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觀念較為陳舊,大部分的高中語文教師忽略了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之間的聯系,導致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脫離,沒有意識到學生的寫作能力離不開閱讀。隨著語文課程的改革,在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師改變了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的觀念,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聯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閱讀能提高見識、豐富思想,充實寫作內容,閱讀有助于完美語言,閱讀為寫作技術提供范本……而寫作亦大有利于閱讀:以寫作視角切入閱讀,有時確實能夠有助于閱讀理解;在閱讀中介入寫作,又使閱讀不至流于浮泛;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易于使課堂教學落到實處,提高高中生的讀寫能力,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讀寫結合是指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緊密的聯系起來。閱讀和寫作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基礎,高中語文教師也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作為教學的重點。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分離,導致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不佳。
在高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仍然存在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采用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模式,寫作教學內容較為枯燥、乏味,過多的關注寫作本身,而忽略了閱讀對寫作的作用,寫作是表達,閱讀是吸收,在脫離大量閱讀的情況下進行寫作是十分困難的。寫作需要作者確立主題、搜集和選擇材料、布局謀篇等等,多讀書是高中生搜集材料的重要方式之一,除了課內閱讀,也應該加強課外閱讀,學生廣泛的閱讀有助于對作文材料的理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高中作文教學如果脫離于閱讀,那么作文教學效果就不會特別明顯。
學生的寫作素材來自生活當中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大部分高中生的寫作素材都是來自間接經驗。然而,在高中階段,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忽視了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當學生在寫作時缺乏素材,寫出來的文章就難以表達真情實感,很難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有部分高中生有一定量的閱讀,卻依然寫不出好的文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學生在閱讀時與寫作相分離,沒有在閱讀的過程中有效的積累寫作素材,高中語文教忽視了通過文質兼美、適合教學的選文進行文學閱讀教育,學生缺乏對寫作素材的積累,不利于提高寫作水平。
由于部分高中語文老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的提高,而忽視了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在閱讀教學中,通常是語文基礎知識的教學,根據閱讀題目進行閱讀知識講解,為了提高考試成績,甚至要有標準化的解讀和標準化的答案,教師忽略了“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林黛玉”,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文本解讀能力得到限制,在閱讀課上缺乏開放性的表達,而寫作是學生的一種表達的方式,在長期的“標準化”教學下,限制了學生的寫作能力,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通過對高中語文教學現狀進行研究與分析,發(fā)現在寫作教學中缺乏對閱讀的重視,在閱讀教學中忽視了對高中生寫作素材的積累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出了幾點高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策略。
語文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要強化語文教師的讀寫結合意識。讀寫結合有兩種取向:以讀促寫和以寫促讀。以讀促寫即從“如何寫作”的角度進行閱讀材料分析,通過對閱讀材料的理解,整合運用到寫作中。例如,在教授《荊軻刺秦王》、《鴻門宴》時,可以讓學生學習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可以讓學生學習如何寫景狀物,《蘭亭集序》、《游褒禪山記》可以讓學生學習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以寫促讀即通過寫促進對文本的理解。例如在課前可以讓學生寫一段讀后感促進對文章的理解,還可以摘抄喜歡的好詞好句并說明喜歡的原因,在寫的過程中把握作者的寫作技巧和情感,對閱讀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在高中語文教材中增加讀寫結合的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各種思維能力,最終使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運用能力去解決實際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真實的訓練情景,而不是在寫作中說空話、套話,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chuàng)新性,教師通過開展學生學習小組在班級內創(chuàng)辦報刊雜志等板塊,拓寬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在寫作教學中,學生可以對作文材料進行獨立思考,也可以展開討論,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課堂。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解讀部分文章的能力,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引導高中生寫讀后感,還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批注,學生在訓練中既可以提高閱讀能力,同時也可以提高寫作能力。
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出:“我們應該使每一個學生在畢業(yè)時候,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些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并使它終生不熄地燃燒下去”。培養(yǎng)學生讀寫結合的興趣是提高讀寫能力的關鍵。高中語文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讀寫結合的學習環(huán)境,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課,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在交流中提高表達能力,同時,更深刻的感受文學作品的審美與意蘊,增強理解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壓力中得以放松,感受語文課堂的魅力,對讀寫結合的語文課堂充滿期待,對讀寫結合的教學方式充滿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
總之,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質量有待提高,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相分離,使教學效果不明顯,語文教師從語文讀寫教學現狀入手,分析探究高中語文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有效的實施策略,使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質量提高,在閱讀中更好的“吸收”,在寫作中更好的“表達”,達到教學效果,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