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洋
【摘要】2012年,教育部發(f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發(fā)展規(guī)劃(2011-2020年)》,旨在推進教育資源的彼此共享,促進教育和信息技術的深層次融合。文章從當前SPOC教學的概況出發(fā),闡述了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改革的必要性,并對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改革的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究,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一些幫助和建議,更好地開展spoc教學改革。
【關鍵詞】spoc教學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中醫(yī)藥院校
【基金項目】2018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課題編號GH180228)“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模式的建設與研究”。
一、引言
中醫(yī)藥院校在充分考慮醫(yī)藥衛(wèi)生行業(yè)培養(yǎng)人才需求的基礎上進行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改革,有利于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方法、理念與思想,全面提高計算機基礎課程整體教學水平和質量。因此,研究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二、當前SPOC教學的概況
所謂SPOC,指的是小范圍限制型線上課程。小范圍指的是學生人數規(guī)模通常在幾十人至幾百人間,這樣能夠讓課程完成效率、學生互動、學習參與度得到大大提升。限制型指的是課程僅向符合準入資格的“小范圍”學生開放,具有較強的私密性。SPOC教學與MOOC教學相似,能夠利用線上評價與講座視頻等方式進行課堂教學的輔助,其目標在于促進課堂教學和MOOC教學的深度融合。在我國,2014年9月,翁凱教授最早開展SPOC教學改革;同年12月,徐健、姜杉教授在天津大學的十二號教學樓209教室運用SPOC為現場近百名學生授課,國內20多座城市30多所高校的近3000名學生都對該課程進行了同步學習。
三、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改革的必要性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得互聯網技術在多個行業(yè)領域得到應用。這使得不同行業(yè)領域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體現在教育領域就是教學模式和課程進入了全球化、網絡化與數字化的變革中。目前,大數據、云計算與移動互聯網都在不斷推進高等院校教學與學習模式變化,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發(fā)生了根本性改變。計算機基礎課程作為非計算機專業(yè)的一項基本課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綜合素養(yǎng)等。近些年,清華大學把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當作該課程核心的教學任務。隨后,教育部對該課程培養(yǎng)計算思維能力的重要改革方向進一步明確,并啟動了相應課程改革的項目,發(fā)布了計算機課程有關改革意見,突出了改革計算機基礎課程緊迫性。計算機基礎課程主要目標在于計算思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借助計算機科學技術與理論使自身行業(yè)領域問題得到解決,成為復合型創(chuàng)新人才。因此,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改革具有必要性。
四、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改革的策略
在深入研究SPOC教學的基礎上,中醫(yī)藥院校應構建一個SPOC校內課程,通過多種途徑開展計算機基礎課程多角度、深層次的改革。在改革過程中,中醫(yī)藥院校可依托本校已有教學平臺,使SPOC校內課程完全開展于本校教學平臺,全部學生成績、拓展材料、教學要求、教學素材都放置于本校教學平臺,使學生能夠在平臺上展開拓展學習、測試、互評、討論、學習等[1]。教學形式應以自主線上全程學習為主,課堂教學為輔,對信息技術進行充分運用。當學生在平臺完成自主學習以后,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對重點進行講解。具體的SPOC教學改革內容如下。
(一)運用計算機基礎課程多種教學法
1.翻轉課堂。首先學生應運用互聯網自主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內容,隨后教師在課堂授課時進一步講解。學生應按照本校教學平臺上布置的學習任務,觀看教學平臺上的本節(jié)課教學視頻,然后在教學平臺上展開討論學習,把自己的觀點全部發(fā)布在討論區(qū)。教師則按照學生具體討論狀況,在課堂授課時僅講解重難點的知識,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然后對學生親自上機練習進行指導。
2.項目驅動。若模塊的操作性較強,那么學生在學習以前,應在本校教學平臺上仔細觀看不同模塊的學習需完成的項目、案例與樣文要求,有目的地在項目驅動下進行學習,有效完成項目和書寫相應報告。
3.協作學習。學期開始階段,教師需要組織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工作,調查內容為計算機水平,并對不同教學模塊版主進行選取,使其負責和引導班級學生在校內教學平臺進行學習討論與協作學習[2]。在項目制作方面,學生應將小組當作基本單位來完成相應項目。教師需要對協作學習展開全過程的監(jiān)控,適當加入到學生討論中,在所有學生的討論問題中篩選出重難點問題,并將其當成后續(xù)計算機基礎課程的課堂授課內容。
