重低下。
2.1 樹立學生正確的數學觀,營造數學課堂的樂趣。現(xiàn)如今教師不僅僅需要傳授學生數學課本中的知識要點,還需要學生靈活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出現(xiàn)的數學問題,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為了構建理想中的生本課堂,我們要將學生做為課堂的學習主力,用學生的思想去考慮問題,從而達到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遇到的問題進行獨立思考。所以教師需要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讓課堂變得更豐富、生動、有趣,教師要協(xié)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觀,學生的興趣是提高學生探究問題的重要要素。所以,在數學課堂中教師要采用多樣化教學,開展關于數學的動手操作活動,學生和教師能在學習中更多的溝通和交流,讓學生更好的發(fā)揮自己。例如:《探索勾股定理》這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對勾股定理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教師可以讓學生舉例生活中遇到的直角三角形,隨后教師根據學生說出的物體闡述直角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數量關系,然后讓學生自己在紙上做驗證,最終得到的結論是“a2+b2=c2”,下課后布置作業(yè)讓學生分小組去測量驗證生活中遇到的直角三角形。這樣既鍛煉學生學習數學應用于實際的能力,又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明白數學和生活緊密相關。
2.2 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進一步實現(xiàn)生本課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感受到和老師平等的共同去探究發(fā)生的數學問題。這種探究式的方式可以全面性的提高學生整體能力。例如在講解《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這課中,教師先畫三角形的一條高,再給出問題:隨意畫一個三角形,你可以畫出它的三條高嗎?同一個三角形的三條高線有什么位置關系嗎?不同類型的三角形三條高線的交點位置有什么不同?教師分設小組讓學生進行畫圖操作,教師在旁及時指點,讓會畫和不會畫的學生之間相互溝通提醒,然后去討論遇到的問題,教師最后去總結概念和畫出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高自己交際和思維能力,掌握高線的概念和畫高線的方法,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探究活動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可以看出在課堂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學生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對構建生本課堂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3 共享課后總結,增強學生合作意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般會安排學生課前預習課本,在學習的過程中會有不同的問題,因此在課堂中讓學生去歸納自己的學習情況,對于自己學習的知識去總結并說出自己遇到的問題。例如在學習《有理數的加減法》這課知識時,很多學生對于有理數的加減法不會辨別,教師不要一味的去給學生講解知識,要引導學生之間去探討得出結論。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讓學生牢牢地記住相應的知識點,而且學生共享了自己的想法,增強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核心素養(yǎng)下如何構建初中數學的生本課堂,教師要從學生方面考慮,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學習、探究和合作能力。作為教師,要不斷的研究教學方式,早日實現(xiàn)在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數學生本課堂,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