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敦文
教育是時代的產(chǎn)物,任何一個有志于教學的教師都應該面向時代的發(fā)展,在平時的教學中豐富教學方法,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服務。當下的新課程理念給小學語文教師帶來一定沖擊,教師應該結(jié)合新課程理念,不斷地提升小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一、以人為本,激活學生的寫作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要想真正完成好學習任務,離不開深厚的興趣。學生如果缺乏寫作興趣,注定難以激發(fā)寫作創(chuàng)造力,也注定使寫作訓練淪為形式。因此教師首先應該解決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不足的問題。為何小學生的寫作興趣不足呢?事實上,這與當前的環(huán)境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當下的這個文學邊緣化的時代,在這個讀圖時代,紙質(zhì)讀物都無法真正激活學生的興趣,也無法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這是一個值得反思的重大問題。文學是最富有人情味的藝術形式,缺乏寫作能力注定使全民族的思想淺薄、興趣低俗,也很難使一個人積極地與他人溝通交流。因此寫作是謀求自我精神力提升的一個重要渠道。小學生應該重視提升個人的寫作能力,通過寫作能力的提高,成為更有涵養(yǎng)的孩子,成為精神更為高貴的孩子。事實上寫作本身也是一件奧妙無窮的事情。有人說文學是苦悶的象征,但事實上,任何人都是孤獨的,排解孤獨的最好方式之一便是寫作。通過寫作,一個人能夠真正取得全面的進步,真正克服自己的思想局限性和生命的局限性,看到更為美好的世界,擁有更加深刻的思想。教師應該教會孩子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注入到寫作中去,用自己的筆展示自我的靈魂。小學生應該把寫作作為自己最好的朋友,沒有強大的寫作能力,必然難以具備屬于自己的思想活力。
二、拓展視野,增進學生的閱讀能力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小學生要想真正具備極為強大的寫作能力,應該成為優(yōu)秀的閱讀者。世界著名詩人T·S·艾略特在年少之時就閱讀全世界上許多文學名著,打下了極為厚實的寫作基礎,最終在文學創(chuàng)作上取得蜚聲世界的偉大成就。這對于教師而言有著極大的借鑒意義。當下的小學語文教師就是不能真正點燃學生的閱讀熱情,無法使他們真正成為手不釋卷的學生。很多學生之所以反復地說自己不知道該寫什么,也不知道應該如何表達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便是閱讀量不夠,腹內(nèi)空空如也,根本就不知道如何觀察、如何思考、如何分析、如何下筆。既然如此,怎么能寫出好文章呢?想要提升個人的寫作能力,一個極為重要的途徑便是提升閱讀能力。教師應該把大量的好書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在好書的沐浴下,逐步具備強大的閱讀能力、鑒賞能力、分析能力、辨別能力,從而全面提升寫作能力。
三、積極動筆,通過實踐提升能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真正意義上的好教師,不僅僅要把正確的方法傳授給學生,同時也要讓學生真正懂得如何提高自己的寫作實踐能力,把自己所知所能轉(zhuǎn)化為實際能力,這顯然是極為重要的一步,之前所做的都是給這一步做好相應的鋪墊。教師不能成為紙上談兵者,也不能讓學生成為一群紙上談兵的學生。正如魯迅先生所言,一個人想要提升寫作能力,離不開多寫多讀,如果遠離了多寫多讀,就不可能真正提升寫作能力。多讀,是多寫的基礎。當閱讀量達到了一定程度后,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造相應的寫作空間和寫作舞臺,使學生有用武之地,不把寫作當成難事,也不把寫作當作無病呻吟的事,以寫作為樂事,用真心、真情、真感受寫作,通過寫作構(gòu)建自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且看清真實的自我,懂得應該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寫作能力是小學階段的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寫作能力不強必然使學生無法更好地表達自我,也必然難以實現(xiàn)自我的突破。教師應該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上寫作,通過寫作實現(xiàn)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