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婷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三蛟鎮(zhèn)小學校 四川 儀隴 637615)
伴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如何實施有效教學,以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成為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所謂“有效教學”,是指教師在單位時間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益,促進學生真實的進步和發(fā)展。教學效益不在于教師的授課時間長短或教學內容多少,而取決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綜合。
經過百年沉淀,湖南省隆回縣六都寨鎮(zhèn)中心小學堅定了“習慣為要,興趣為先”的辦學理念,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這門課感興趣了,才會熱愛它,并且樂此不疲。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睗夂竦膶W習興趣,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從而具有敏銳的思維力、豐富的想象力和牢固的記憶力。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則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活力。課堂是學習的第一場所,課堂氣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做到點燃學生求知欲的火花,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將教材在合理范圍內加以延伸,并不斷拓寬學生閱讀知識面,這將是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源源不竭的動力。學生一旦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不但可以迅速提升其學習語文知識的興趣,激發(fā)其對學習不斷深入探索的欲望,還能夠提升其對于知識認識的綜合理解能力,也便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和開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初次面對新的學習對象時,能夠對自身的閱讀空間進行充分的調動和挖掘,在較短時間內領悟中心思想,進而以高質高效的狀態(tài)完成學習過程。所以,教師要對課程時間合理進行設置,預留一定時間作為學生閱讀的學習,在課外時間,鼓勵學生多加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拓寬自身的閱讀空間,只有這樣才能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扎實的基礎。
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成不變,那樣學生就會感覺到枯燥和無聊。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或調整語速,不斷地變化自己的教學方式,給課堂時不時地注入一些新鮮的血液,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地進行猜想、觀察、聽講、思考、操作、自學、討論、競賽等不同形式的學習。這樣學生的不同神經會被調動起來,學生也會處于一種積極地興奮狀態(tài),期待著教師的下一種教學活動。學生就會對教師變化的課堂充滿期待,從而關注課堂,認真聽講,積極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教師不同形式的教學,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始終有一種新鮮感,促進了學生主動地參與課堂探究,有利于高效課堂的實現(xiàn)。不同的課堂授課形式使學生能夠集中精力在課堂上,從而調動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可以通過思考和分析來習得知識,促進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
在小學這個初級階段,鑒于學生的年齡都較小,心智等各方面都還不夠成熟,教師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對某一門課產生興趣,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氣氛,吸引學生的目光,從而促進學生參與這項教學活動之中。而且教師要做到,平等對待學生,也要民主,尊重學生的意志,在時間允許范圍內可以適當?shù)耐嬉恍┬∮螒颍钴S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激發(fā)積極性,發(fā)掘他們的求知心和好勝欲,在對比中不斷的前進。
正如紅花還需綠葉襯一樣,一堂高效的課除了做到以上幾點以外,還必須有一個好的結束,也就是我們的結語。它應該是整堂課的一個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結尾,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課的結尾,不僅可以對教學內容起到梳理概括,畫龍點睛和提煉升華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課堂教學內容,取得“課雖盡而趣無窮、思未盡”效果。在語文課的結語中,選取一些趣例作為結尾,往往令人縈懷難忘。
選擇什么樣的時機布置作業(yè)看似無關緊要,但是如果運用得好也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常規(guī)的作業(yè)布置一般都是放在一節(jié)課快要下課或下課鈴響了之后。說者匆匆,聽者急急。不宜使學生形成優(yōu)勢興奮,反而容易引起學生反感。何不把作業(yè)布置的時間放在上課或課中呢?先布置作業(yè)再授課。首先給學生一個明確的信號——這是我要認真聽的,否則作業(yè)就完成不了。當老師說到有關內容時,學生往往會聽得非常認真。因此完成作業(yè)也就相對容易些。
總之,關于教學的對象很關鍵,小學生是語文基礎的重要學習對象,他們對整個世界和所有的事物都有著極強的好奇心,但是卻難以有恒心和毅力去完成一件事情,教師要學會引導和耐心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