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花
(運城師范高等??茖W校,山西 運城 044000)
啦啦操是一項集體操、舞蹈、音樂等多種元素于一身的體育運動項目,其最初起源于19世紀80年代的美國校園,在美國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廣受高校學生的歡迎與喜愛。
我國的高校啦啦操發(fā)展時間相對較短,高校啦啦操的教學工作還處于摸索時期。啦啦操的教學決定著整個高校學生對于啦啦操學習的態(tài)度,長期以來高校啦啦操教學采用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按部就班地進行啦啦操基礎動作的教學,導致學生出現(xiàn)了兩極分化現(xiàn)象。一些學生對于啦啦操有了很好的掌握,部分學生則學習效果較差,在長期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教學內容更加傾向于集體,這就使得高校的啦啦操教學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新的體育改革背景下,需要充分結合學生的需求進行設計課程教學,本文就當前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啦啦操分層教學進行簡要分析,旨在推動我國高校啦啦操的健康長遠發(fā)展。
啦啦操的學習離不開教師的認真教學,隨著我國體育改革的深入進行,啦啦操不僅需要完成教學任務,更多的是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這就要求啦啦操教師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個人情況。啦啦操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xiàn)部分學生對啦啦操學習有差異。啦啦操分層教學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個人能力進行綜合分析,把學習啦啦操的學生有一定基礎的和基礎較差的進行分組教學。教師通過對學生情況的分析,可以了解到學生在哪些方面存在問題,需要強化訓練哪些方面,這樣不僅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同時也能更快地提升學生的啦啦操水平。例如,在進行教學過程中需要更加關注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啦啦操的情況,分級進行評價和教學,學生會在自身的基礎上進行啦啦操的學習,既不會感到有太大的學習壓力,又可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從而保證自身對于啦啦操學習的優(yōu)勢。分層教學可以使學生采用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對啦啦操的學習,使學生的啦啦操水平不斷進步。分層教學簡單來說就是因材施教,因人而異。
分層教學主要是做好學生的分組,不同的分組對啦啦操的學習有著巨大的影響。因此,分層教學需要做好分組的工作,根據學生是否具有啦啦操基礎進行分組,應將能力和基礎較高的學生和能力較低基礎較差的學生分開,進而使得傳統(tǒng)的啦啦操教學模式得到改變,可將學生分為男、女A組(上等生)、B組(中上等生)、C組(中等生)和D組(下等生)各4個小組(4個層次),進而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組別的具體教學目標,使得學生掌握啦啦操有一個更高的水平。
A組:這類學生有著較高的基礎條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忽略基礎教學工作的開展,對學習質量評價需要更高,安排啦啦操訓練內容也相對較高,進而滿足學生對于高水平啦啦操的學習要求,提高學生水平。
B組:這類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因此需要教師合理安排對基礎啦啦操能力的學習,同時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多進行鼓勵,促進學生的積極學習效果。
C組:這組同學有一些基礎,因此便于教學的進行,教師需要將基礎啦啦操動作傳授,加大練習內容,進而提升學生啦啦操水平。
D組:這組學生對于啦啦操沒有任何基礎,教師需要從頭慢慢教學,同時教師應該放慢教學速度,保證每個學生能夠跟上教學進度。
在長期的分組教學過程中會出現(xiàn)毫無基礎的學生后期水平能力大幅提升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說明分組教學效果十分明顯,教師也需要定期地進行學生調動,做到能者上、差者下的原則,這樣一來能夠保證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后期學習吃力的學生則可以慢慢地跟上學習節(jié)奏,這樣就間接地刺激了學生相互競爭的學習態(tài)度,能讓學生在競爭中不斷地提高自我,從而推動高校啦啦操的健康發(fā)展。
分層教學不僅僅是對學生進行分組,同樣在教學內容上也需要進行分組設計,啦啦操的練習內容、練習量都需要分層設計。通常情況下,啦啦操的練習是一視同仁,安排所有人都進行練習,層次較高的學生在這種練習模式下慢慢地喪失了對于啦啦操的學習熱情,學生學不到更高水平的啦啦操內容;學生層次低的則無法正常的進行訓練,訓練內容太難自己水平達不到,因此訓練內容起不到提升自身啦啦操水平的作用。教師需要充分地設計訓練內容,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內容,使得層次高的學生可以更加突出,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達到學習的目的。
分層次評價檢查和評價在分層教學中也起著巨大的作用,學生是需要通過鼓勵和科學評價來保證學習信心的。傳統(tǒng)的啦啦操評價模式過于片面化,學生自身的綜合能力不同,因此在進行啦啦操的學習中有一定的差異,改變評價機制和檢查是保證高校啦啦操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手段。同時,教師也需要不斷地提高自我教學能力。教師需要在進行課程開課前提前做好學生的個人情況了解,針對不同的學生做好分組,這樣才能保證在課堂教學有針對性地提高啦啦操的教學質量??茖W的評價體系對學生啦啦操的學習有著促進作用,教師也能更加準確地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健康科學的評判標準下,對啦啦操的學習也會更具有信心。分層教學同樣可以使得學生之間進行互幫互助,教師雖然能力水平較高,但許多學生不愿同教師進行溝通,通過分組教學可以使得能力水平較高的學生幫助水平較低的學生,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掌握較高水平學生的能力,也能帶動更多相對較差的學生繼續(xù)學習啦啦操,保證了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
高校啦啦操的發(fā)展需要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學生對啦啦操的學習離不開新的教學模式,啦啦操的分層教學保證了更多的學生全面學習啦啦操。傳統(tǒng)的統(tǒng)一化的啦啦操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xiàn)在的高校大學生,因人而異的教學模式才是未來教育的發(fā)展趨勢,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得到相匹配的訓練和教學,從而提升自身綜合能力,使得啦啦操教學得到改變,讓啦啦操課堂氣氛更加活躍,進而推動高校啦啦操的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