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毓芬
(重慶市開州區(qū)職業(yè)教育中心 重慶 開州 405400)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預算課程教學質量是值得重視的問題。本文從預算課程教學特點出發(fā),對教學中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和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希望預算課程教學工作有所啟發(fā)。
1.1 預算課程的綜合性。預算課程教學涉及到多種建筑方面的知識,其中不僅包括建筑知識教學還包括有建筑結構及建筑施工和建筑基礎等方面的知識,這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對學生進行建筑知識和建筑理論等知識教學,不僅要引導學生對建筑施工圖的學習理解,同時要針對學生進行建筑施工過程和建筑技術及建筑施工材料進行教學,確保學生能夠對建筑中應用的建筑知識和建筑技術應用等有所掌握,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工程造價及建筑工程量的計算教學,確保學生掌握預算課程的知識,加強理解。
1.2 預算課程的實操性。預算課堂教學工作不僅要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和計算能力的教學,在實際教學工作中要對學生進行編制工程預算教學。僅僅依靠理論學習是難以達到這個目標,學生需要借助大量的實踐來達到對各種各樣的工程量計算和造價預算的掌握,學生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從而加深對預算方法的理解。
2.1 忽視學生綜合應用知識的能力培養(yǎng)。中職學生教學工作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具有緊密關系。學生的學習能力影響教學質量和效果,多數(shù)學生在進行預算課程學習前已經接觸學習過建筑類的相關知識,這種課堂教學注重的是單項學習,在實際的預算課堂中學生難以將其與建筑材料和建筑工程量以及建筑結構等相關知識聯(lián)系起來,也難以形成科學系統(tǒng)的建筑認識。部分學生對建筑施工圖的基本知識也不了解,導致在學習建筑預算時難以開展。學生的預算課堂教學需要結合綜合能力進行開展,如何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是預算課程教學的難點。目前在中職預算課程教學中,學生往往認為預算課就是簡單的預算方法教學,所以對綜合應用能力不予重視。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也想當然的認為學生的預算基礎知識能力已經掌握,所以忽視了對工程建筑基本知識的復習和引導,導致學生學習預算知識摸不著頭腦,教師的教學工作難以開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也得不到實質性提升,最終影響教學工作開展。
2.2 教學理論化,教學過于抽象。預算課程是實踐性和綜合性都比較強的課堂,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往往會由于傳統(tǒng)教學觀念或者是教學工作案例準備不足導致教學工作呈現(xiàn)一種程序化或理論化的狀態(tài)。建筑預算涉及到的工程量計算規(guī)則很繁瑣,計算條件也很多,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對學生掌握不足,所以往往會采取規(guī)則講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忽視了演示課程,為學生準備的預算實例也較為簡單,不具備代表性。導致學生的理論知識掌握的不少,實際的實踐預算計算能力得不到提高。當然有的教師注意到這種問題,會針對實踐計算展開拓展,向學生歸納整理大量的實踐計算案例,在教學開展中注重實踐操作,不注重總結與思考,也會導致教學質量難以提高。
3.1 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增強學生的“建筑感覺”。建筑預算課程是一種綜合性和實踐性都很高的課程,如果僅僅依靠理論或者實踐來進行教學,導致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習預算課程對學生的綜合應用建筑類的相關課程的能力具有很高要求,所以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對學生進行建筑,結構、施工、建材等幾個方面知識進行融會貫通,不斷增加學生的綜合學習和理解能力,讓學生形成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從而有助于將所學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認知。當然有條件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機會讓學生去參觀工地,實際體會建筑結構和建筑工程量等建筑知識,然后進行預算計算引導,讓學生理解工程預算的綜合性,從而學會舉一反三進行預算計算,促使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3.2 啟發(fā)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當學生掌握綜合預算計算能力后,應該積極采用啟發(fā)式教學,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總結。比如針對飄窗面積計算,教學要針對具體情況進行分別介紹,比如上有頂蓋;或四周有圍護,以及層高大于2.2m的情況進行教學指導,讓學生形成發(fā)散思維,對知識帶你進行歸納總結,能進一步活躍學生的思維,對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進行靈活應用,不斷培養(yǎng)學生在專業(yè)學習上融會貫通的能力。結語:總體來說,為了更好提高建筑工程預算課程教學質量,在把握預算課程教學特點基礎上,針對教學中存在的教學理論化和忽視綜合能力培養(yǎng)等問題,積極采取注重培養(yǎng)學生綜合應用知識能力和應用啟發(fā)式教學模式,從而不斷提高預算課程教學工作質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