4.學生主體。在SPOC教學改革中,計算機基礎課程會擁有動態(tài)、個性的教學內容。由于不同學生存在不同疑難問題,因此教師課堂授課也會有不同的內容,需要把“以學生為本”這一教學理念充分體現出來。選取的教學案例需要對學生專業(yè)特征進行全面考慮,覆蓋生活版、管理版、人文版、藥學版與醫(yī)學版等多種教學案例。
(二)組合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塊
由于相同年級、不同班級在不同教師的授課下,其課堂授課內容可能會有所差異,這使得教學模塊需要動態(tài)組成。當前計算機基礎課程共有九個模塊,伴隨本專業(yè)課程需求的不斷改變、學生自身計算機能力逐漸提高以及計算機技術飛速發(fā)展,各年級會相應更新、增減計算機基礎課程的不同模塊[3]。
與此同時,應按照教學模塊展開評價考核工作。在完成九個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塊以后,教師需要對學生展開測驗,一個模塊可設置十分,九個模塊共九十分,然后按照平時學習中學生在本校教學平臺互助學習與討論的狀況打分,最多十分,這樣一來就是一百分。測驗完成全部模塊以后,本校教學平臺將會自動累計學生的總分數并且及時向學生反饋,讓學生能夠對于自己與其他學生的得分、學習狀況有一個及時了解,從而為后續(xù)學習計劃的調整提供依據。由于學習完計算機基礎課程以后,平臺能夠自然得出學生分數,因此期末考試環(huán)節(jié)可直接取消。需要注意,在計算機基礎課程全部模塊中,部分模塊側重教授理論知識,部分模塊側重教授具體操作。針對這一情況,前者應采取線上平臺測驗與自動閱卷的打分方法,后者應采取案例提交后師生評價的打分方法。要想讓測驗得到的分數公平性更高,可將計算機房當作測驗地點,測驗的整個過程都需要教師的監(jiān)督。
除此之外,教師可對計算機房的功能進行充分拓展。在過去,教師只在計算機房這個單一場所授課,平時不對師生開放。未來可將計算機房完全向學生開放,讓學生能夠在課下前往計算機房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做到把機房還給學生。每個班級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在課余時間學習,倡導學生自我管理,讓計算機房能夠充分服務于學生課下的網上學習,有效解決大量學生不能使用計算機這一問題。
(三)調整計算機基礎課程學時與內容
伴隨教育改革的加深,中醫(yī)藥院校應不斷加強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課程內容的引導,增加自主學習學生的比重。為了做到這一點,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應提供學生自主學習所需的大量時間,可將計算機基礎課程原有的九十九、七十二、五十四教學學時統(tǒng)一調整成三十六學時。與此同時,在教學內容方面,計算機基礎課程需要將Access數據庫的單一內容講授方式放棄,改變?yōu)?個章節(jié)(模塊)組合而成的教學內容,把Access程序設計的有關內容調整成中醫(yī)藥院校的選修課程。
(四)轉變計算機基礎課程理念和方法
除以上幾點外,在SPOC教學改革下,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轉變與改革。在中醫(yī)藥院校構建SPOC課程以后,雖然部分教師可以熟練錄制微視頻,使用本校教學平臺,把握計算機基礎課程授課內容,但是有大量教師無法完全掌控全新教學過程,理解全新教學理念,使用全新教學效果。這使得SPOC課程難以發(fā)揮預期效果,影響到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改革實效,逐漸成為大部分教師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例如,某院校為了適應SPOC改革需求采取了多項舉措。第一,該校組織開展教師內部交流。在中醫(yī)藥院校的計算機教師中,既有教授技術的教師,又有教授理論的教師,他們大部分都是教育院校的碩士、博士畢業(yè)生。若全面組織這些教育院校畢業(yè)的教師開展全新教學模式的研究,然后和其他教師展開研討與交流,就能夠全面建造一支教學理念先進、教學過程新穎的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隊伍。第二,該校定期派遣教師加入SPOC教學探討會,或前往海外進行交流與學習,對先進教學實踐、理念與方法進行學習及借鑒。第三,該校組織教師共同進行線上學習,主要是學習計算機基礎課程有關的教學與教育理論,并學習MOOC課程,如翻轉課堂等方法,從而引入到計算機基礎課程中,讓SPOC教學改革效果大大提升。
五、結語
總而言之,研究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改革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醫(yī)藥院校應對當前SPOC教學的概況有一個全面了解,認識到對計算機基礎課程進行改革的必要性,能夠通過運用多種教學法,組合教學模塊,調整學時與內容,轉變理念和方法等多種途徑實現計算機基礎課程SPOC教學改革,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雪,石烺峰.職業(yè)院校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研究——基于移動APP學習平臺《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9,40(09):167-168.
[2]劉青萍,晏峻峰,占艷,等.新工科背景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計算機基礎“寬專融”課程體系初探[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2019,40(01):89-92.
[3]王蘋,郭鳳英,唐燕.基于思維導圖的中醫(yī)藥院校計算機基礎課程實驗教學的研究與探索[J].中醫(yī)教育,2018,37(05):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