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專專
(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zhèn)啟慧小學 福建 晉江 362200)
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探究中,貫徹落實生本理念是教育部對教師的基本要求。所謂生本理念就是教師要將課堂的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一切從學生出發(fā),一切為了學生,并且教師要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理解能力、認知能力等因素選擇合理科學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讓學生充分在課堂的教學實踐活動中體會到語文的價值,并通過教師的引導,能夠自主的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
小學階段是學生進行學習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寫作是小學生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現(xiàn)其學習水平的基礎和前提。所以教師必須重視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教學,讓其從小就養(yǎng)成有關寫作的良好習慣。但是在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小學生往往認為語文寫作課程枯燥呆板,對于寫作文他們一般較為抵制,有些學生甚至厭惡寫作文。究其原因還是在于教師仍然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教師通過這種填鴨式教育讓學生逐漸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所以教師必須轉變教學方式和理念,把貫徹落實生本理念作為教學目標。
2.1 小學語文教師要將寫作與生活相結合。語文是一門源于生活又回歸于生活的一門學科,教師在生本理念下對小學生進行寫作教育時可以引導小學生自主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積累美。讓小學生從身邊熟細的事物入手,教師可以先從簡單的方面對學生進行鍛煉,再由淺入深,逐步深化,而不是要求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所謂的美文、范文。雖然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們在短時間內能夠寫出一段文字,但是這樣做學生就不能通過自己觀察身邊的事物,阻礙了學生自己的想法,使得學生寫出來的作文雖然言辭華麗卻沒有真情實感。例如:在學習《小公雞和小鴨子》這篇課文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自己對日常生活中雞和鴨的認知,創(chuàng)作一篇文章,這樣既可以激發(fā)小學生無窮的想象力,也可以調動小學生學習的樂趣。更有助于促進生本理念下的寫作教學。
2.2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們都知道小學生做事情的最大動力是興趣,只要他們有興趣,就會無懼無畏地去探索,去鉆研。學生寫作指導貴在創(chuàng)新,貴在激趣。所以在日常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實踐中,要想貫徹落實生本理念必須激發(fā)小學生對寫作的興趣,這樣小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融入到課堂的寫作實踐活動之中。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讓小學生在寫作的起步階段感受到其精彩之處,從而讓小學生在歡快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進行創(chuàng)作。例如:在學習《春夏秋冬》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關于四季的不同景色的圖片或視頻,讓小學生自己來發(fā)展那個景色屬于春天?哪個景色又屬于夏天等,再讓學生寫出觀看圖片和視頻的觀后感,這樣教師通過先激發(fā)學生興趣,再讓學生自主談感受,最后創(chuàng)作的形式,有助于為學生今后的寫作學習奠定基礎。
2.3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實踐中,閱讀也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閱讀,這樣才能為以后得寫作積累素材,積累句法結構和修辭用法,才能使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真正的提高。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互不分離的。以讀促寫,以寫促讀是當下閱讀和寫作教學所共同倡導的。例如:教師在布置一篇題目為《我的家庭》的寫作時,教師就可以先讓小學生閱讀一些和家庭相關或者和父親母親相關的文章,一定可以為小學生提供思路,進而提升其寫作水平。
總而言之,社會處于不斷地發(fā)展之中,教育領域必須緊跟時代的潮流,為社會培養(yǎng)有用的人才。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采用生本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可以不斷地促進自己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這是學生將來立足社會所必須具備的技能,并且在寫作過程,學生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這為為學生今后的語文寫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