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月
【摘 要】 目的:探討LEEP刀錐切術和子宮全切術在宮頸原位癌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擇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5例宮頸原位癌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7例,對照組38例。對照組行子宮全切術治療,觀察組行LEEP刀錐切術治療。比較兩組手術情況及不良反應。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子宮全切術治療相比,行LEEP刀錐切術治療宮頸原位癌的臨床效果較好,術后不良反應較少。
【關鍵詞】 宮頸原位癌;子宮全切術;LEEP刀錐切術
宮頸原位癌是臨床常見的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近年來,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發(fā)病群體趨于年輕化,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目前,臨床對于宮頸原位癌暫無有效的控制藥物,常采用手術治療,子宮全切術雖可完全阻斷患者病情的發(fā)展,但對于存有生育愿望的患者而言,術后將失去生育能力[1-2]。LEEP刀錐切術因其可保全子宮,且臨床療效顯著,在臨床應用中廣受患者青睞[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觀察LEEP刀錐切術和子宮全切術在治療宮頸原位癌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取2015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5例宮頸原位癌患者,本研究經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7例,年齡24~69歲,平均年齡(36.89±3.45)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4±0.84)年;臨床分期:Ⅰa期29例,Ⅰb期8例。對照組38例,年齡23~70歲,平均年齡(37.14±3.02)歲;病程1~5年,平均病程(2.29±0.75)年;臨床分期:Ⅰa期31例,Ⅰb期7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行子宮全切術,將腹腔鏡放置于腹腔及盆腔內,使用電凝刀切除子宮圓韌帶及附件,后將膀胱子宮腹膜反折后剪開并下推膀胱,分離子宮周圍組織,將闊韌帶剪開直至骶韌帶水平,在電凝刀輔助下切除子宮血管,對側子宮血管切除方法與其一致。舉宮杯置于盆腔上方與引導穹窿處,順著穹窿剪開陰道前后壁,對子宮進行游離操作,后沿著陰道取出子宮,縫合陰道壁,術畢。術后給予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觀察組行LEEP刀錐切術,將5%醋酸均勻涂抹于宮頸表面,后根據患者病情明確手術切除宮頸范圍。采用高頻電波刀對宮頸實施錐型切除,手術全程無需麻醉。設置高頻電波刀輸出功率為40W,頻率為3.8MHz。病變宮頸切除范圍需以碘實驗陽性區(qū)域之外0.5cm,切除深度為2cm,切除完成后對切割創(chuàng)面實施電凝止血,對切除組織使用甲醛固定,送至病理科檢驗。術后與對照組一致均給予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手術情況及不良反應。1)手術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2)不良反應:術后出血、粘連、病灶殘留等。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2.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手術時間較短,出血量較少,住院較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宮頸原位癌發(fā)病機制與局部衛(wèi)生差、性生活過早、性交伙伴多等因素相關,具有極高的發(fā)病率[4]。該病發(fā)病初期無明顯癥狀,病情與慢性宮頸炎相似,極易誤診與漏診。若不及時進行干預治療,隨著病情發(fā)展患者可出現相關組織壞死、脫落,陰道出現異常流血等癥狀,對患者生命健康構成威脅。
手術是治療宮頸原位癌最為有效的方式,子宮全切術是治療該病的最常用方法,術中切除范圍較大,可避免術后疾病的復發(fā)。近年來,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子宮全切術已無法滿足患者的要求,現已被腹腔鏡下子宮全切術所替代。手術僅在陰道內操作,大大降低了傳統(tǒng)手術中開腹對患者造成的損傷,手術創(chuàng)傷小,較好地減少了對盆腔內臟器的干擾。但子宮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重要器官,行子宮全切術會使患者完全失去生育能力,極易對其生理及心理造成嚴重影響[5-6]。行LEEP刀錐切術治療不僅可將病變組織切除、明確宮頸病變情況,還可以保全子宮,適用于有妊娠要求的患者。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低,表明與子宮全切術相比,LEEP刀錐切術操作較為簡單,術中出血量較少,有助于降低術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LEEP刀錐切術是通過利用機體組織吸收電極尖端的超高頻電波所產生的高熱對病變組織進行切割與止血,使得操作更加精細,止血效果更佳,且避免了對周圍相鄰組織的損傷,不會損傷子宮和子宮附件,術后宮頸組織可恢復至正常的鱗柱交界,且術中無需麻醉,患者可接受性較強,術后宮頸外形不會產生明顯變化,可恢復至自然狀態(tài),利于保持盆底的組織結構保持完整性,不會對尚未妊娠的患者產生心理傷害。此外,LEEP刀錐切術可將病灶完全切除,大大降低了術后宮頸感染的發(fā)生幾率,保留了盆底組織的完整性,從而維持了機體內分泌水平,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綜上所述,與子宮全切術治療相比,采用LEEP刀錐切術治療宮頸原位癌臨床效果較好,術后不良反應較少,對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可作為首選治療方式。
參考文獻
[1] 譚青青,許培箴,朱鵬峰.腹腔鏡下廣泛性宮旁切除術加陰道上段切除術治療子宮全切術后宮頸癌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8,25(03):324-327.
[2] 夏歡,曹莉莉,蔣璐頻,等.腹腔鏡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經的廣泛性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安全性及療效的臨床研究[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6,32(10):763-766.
[3] 于淼淼,楊露,張艷梅,等.腹腔鏡子宮切除術對宮頸癌患者近期療效及遠期復發(fā)率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16,16(20):3863-3865.
[4] 蔣鐫,毛世琴,史淑蘭,等.腹腔鏡下廣泛性全子宮切除術治療早期宮頸癌的療效觀察[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6,23(09):1091-1094.
[5] 于淑莉,牛亞男.TCT聯(lián)合陰道鏡LEEP刀在宮頸癌篩查診治中的應用[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7,19(05):398-400.
[6] 陳燕.子宮全切術和LEEP刀錐切術治療宮頸原位癌的近期療效比較[J].河北醫(yī)學,2016,22(07):1136-1139.